2017/09/14 18:54 创头条
创业者当然都希望改(fa)变(da)世(cai)界。但是考虑到每年到纽交所敲钟的人屈指可数(甚至为0),我想大家很有必要认清楚这一点,把上市作为最后的变现方案,几乎可以视为奇迹。
而创造奇迹的创业者必然有其伟大之处。如果对比一下你和马化腾、马云、刘强东、丁磊的差距,就应该知道你可能还不属于其中的一员。
关于对创业的态度,李嘉诚说过实话:当孩子养,当猪卖。创业最终的目的是为了财务自由,为了更好的享受生活。当然,如果二者能兼得,同时还能更从容的驾驭企业的话,也未尝不可。不过,这样的企业级凤毛麟角。
创业要求创业者必须极速成长,而每个人的潜力不一样。只有少部分人可以笑到最后,如果自己做不到,硬撑着的话,只会人财两空。
在我看来,创业的目的就是为了变现。只要有任何变现的机会,就应该进行思考:是不是最佳的时机?只要划得来就没有什么不可以的。
那么该怎么卖呢?
1、风投融资,能卖就卖
一轮又一轮的风险投资,路越往后走越险,一旦觉得力不从心,就要开始考虑卖掉。这和资金没有关系,而是对未来是不是越来越清晰。
比如共享单车,小共享单车创业者应该是在创业一开始就明白,自己的机会只不过是流量起来的时候,自己跟着蹭了一口汤。所以这样的企业一有机会就要迅速卖掉。千万不要因为自己融了资就真的觉得自己有机会颠覆世界,没有可能的。其实那些已经在前几名的“巨头”自己都不知道该往哪里去。
不信?你看看外卖行业,百度外卖价格压好低才卖出去;共享出行行业现在滴滴之外的那些都没有了,共享单车,如果你没能卖给前两名,你就没有任何未来。
如果你越走越清楚——比如,发现获客成本越来越低,收入增长越来越快,利润率可见范围内增长可期,说明这个很有机会做得更大。那么是不是就不该卖呢?
短期来看是不该卖的。但是一旦觉得力不从心,你懂的。
2、产业资本,谨慎选择
和产业资本结合,最重要的就是融入到产业链了。这对于后续生存有一定的好处。如果是作为风险投资的一部分,和第一部分做法无异。如果是战略投资,这需要考虑两种情况:
第一种:战略需要。
比如生鲜市场巨头投资“生鲜速运”创业企业,二者的合作是互补共赢,这是,如果仅是融资,行业合作,是没有任何问题的;如果要控股,具体条件也可以谈。
第二种:试应手。
比如电视行业面临互联网企业的挑战,在什么都不确定的时候,电视企业投资控股了家智能电视生产商,做成了皆大欢喜,做不成就当弃子。这种方式,要么只接受部分融资,确保独立运营;要么就全权卖掉,变成对方的子公司。“半个儿子”很有可能就是弃子,创业者最后颗粒无收。
3、自己白手起家
最近在风投的搅动下,似乎很少有人相信白手起家这回事儿了。但实际上大部分成功的创业者都是白手起家的。融资只是一种可选项,公众公司只是一种可选项。
如果你看到了一个赚钱的项目并赚到了钱,这时有人想买你的企业,我认为只要价格合适,先卖掉再说。具体的价格,我初步认为,只要出价在每年净利润的20倍以上,就可以卖掉。没有风投就能创业成功的人,很容易再次开始创业并成功。为啥不把这个时间省下来,再次重新开始?
创业不是为了上市,也不是为了成为什么首富。我们在世上匆匆一世,无非是想成为最好的自己,然后享受到应该享受的生活。创业是实现目标的过程,而非我们想要的结果。
如果有人愿意买,价格又合适,就可以考虑把企业卖掉。当然如果你始终傲视群雄,以此为乐,虽九死而不悔,那就去打拼吧。
卖掉企业的原则很简单,只要你脑子里闪过这个念头,那就是你该卖的时候。
榜单收录、高管收录、融资收录、活动收录可发送邮件至news#citmt.cn(把#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