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企业

骚扰电话越来越多 可能干了这些事

2018/04/12 15:03      微信公众号厂督 pearl  


  现代社会,骚扰电话开始越来越多的出现在民众的日常生活中,极大的影响了用户正常的工作和生活。众所周知,骚扰电话的源头就是商家所推崇的电话营销,商家希望通过主动拨打电话来提高业绩。一般情况下,消费者接到的骚扰电话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推销人员无差别的拨打电话,推销的产品很难与用户需求相匹配,而这种情况下电话营销的成功率往往较低;另一种就是推销人员有针对性的拨打电话,推销的产品能够满足用户实际需求,这种情况下电话营销的成功率也会显著提高。

  对于商家而言,自然是希望获得更准确的用户信息,从而更好的进行产品推销和业务展开。因此,民众发现自己所接到的骚扰电话越来越“精准”了,推销人员推销的产品与当前需求相关。比如,当你在房地产中介处购买房子后,能够接到房屋装修机构的电话;当你购买了一辆新车后,接到的电话很可能是推销汽车保险······

  随着骚扰电话越来越精准化,暴露出一个普遍的社会问题,个人信息的泄露已经越来越严重了。当消费者的姓名、手机号、住址、收入情况等个人信息被泄露给第三方,不单会被一些企业当做电话营销的潜在客户,使得用户接到越来越多的骚扰电话。而一旦被不法分子所掌握,这些个人信息将会有针对性的用于电信诈骗。由于推销人员以及不法分子掌握大量用户信息,用户很可能被引导消费或者被骗取钱财,双方所掌握信息的不对等很容易导致民众利益受损。

  根据互联网协会统计的数据显示,2015年间由于网民个人信息泄露导致损失总计达到805亿元,平均下来人均损失约为124元,而2016年间信息泄露导致的损失据估算增加至915亿元。

  显然,个人信息泄露已经直接或间接威胁到用户财产安全,也为电信诈骗等违法活动提供了温床。而当公民的个人信息被泄露时,不单说明商家在业务展开时存在违规行为,用户自身更需注重个人隐私的保护。而在保护用户的信息安全之前,首先需要让用户了解,日常生活中的哪些行为将可能导致个人信息泄露。

  其一,购房购车之后导致个人信息泄露,民众反映在购房购车之后最容易接到骚扰电话,这是因为在购房购车时往往需要提供较为完善的个人信息,而房地产中介或汽车零售商将用户信息倒卖获利,消费者就会在之后一段时间里接到大量推销相关产品的骚扰电话;

  其二,电商网购同样可能泄露个人信息,电商平台要求用户提供姓名、手机号等个人身份信息,而网络购物需要填写收件人地址等,平台和店铺都能获取用户多方面的个人信息,尤其电商推出的10元包邮活动,除了提高店铺人气之外很可能也是为了收集用户信息;

  其三,快递业也是个人信息泄露的重灾区,一直以来快递面单上直接展示收件人姓名、电话、住址等个人信息,快递包裹在运送过程中用户信息很容易被收集,国内各大物流企业基本都存在用户信息泄露的情况,而在收到快递之后未能妥善处理快递面单也存在风险;

  其四,线上线下各种活动也会收集用户信息,比如在大学校园里经常有送耳机等活动,领取耳机的条件就是需要填写姓名及手机号,此外线上线下出现各种各样的问卷调查,一般也会让受访者填写手机号,如果用户个人隐私保护意识不强很容易被采集到个人信息;

  其五,少数保安职业从业人员在利益驱使下,用业主信息交换金钱。对于保安职业而言掌握住户个人信息收入等情况并不难,加上职业流动性大,因此存在一些信息泄露隐患。

  其六,不正规手机APP 的使用也存在信息泄露的风险,由于智能手机在消费者之中渗透率越来越高,用户基于自身需求往往会下载安装各种各样的APP,一般APP权限中默认允许获取用户信息,而一些安卓用户将手机ROOT之后被窃取的个人信息很可能会更多;

  其七,公众场所开放的免费WIFI也可能暗藏玄机,最近几年中WIFI共享越来越流行,智能手机用户在公共场所热衷于蹭WiFi,而用户在连接一些公开的免费WiFi时,手机上存储的个人信息可能被WiFi共享者所获取,有不法分子有意通过免费WiFi窃取用户信息。

  实际上,日常生活中导致个人信息泄露的行为还有很多,上文只是列举了一些常见的情况。可以看出,用户个人信息泄露除了商家的违规操作外,用户自身的行为很可能也存在疏忽,贪小便宜的心理往往是最容易导致信息泄露的心理因素。商家违规获取并倒卖用户信息的行为需要有关部门加大打击力度,但对于用户而言,也需要在日常生活中注重加强个人信息的保护。最关键的一点在于,用户需要树立个人信息安全保护意识,用个人隐私换取便利的心理是很危险的。

  榜单收录、高管收录、融资收录、活动收录可发送邮件至news#citmt.cn(把#换成@)。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