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企业

中美18位中学生齐聚一起教育科技 共同书写给未来的一封信

2019/07/12 10:54      IT产业网   


  7月10日,一起教育科技北京总部来了一群可爱的客人。

  在中美建交四十年的伟大时刻,来自中国和美国的18位中学生,相约北京。

  他们中既有来自纽约、北京这样的大都市,也有来自美国佛特蒙州和四川较偏远山区的同学们。他们此行都有一个共同的目标:寻找友谊、友善交流、探索未来。

  在经过一个多小时的深入交流后,他们在共同写给未来的一封信上,郑重地签下了自己的名字:

  我们是18位中学生,有的来自纽约、波士顿、北京、上海等大城市,有的来自佛拉蒙州和四川省较偏远的乡村地区。在中美建交四十年的伟大时刻,我们相聚北京,为了寻求真诚的友谊、友善的交流与共同的未来。

  我们坚信:先辈们四十年前的握手带给我们今天令地球人大多数孩子们羡慕的生活,我们今天的友善交流,学习与合作,可以让四十年后的孩子们生活更加幸福。我们对事物有不同的见解,通过交流,我们发现彼此对人工智能,地球变暖,NBA与功夫拥有极其相似的浓厚兴趣,通过交流,我们发现各自鲜明的性格优点和观点差异,也了解到这种差异为何发生。

  通过与创业公司的负责人开展的模拟创业讨论,我们初步达成共识,中国学生和美国学生可以进行无以伦比的分工合作,一起探寻更大的未知世界,我们应当有更大的抱负,为一个正在变暖,变老,变得不安全,或许还有一点点变懒的世界提供科技的,教育的,文化上的解决办法,我们愿意为了人类更好的未来开展平等竞争以及高质量的合作。

  我们不知道大人世界在发生什么,我们希望为下一个四十年种下和平,希望的种子。在此,我们承诺,友善相待,彼此成就,共建未来。

  活动发起人 李澜韬

  这项活动发起人、正在美国Master School读书的李澜韬,谈起了他发起这项活动的初衷:“理解先辈们四十年前的握手带给我们今天令地球人大多数孩子们羡慕的生活,我们今天的友善交流,学习与合作,可以让四十年后的孩子们生活更加幸福”。

  除了这封写给未来的信,中美孩子们还交流了什么?

  远隔万里、国籍不同,但中美两国同龄人对人工智能、地球变暖、NBA、功夫等拥有极其相似的兴趣。

  美国学生 Eric

  上图中的大家怎么都笑得这么开心?美国学生Eric用不太娴熟的中文向大家介绍自己,还特别提到非常喜欢中国的功夫。“我有一位朋友觉得中国功夫太神秘了,飞檐走壁,还告诉我那一定是魔法”。

  在经过深入交流后,中美学生开始理解各自性格和观念上存在着的明显差异,也慢慢找到种种差异因何产生。

  四川学生 罗春燕

  这次活动对在场的中国孩子意义非凡。包括罗春燕在内的十位中学生,他们来自国家深度贫困地区——四川省仪陇县柳垭中学,他们这次来北京参加由一起公益发起的“北京+仪陇”中学生互助公益行动 ——2019年“奋斗之旅”。

  2019 “奋斗之旅”以“礼赞新中国,奋进新时代”为主题,由四川省关工委指导,一起公益主办。活动向评选的十名“奋斗之星”提供为期一周的暑期北京游学交流,让他们打开了眼界,找到了奋斗的方向和动力,增强了成就远大梦想的激情。

  尽管第一次来到北京,第一次和外国朋友接触,让人惊讶的是,这些孩子完全没有害羞,介绍自己时也是直接用英文。他们个个阳光,充满自信。

  来自四川仪陇的罗春燕,第一次走出四川。这个“小川妹子”却落落大方,当她用蹩脚的英文说自己最喜欢的业余爱好是看电视时,引得在场同学哈哈大笑,也赢得了掌声。

  一起教育科技创始人兼CEO 刘畅

  一起教育科技创始人兼CEO刘畅分享了他的创业故事,并对在场的中美学子进行模拟创业辅导。刘畅特别强调,巨大的中国市场正在诞生在线作业、共享单车、网络外卖等独特的商业模式,未来中国存在着巨大的创业机遇。刘畅告诉大家:中国学生和美国学生其实可以分工合作,一起探寻更大的未知世界,为一个正在变暖,变老,变得不安全,或许还有一点点变懒的世界提供科技的,教育的,文化上的解决办法,为了人类更好的未来开展平等竞争以及高质量的合作。

  原CCTV节目主持人Barrutia

  活动还特别邀请了在中国生活了多年、原CCTV节目主持人Barrutia,分享他眼中的中国。Barrutia说了一段让在场的学子很受鼓舞的话:人类学鸟在天空飞翔,学鱼自由遨游,却没有学会像亲兄弟姐妹一样对待别的国家的人,这是非常遗憾的!不管是中国人还是美国人,中国梦还是美国梦,都是我们共同的梦!

  一起教育科技董事长 王强

  真格基金联合创始人,也是我们的董事长王强,和大家分享了他眼中的美国。

  王强老师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就去了美国,1992年拿到了美国纽约州立大学计算机硕士学位,属于中国第二批现代留学生。

  他眼中的美国什么样?他说,自己清晰的记得,那是1987年,第一次去美国,飞机落地纽约前,看到一望无际的灯海,这是他第一次如此真实看到充满活力的城市。

  王强老师说,那时候很多人都想出去学习,美国是不少人理想的目的地。在那个年代,美国是创造力和灵感的来源。“美国梦”意味着开放、包容、创造,不管你来自哪个阶级哪个国家,都能找到改变自己生活的勇气和动力。

  他还特意讲了一个故事。那是他即将离开美国回国时,看中了一套圣经磁带,但价格极其昂贵,自己手头不宽裕,一度想拜托朋友用空白磁带翻录带回去学习,但被这位美国朋友拒绝。在即将回国登机时,朋友赶到了,带了一套他自费购买的崭新的圣经磁带送给他。

  “我们之间曾经有文化误解。但我的这位美国朋友,带给我的是一种强烈的价值观以及至今仍能感到的温暖”。

  青年是什么样子,未来就是什么样子。

  年轻一代友善相待,彼此成就,共建未来,或许是对中美关系最好的回答和期待吧。

  榜单收录、高管收录、融资收录、活动收录可发送邮件至news#citmt.cn(把#换成@)。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