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企业

达达集团拟赴美IPO:三年未盈利、靠大股东输血,上市能否成为转折?

2020/06/02 09:22      蓝鲸产经 罗曾  


  6月1日下午消息,有消息称国内即时零售和配送平台达达集团(下称“达达”或“公司”)将于本月初在纳斯达克启动3亿美元首次公开募资。蓝鲸财经就此消息向达达方面求证,达达方面表示不予置评。

1.jpg

  这是继5月13日达达集团正式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公开递交招股文件后,达达赴美IPO的一大新进展。若此后进展顺利,达达将成为“即时配送第一中概股”,但这“第一”殊荣的背后,也难免承受一定的质疑和挑战。

  据招股书显示,2017-2019年,达达已连续三年出现净亏损,且还在持续扩大。业内人士表示,上市之后,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即时配送市场,达达如何摆脱亏损态势是当下需要考虑的问题。此外,达达很大一部分收入来源是给股东方提供的关联交易,自我造血能力不足,抵抗风险能力不强,此番上市能否给到投资者好的回报还是未知。

  蓝鲸记者就此致电了达达集团,不过达达方面表示静默期不方便回复。

  上市酝酿已久,乃大势所趋

  公开资料显示,达达集团成立于2014年,是最早开始做众包物流的平台,也是目前国内领先的本地即时零售和配送平台,至今为止先后获得了红杉、DST、京东、沃尔玛等顶级基金和战略合作伙伴的投资,累计融资金额约13亿美元。

  2016年,达达和京东到家正式合并为“达达-京东到家”。同年,“达达-京东到家”与沃尔玛达成战略合作,并获得来自沃尔玛的5千万美金战略投资。

  此后,公司的具体包括两部分业务:达达快送和京东到家。达达快送是达达集团旗下中国领先的本地即时配送平台,采取众包模式。京东到家是达达集团旗下中国最大的本地即时零售平台之一。

  据悉,到2018年年底,达达就有了赴美上市的意愿,不过那时还未有较明显的动作。

  2019年12月,公司更名为达达集团,旗下本地即时配送平台达达更名为达达快送并完成品牌升级,据介绍,更名升级后的达达将实施“零售+配送”双核驱动战略,彼时,达达快送覆盖超2400个县区市,京东到家覆盖超700个县区市。

  发展至此,达达便正式开启了自身上市之路。美国东部时间2020年5月12日,达达集团正式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提交了上市招股书。

  据悉,公司计划以“DADA”为证券代码在美国纳斯达克挂牌上市。据此前媒体报道,达达表示此番上市有两个原因:一是为了让股东收益,二是为了让公司辛勤的员工能够分享更多的胜利果实。

  快递专家赵小敏对蓝鲸记者表示:“达达集团在目前这个阶段上市其实是水到渠成的一件事。事实上,从去年改名这一动作来看,公司应该就已经确认上市这一方向了,达达先行上市可以一定程度上提高其自己的造血能力,对于整个大股东来说,则不需要集团再去过多为其输血。同时也对接下来京东物流的IPO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续三年净亏损,继续增加骑手成本备受质疑

  不过,对于达达上市一事,也有业内人士提出了质疑:近三年来,达达集团业绩均处于净亏损状态,上市之后如何能给到投资者好的回馈?

  据公司此前披露的招股书显示,达达在近三年的营收虽保持高速增长,但同时,亏损情况也日益加剧,2017年至2019年,集团的营收分别为12.18亿元、19.22亿元和30.997亿元;净亏损分别为14.49亿元、18.78亿元和16.698亿元。

  连续亏损的背后或许公司高额的骑手支付成本有关。

  招股书数据显示,2017年至2019年,公司在运营以及支持方面的成本分别为15.93亿元、20.44亿元、28.46亿元,这其中骑手的支付成本分别为15.267亿元、19.183亿元和26.791亿元,此外,同期对骑手的奖励分别为1.274亿元、2.237亿元和1.922亿元。

  而这一成本还将随着达达集团业务的扩大继续攀升。在招股书中,达达表示,“我们预计随着业务的扩展,骑手成本和运营成本将会增加。”

  据了解,截至2020年3月31日的前12个月,达达共有超过63.4万活跃骑手,累计完成了8.22亿单。而达达快送业务已经覆盖了全国2400多个县区市,日单量峰值约1000万单。

  对此,业内人士表示,从目前来看,达达在骑手支出方面的费用过高已经影响到了公司业绩,未来若该成本持续上升,达达何时才能实现盈利?

  达达集团也在招股书坦言:能否实现盈利取决于能否改善市场地位和形象,扩展在线平台,维持有竞争力的价格,提高运营效率和获得融资的能力,这可能受到无法控制的众多因素的影响。如果无法产生足够的收入增长并管理我们的成本和支出,可能无法始终如一地实现盈利或正现金流,这可能会影响业务增长,并对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产生不利影响。

  赵小敏观点不同,他认为市场目前可能过于关注达达的业绩亏损情况,而这种担心不太有必要。他表示:“达达集团未来继续加大对于骑手配送的报酬和奖励支出的理念是对的,因为在当下的即时配送市场,骑手的服务能力以及公司规模化发展速度这两块是关键,是基础支撑。由于达达现在在网络铺盖上还有很大上升空间,增加骑手数量及相应报酬等操作有利于提高公司网络覆盖面。虽然说目前公司在这一块支出过大导致业绩受到一定影响,但这也相当于是在为公司未来规模化发展做铺路。”

  营收过度依赖大股东,或使自身发展受限

  根据招股书的披露,目前达达最大的股东持股比例(注:稀释后)达到47.4%,投资机构红杉资本和DST分别持有10.5%、8.7%的股份,沃尔玛持股9.9%,而达达的创始人蒯佳祺持有8.3%的股份,仅为第五大股东。

  有多位股东撑腰的同时,也存在营收来源偏保守、发展受限的问题。

  招股书显示,2017年至2019年,达达集团来自于大股东的营收占比分别为56.7%、49.1%、50.5%,关联性交易基本在五成上下浮动。此外,2018年至2019年,来自沃尔玛的净收入分别占到4.6%、13.0%。

  这对于想要提高自身风险抵抗力、有更好发展的达达来说,无疑是一个较大的问题。

  公司在招股书的风险提示中也提到:如果与这两个主要客户的业务合作协议被终止或在到期后未续签,则我们的业务关系可能受到不利影响。同时,与任何此类客户的关系的恶化,或其中任何市场的重大不利趋势这些客户的运营可能会严重干扰达达集团运营,并且运营活动的收入和现金流量可能会大大减少。

  对此,赵小敏表示:“首先对于大股东来说,在达达集团的股权方面可能需要做更多的释放。如果再牢牢掌控,不一定有利于达达未来更好的市场化发展;另外达达自己也需要找到更多的合作伙伴,获得更多上下游资源来帮助提高自身竞争力,提供更多的价值保障,而不是过于依赖沃尔玛这样的股东。”

  解决完自身问题后,达达还需要考虑的是如何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即时配送市场中保持住自己的竞争力,并在此基础上有更大突破。

  业内人士表示,放眼整个行业。其实达达集团的竞争对手不少,且来头不小。背靠美团的即时配送平台、背靠阿里的“蜂鸟”和“点我达”、背靠顺丰的“同城急送”以及其他本地的一些生鲜配送平台,都是达达集团竞争压力的主要来源。上市后,达达集团的资金投向、股权结构的调整情况以及未来业务开展方向等都是投资者需要重点关注的,因为这些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对“达达模式”跑通与否会产生比较重要的影响。

  赵小敏表示:“其实从去年开始,即时配送行业的发展速度有所放缓,资本在这一块已经比较谨慎了,除了阿里整合“点我达”以及顺丰同城独立两件事以外,暂未有其他较大投资,该领域也一直没有取得大的突破。对于整个行业来说,未来还需要一次加速。所以我们也希望在这个领域里面,达达上市能作为一个开始,为该领域其他企业的发展提供一个借鉴。”

  榜单收录、高管收录、融资收录、活动收录可发送邮件至news#citmt.cn(把#换成@)。

相关阅读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