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7/08 10:38 江湖老刘
6月23日,叮咚买菜向美国证监会更新了IPO上市申请文件。6月29日晚,叮咚买菜正式登陆纽交所,发行价23.5美元。每日优鲜与叮咚买菜同时争抢“电商生鲜第一股”,但每日优鲜上市后股价惨跌,叮咚买菜首日上市后股价坐上“过山车”,首日总市值达55亿美元。
成立不到4年的叮咚买菜,凭借着前置仓的“脸面”以及自身营销手段,迅速圈层并挤入生鲜电商领域,在流量逐渐失利的后互联网时代,叮咚买菜仍延续“烧钱换市场”手段。尽管上市成功,但也就埋下“隐患”,作为生鲜电商领域的黑马,上市后变幻莫测的股价蕴藏着叮咚买菜的隐忧。
财务数据“隐晦”,亏损仍然未解
据了解,叮咚买菜是一款自营生鲜平台及提供配送服务的生活服务类APP,主要提供的产品有蔬菜、豆制品、水果、肉禽蛋、水产海鲜、米面粮油、休闲食品等。根据新招股书显示,整个2020年度,叮咚买菜的订单总数为1.985亿。据此计算,叮咚买菜在2020年的日均订单约为54.38万。
叮咚买菜亮眼的订单量并没有带来盈利,相反的是营收增长亏损也在增长。据悉,2019年,叮咚买菜净亏损18.7亿元人民币;2020年,净亏损增长至31.77亿元人民币;而到了今年第一季度,净亏损也达到13.85亿元人民币。招股书显示,叮咚买菜在2019年、2020年和2021年第一季度的总运营成本和费用分别为56.21亿元、144.98亿元和51.36亿元。
在江湖老刘看来,叮咚买菜有着亮眼的数据,但是运营成本和费用支出远超于总收入,入不敷出。随着叮咚买菜的上市,对其运营的要求将进一步提高,随之而来的是各项成本的增加,盈利遥遥无期,亏损仍是未解之谜。
烧钱效应持续扩大,前置仓模式仍待考究
生鲜电商的重点终究是落在“生”和“鲜”上,运输过程中冷链的配置必不可少,但这套装备不仅价格高昂,且有着严格的要求。预冷、包装、仓储、运输、配送等环节,主要的基础设施有冷库、冷藏车、保温盒、超市的冷藏陈列柜等。单是在冷链物流上,叮咚买菜就要烧掉不少钱。
商业模式之争关系着生鲜电商们的存亡。叮咚买菜采用的是前置仓模式,投入高经营成本高,回报周期长,导致其“烧钱换市场”,投入巨大,连年亏损,靠融资续命,上市只是叮咚买菜补血的措施。
据悉,叮咚买菜的前置仓尽管解决了用户的痛点“最后一公里”,但自身承担着许多重压。叮咚买菜打造了950个前置仓,也许前置仓对用户而言是忠贞不二的选择,但对于叮咚买菜而言,前置仓采用的是轻资产模式,要耗费巨大的人力和物力,前置仓面积小导致生鲜有所损耗,间接导致复购率降低。
在江湖老刘看来,生鲜电商们内卷挑起“烧钱大战”。使得烧钱效应持续扩大。叮咚买菜凭借着前置仓打法出圈,但前置仓仍然存在着缺陷,投资巨大回报周期长是其致命弱点。叮咚买菜上市寻求补血,若再不盈利,在未来叮咚买菜将会呈现不可控的局面。
生鲜赛道竞争激烈,生存压力过大
叮咚买菜尽管上市也难以改变其水深火热的现状,但每日优鲜是其老对手,上市首日号称“社区零售数字化第一股”在纳斯达克挂牌上市,首日开盘报10.65美元,较此前给出的每ADS13美元的IPO发行价下跌超18%。随后跌幅进一步扩大,截至收盘下跌25.69%,报9.66美元。
每日优鲜的开局让人大跌眼镜,随之上市的叮咚买菜并不让人值得期待。叮咚买菜作为生鲜电商领域垂直玩家中的一员,想在生鲜电商赛道角逐并问鼎,似乎并不容易。生鲜电商行业作为流量入口,互联网巨头们纷纷抢滩风口。滴滴试水“橙心优选”,拼多多自建“多多买菜”“快团团”,美团开通“美团优选”,巨头林立的生鲜赛道,生存压力过大。
巨头们在赛道加码,垂直类玩家被紧逼急于IPO,而今,以叮咚买菜为例的生鲜垂直玩家已经成功上市,但上市并不是终点。生鲜电商市场依旧背靠流量,互联网巨头们自带流量,持续加码烧钱,步步紧逼,叮咚买菜尽管上市也难以改变压力巨大的生存环境。
在江湖老刘看来,生鲜电商市场前景光明,将来的战场将变成精细化的竞争,互联网巨头们加码举旗杀入,不断烧钱补贴获取用户。叮咚买菜作为垂直类玩家,凭借自身难以杀出血路。上市不是叮咚买菜的终点,是生鲜电商领域另一轮厮杀的终点。急速前进扩张的背后,叮咚买菜隐忧长存。
榜单收录、高管收录、融资收录、活动收录可发送邮件至news#citmt.cn(把#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