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企业

阿里云历史性大降价,意在摆脱低速增长局面

2024/03/01 11:49      数智前线 文|牛慧 编|赵艳秋  


  刘伟光称,阿里云过去几个季度,增长相对前几年是慢的,要摆脱低速增长这个局面,一定会做一些新的战略选择。

  文|牛慧

  编|赵艳秋

  2月29日,春节开工10天后,阿里云在北京举办了重要的战略发布会。这是自去年底系列调整后,阿里云首次对外进行新战略的宣讲,也因此引发业界的关注。会场上除了媒体外,还有全国各地的产业园区、协会等行业人士。

  在去年第三季度财报会上,阿里巴巴集团CEO、阿里云董事长与CEO吴泳铭首次提出“AI驱动、公共云优先”的发展新战略。随后,阿里云进行了组织架构调整,成立了公共云业务事业部、混合云业务事业部、基础设施事业部三大事业部。

  2月29日这次战略发布重点围绕“公共云优先”,主讲人为阿里云智能集团资深副总裁、公共云事业部总裁刘伟光。刘伟光在阿里云工作近5年,先后负责阿里云新金融事业部、阿里云新金融&互联网事业部。在去年底,他接手阿里云新成立的公共云事业部。而AI驱动等战略解析,将安排在未来的相关节点上。

  01

  为什么把降价作为重大战略

  在会议中,刘伟光花了较长篇幅,介绍云计算的价值及标杆案例,他期望企业将公共云定位在业务升级的武器上。随后,在战略发布环节,他宣布了降价策略。

  根据介绍,这是阿里云史上最大力度的一次降价。在回复与2023年阿里云大力度降价的策略有何区别时,刘伟光说,这次降价覆盖了几乎所有的核心产品(涉及云服务器、ECS、数据库、存储)。同时,新老客户共同享受到新的价格体系,包括老客户未履约完成部分。降价的幅度很大,平均超过20%,最高降幅达55%。

  阿里云现场人士称,降价直接命中的客户群为数百万量级。

  针对降价对营收和利润的影响,刘伟光称:“一定会产生影响,我觉得不用避讳的,这是我们的一个战略选择。”他说,他们笃定通过降价降低更多企业上云和开发的门槛,扩大中国各行业的公共云普及和使用规模。

  阿里云商业管理部的负责人胡晓博介绍,降价经过了测算,对整体经营的影响是可控的,可以持续迭代和演进。

  为什么将降价作为重大战略?有阿里云人士称,这是朴实的战略,因为当下阿里云等国内云计算面临复杂的局面——增速不断放缓。相对来说,比中国发展要早的美国云计算巨头依然保持高速增长,如微软云2023年营收增长18%,营业利润增长31%。如何重回高速增长赛道,是当下行业共同面临的挑战。

  在战略发布会第一张PPT中显示,在2021年到2023年三年期间,美国公共云支出占企业级IT支出的比例,从52%增长到58%;中国企业同期从34%增长到39%。如果在进一步拆分,中国非互联网行业的公共云支出占比,2023年仅为29%。中国市场,尤其是非互联网行业的公共云渗透率,仍大幅低于欧美成熟市场。这是一个突破口。

  “其实今天中国的很多企业都没有公共云预算,或者把云当成服务器资源池来使用,没有想到云上的AI、数据能力,没有将云变成一个实现企业业务战略升级的武器。”刘伟光说。

  阿里云希望通过降价,促进更多企业上云,带来规模扩大。而规模扩大也会进一步促进云计算企业的供应链能力、自研技术体系的提升,让用户用云的效果更好,从而形成正向循环。

  刘伟光认为,阿里云这两年其实在很多市场,没有太聚焦在公务云战略上,造成公共云增长不够快。这也是阿里云去年一系列战略调整的原因。“这次降价等战略,是我们重获增速的一个重要因素。”

  “阿里云过去几个季度,增长相对前几年是慢的,我们要摆脱低速增长这个局面,一定会做一些新的战略选择,做出一些差异化。”刘伟光说。不过,刘伟光未进一步说明降价之外的其他战略。

  02

  云对大模型的推动,将从粗暴走向多层次

  今年开年之后,包括OpenAI在内的大模型巨头,都有爆炸性动作。而在微软云最近一个季度的财报中,微软估计人工智能服务,为其营收增长贡献了6%,是上个季度的两倍。这让人们关注阿里云战略会上关于人工智能的相关举措。

  针对人工智能和大模型对云的推动,刘伟光认为,大模型去年至今,还处于一个非常早期的阶段。很多基础大模型,今至还没有达到一个可以商业化推向市场的阶段。“我们也在不断探索当中,但是我们战略决心是非常大的,希望将模型能力越做越强,也希望更多客户在云上调用通义千问的API,完成效率的提升。“刘伟光回应说。

  根据此前的报道,阿里云与一汽、金山软件以及PC企业,已经开展了合作。“可能到今年下半年,会有非常多的客户。”

  刘伟光进一步分析,去年云计算市场对大模型的支持,是比较粗放的模式——提供算力,甚至是裸算力。

  2023年,中国出现了“百模大战”。在去年的行业会议中,行业人士认为 ,百模大战已经落幕。刘伟光认为,今后,百模大战可能会变成“十模大战”,甚至更少。

  各家云公司在大模型上的业务,正在多元化。包括算力、自家大模型的演进落地,以及吸引更多开源和商用模型,以及大模型工具链上云,为企业提供应用的平台。阿里云也不例外。

  针对中外云厂商的增速差距,刘伟光告诉数智前线,他认为原因主要有二,一方面国内业界未对云计算的技术路径达成共识,目前市场上有公共云、私有云、混合云等;另一方面,不少用户还未认识到云计算的价值,仅将其作为服务器资源。但他对中国云计算市场是乐观的,。他称,中国线下存量服务器大约是2000万台,散落在很多IDC中。这实际上就是云计算的增长空间。

  在今天的会议中,刘伟光认为,自己当下最大的挑战,是怎样将互联网行业实践下来的经验,提供给更多他所服务的公共云市场,怎么样把规模扩大,这包括用户规模,以及技术规模。

  榜单收录、高管收录、融资收录、活动收录可发送邮件至news#citmt.cn(把#换成@)。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