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4/13 09:57 飞象网
经济新常态下,我国经济转型升级需要寻找和培育新的增长动力源。军民深度融合发展,具有明显的引领和激发创新作用,蕴含着推动经济转型的强大动力。
四川省是我国军工大省。近年来,四川省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的重点,通过设立军民融合产业发展基金、创新军品市场准入机制等措施,推动省内军工企业实现军转民、民参军、军民两用技术的成果转化。
随着军民融合政策不断涌出,四川省内一大批军工企业绽放出一系列成果。在四川省委、省政府主办的“2017中外知名企业四川行暨四川军民融合深度发展专题推进会”上,10大重点项目举行了签约仪式。其中,中国科技城绵阳占据4项,其中长虹控股公司独占3项。
四川电子军工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在多重利好政策的沐浴下,长虹军民融合正迈入发展快车道。同时,长虹将进一步打通军民融合上下游产业链,在军民融合发展浪潮中积累宝贵经验,做好省市军民融合发展“排头兵”。
新需求创造新供给,军民融合实现跨界增收
在军民融合发展推进中,如何理解并实现“新需求创造新供给”是一大挑战。要知道,身为国有企业的长虹,公司旗下业务涉及综合家电、军工、IT等产业。如何在现有业务中构建起新需求,利用既有技术形成新的供给,以及不同业务板块如何侧重和梳理,成为摆在长虹眼前的一道难题。
经过内部产业梳理,长虹不同业务单元彼此独立,但又相互协同。以军工产业为例,四川电子军工集团旗下的军工资产,包括零八一电子集团、国营780厂等多个独立军工产业单元,同时还肩负着电视、空调、冰箱等众多产品的部分“技术输出”。
在四川电子军工集团相关负责人看来,军工产业对于发展中的长虹有着重要意义,长虹要想做深、做透军工产业,必须依靠集团综合优势。一方面,长虹多种业态并存,综合家电、智能服务等领域,均是军民深度融合发展有待深耕的“处女地”、“试验田”;另一方面,国企改革为公司释放出活力,合理的市场化运作形式为长虹军工产业注入更多思考与视角。比如,长虹拥有信息化建设技术优势,这一技术不仅体现在军事管理综合平台、军校智慧校园系统等领域,同时还向更多企业提供信息化建设外包服务,帮助财管中心、软服中心等部门实现了经营增收。
不仅如此,类似的情况在无线电、直冷系统等军工领域也常有发生。长虹在积累军民融合发展经验同时,背靠着集团资源这棵“大树”,在现有业务中构建起全新需求,通过既有技术完成了需求供给,让军工技术实现了跨界应用,在探索新路径的同时构建起新的商业模式。
打磨核心技术,推出军民融合转化成果
军民融合的本质在于,原本由军队、军工系统自我经营的事情,可以交由市场、社会去完成。反之亦然,对于二者来说均会释放出巨大新内需,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关键。抓住新需求才能创造新供给,军工企业核心技术所处水平成为另一大挑战。
在美国,军用技术项目溢出至民用领域的例子数不胜数,包括超级计算机、互联网、GPS、人工智能等均在其中。在美国军费开支中,有一半左右来自于民营企业。也正是因此,很多美国企业能够始终走在世界技术前沿。同美国相比,中国军民融合发展,需要立足于国情,借助国家政策顺势推进。
目前,国内军民融合顶层设计有望在今年内出台。国内众多军工企业呈现出百花争鸣的姿态,以期搭乘政策顺风车,实现军民融合发展“走出去”。
在掌握核心技术方面,长虹的做法是整合优势、勇于实践、不断总结。四川电子军工集团依托于集团优势,将旗下军工资产整合成无线电/光电整机、配套装备、电子元器件及电子材料等多个领域,并形成深入且完善的产业链布局。不仅如此,长虹还通过参与大型国防科研项目及配套装备的研制生产,组建起一套能攻善战的作战团队。
眼下,长虹已经适应了中国经济新常态,并经过不断摸索和总结,力争在3年内逐步形成一套可复制可推广的军民融合发展模式。
“从适应到引领,长虹需要一个转型升级过程。公司的发展动力正经历着技术创新和产业经营模式创新的多重转变。同时,国家为了发展军民融合,正在降低民营企业准入门槛,长虹要想在军民融合领域拥有更高建树,还需要更加强大的技术实力。”长虹控股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
目前,长虹通过自主研发及与政府机关、科研院校等携手,以及引入资本运作等方式,率先建立起军民融合发展领域的领跑优势。同时享受着各种政策红利,催生出一大批军民融合新技术、新产品、新产业。未来,军民融合将始终是长虹的发力点。根据长虹的发展规划,预计在2020年建成国家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基地,军工产业规模将突破100亿元。
榜单收录、高管收录、融资收录、活动收录可发送邮件至news#citmt.cn(把#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