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5/19 12:22 造就
对伊隆·马斯克(Elon Musk)来说,2017年是个好年头。
今年3月,他的火箭公司SpaceX实现了火箭回收再利用的历史性成就,这有望在未来几年大幅降低发射成本。
与此同时,他的电动汽车公司特斯拉(Tesla)的股价也一路飙升。4月早些时候,由于即将面市的Model 3车型受到华尔街热捧,特斯拉的市值一跃超过福特汽车。
SpaceX和特斯拉的成功都不是一蹴而就的。特斯拉首款车型的面市曾一拖再拖,SpaceX最早的三次火箭发射也均以失败告终。
2008年金融危机期间,两家公司都差一点破产。但马斯克挺过来了,如今,竞争对手们都惧他三分。
为了解马斯克的成功秘诀,笔者采访了《商业周刊》的阿什利·万斯(Ashlee Vance),他是《硅谷钢铁侠:马斯克的冒险人生》一书的作者。
马斯克出生于南非,在互联网泡沫时期迁居美国。作为PayPal的联合创始人,他赚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随后,他并没有隐居于热带岛屿享乐,而是把PayPal带给他的财富砸进了SpaceX和特斯拉。
对大多数人来说,一辈子能在三个不同的行业,建立三家十亿美元级的“独角兽”企业,这已经很了不起了。但马斯克的征程远未结束。
马斯克的长期目标,用他本人的话来说,就是“让人类成为多行星物种”。
别人要是谈火星移民,你听听也就罢了,但马斯克不同,他不仅擅长突破预期,而且执掌一家火箭公司——这家公司真的有可能造出飞向火星的火箭。
对于马斯克的火星移民计划最终能否成功,万斯并不确定,但他坚信一点:马斯克对这件事是认真的。
4月6日,万斯接受了笔者的电话采访,编辑后的采访内容如下。
1、一直以来,人们都说伊隆·马斯克会失败,但他却一次又一次地超出人们预期。为何会有这么多人低估他?
万斯:从某种层面上讲,人们低估他也是理所当然,尤其是在SpaceX和特斯拉的起步阶段,他动不动就上马复杂的大工程,却严重低估了所需要的时间和成本。这给他造成了不小的损失,有那么八年时间,他仿佛一事无成。
人们忽略了很多事,但最重要的是忽略了他的决心和投入程度。我采访过很多硅谷人,没有一个人和他一样。
对大多数人来说,即便他们是满怀激情的CEO,这毕竟也只是一份工作。但对伊隆而言,事业的重要性介乎生死与战争之间。人们很难给他的个性下定论。
马斯克的钱虽然够他一世无忧,但还不够他造火箭。
这家伙认定了一件事,就跟疯了一样。在很多方面,他都毫无正常生活可言。他一刻不停地工作,已经消耗掉三场婚姻,陪孩子的时间也远远不够。他过的不是那种正常人的生活。换作任何其他人,都不愿作这样的牺牲。
2、有两个人可以和他做对比:史蒂夫·乔布斯(Steve Jobs)和杰夫·贝索斯(Jeff Bezos)。他们三个都充满了干劲与野心,都在商业生涯的早期经受过挫折。如果将马斯克同乔布斯、贝索斯对比,你有哪些结论?
万斯:这分很多不同的层面。一个是心理层面。乔布斯是领养的,贝索斯被第一个父亲抛弃,伊隆的经历也很类似,虽不是领养的,但童年生活比较悲惨,他的父母无论如何都不能算是传统意义上的好爹妈。不懂心理学你也看得出来,这三个人都想向全世界证明自己。
从某种程度上讲,乔布斯和贝索斯的境遇比伊隆稍微好一点,因为他们的业务比他大多了。乔布斯几乎一出手就成功,随后才开始经历低谷期。
贝索斯虽然自始至终都受到外界的质疑,但在互联网繁荣期间,他的亚马逊大获成功,而且后来从没停止过前进的脚步。
亚马逊的贝索斯创办了“蓝色起源”火箭公司,与SpaceX形成竞争关系。
再看贝索斯的火箭公司蓝色起源(Blue Origin),它从一开始就不需要赚钱。而伊隆的钱虽然够他一世无忧,但还不够他造火箭。SpaceX要生存下来,唯一的途径就是盈利。但说起盈利,哪有这么容易。SpaceX能撑到今天算是运气。
特斯拉也一样。这些公司撑了太久,只是最近才显得功成名就。两家公司仍然可能随时破产。因此,伊隆在破产边缘挣扎的时间比另两个人都要久。
伊隆不是乔布斯那样的演讲家;我想,他也不是乔布斯那样的设计大师。但两人对细节的关注却如出一辙。对于火箭和汽车的每一个细节,他都了然于心。他的决策也很有乔布斯风范。
当初,没有一个工程师愿意为特斯拉Model S制作隐藏式车门把手。伊隆愣是不肯让步,最后,门把手做出来了,而且成了Model S的标志性特征。这样的例子有很多,造火箭的时候,就有很多地方会被人说:“这是要干嘛,疯了吧?”
3、还有一种对比:苹果、亚马逊、特斯拉和SpaceX都以严苛的工作环境著称,因为CEO经常给员工指派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而且,他们完全没有生活/工作平衡的概念。你认为,企业要登上行业巅峰,就必须采用这种管理模式,还是说,不用把人逼这么苦,也同样能取得成功?
万斯:对这个问题,我想过很多。我觉得这种环境并非必不可少,不过,也看你在哪个行业。
有些公司就不太会涉及这类问题。人们在那里虽然也要努力工作,但却能沉浸在一种相对悠然自得的企业文化中,并不总会觉得工作很痛苦。
但对这三个人来说,那种方法似乎的确有效。我不知道它能维系多久,但在一段时间内,它可以最有效地使员工拿出最好成绩。
在SpaceX和特斯拉刚起步那会儿,如果你对太空或电动汽车感兴趣,你会为了加入这些公司忍受很多事情。因为在这个世界上,能让你梦想成真的,只有马斯克一人。这样的机会激动人心,你也愿意接受磨练。
现在出了很多火箭公司、很多有趣的汽车公司,所以,我倒是很想知道,这种局面还能维持多久。
在早期阶段,特斯拉和SpaceX都曾一而再、再而三地推迟新品交付日期。早期的特斯拉汽车和SpaceX火箭的上市时间都比原定日期推迟了好几年。不过最终,马斯克还是兑现了诺言。
4、现在,很多人都在争论特斯拉能否遵守承诺,在2017年底前交付Model 3。若超过这一期限,影响会有多大?这个期限毕竟只是马斯克自己设定的,只要他最终交付了一款出色的产品,时间晚了与否,真有那么重要吗?
万斯:伊隆正是利用这种不切实际的最终期限,将其作为一种管理工具,促使人们竭尽全力。
我个人认为,这种做法已经有点问题了。目前,特斯拉正处在一个窗口期,能否成为汽车界iPhone在此一举。电驱动只是其中一个因素,它还有了不起的软件、酷炫的外形,而特斯拉争取这个机遇的窗口期是很短暂的。
宝马和奥迪已经在打造电动汽车了,它们的专业技能累积更加深厚。如果特斯拉推迟Model 3发布,我觉得,这些竞争对手就会赶上来。
SpaceX也是类似。SpaceX撼动了铁笼,惊醒了沉睡的竞争者。SpaceX的火箭发射需要维持业内最快、价格最低的态势。如果这种局面无法维系,围绕在它周围的神秘感就会消失。
5、你确定窗口期真的这么短?也许,特斯拉和SpaceX一次又一次跳票,就是因为他们在做的东西的确很难。也就是说,竞争对手也要花同样的时间才能赶上。
万斯:你说的也有一定道理。就算把设计方案告诉汽车厂商,它们也不一定很容易就造得出来。由于企业架构的限制,它们无法在短时间内做出如此多的改动。它们已经习惯了两年或四年一个周期。
但如果是伊隆,他想让屏幕上多个什么东西,明天你就会看到。这一点,汽车厂商可能永远也办不到。我认为,两者确实存在文化上的差异,初创企业较老牌企业存在这方面的优势。
火箭也是一样。老牌企业知道SpaceX在做什么,但要效仿SpaceX,它们就得突破50年来形成的企业文化,改变它们之前建造火箭以及分包任务的诸多方式。
所以要看这个窗口期有多长。Model 3要是推迟六个月面市,那没问题。要是推迟三四年,问题就来了。这一次,推迟这么久的可能性似乎不大。
大家的注意力都放在电动汽车的“电动”二字上,但特斯拉还有一个巨大的优势,那就是软件。一件东西越是接近计算机,最终的王者就越可能出在硅谷。
我开始写书那会儿,福特在硅谷只设有一个八人办公室。谷歌在大举招聘软件工程师,特斯拉也在招聘软件工程师。不过我觉得,它们还是低估了挑战的艰巨性。复制特斯拉不是那么容易的,因为从技术到生产,其中涉及的层面实在太多了。
6、我注意到一个贯穿全书的主题,即垂直整合的重要性。特斯拉和SpaceX的成功都离不开它。创立之初,两家公司都计划将大部分的组件生产分包给第三方,自己只承担很少一部分。
结果,它们时常发现,供应商不能满足要求——交付速度太慢,收费过高,性能不够,诸如此类。久而久之,它们自己生产的东西就越来越多。这还带来了一个额外的好处,就是迭代速度得到了大幅提升。这对马斯克的成功起到了什么作用呢?
万斯:这一点至关重要。一开始,SpaceX并不想承担组件生产的重头。他们看到很多不必要的环节,认为只要利用现成供应商,就能高效运转。但实际操作中,却始终不能如愿。如今,垂直整合已经成了SpaceX的绝对优势。
比如联合发射联盟(United Launch Alliance),这是洛克希德马丁和波音公司的火箭合资企业,它向美国国会吹嘘,说它的供应商来自美国各州的1200家企业。当然,这是在强调他们对就业的贡献,我能理解其中的用意,但这么多供应商,实在离谱。它们的价格永远降不到SpaceX的水平。垂直整合是SpaceX的巨大优势,而SpaceX也会一路创新下去。
我在书中谈到了一种名为“摩擦搅拌焊接”的技术,因为它非同小可。凭借这种技术,SpaceX得以造出最轻的火箭。他们必须在最基础的技术上亲力亲为,才能制造出自己想要的火箭。能在自己的工厂里实施改进,这绝对是他们的一大优势——不用在加州想出一个点子,然后传达到阿拉巴马,指望执行过程万无一失。
特斯拉起步之初也是如此。他们从莲花汽车(Lotus)那里借来一个车身,不想自己生产变速器。结果,供应链变成一团乱麻——车身是从英格兰运来的,电池是从泰国进口的;成本也居高不下。于是,很多活只有自己来做。久而久之,自产的东西就越来越多。
如今,特斯拉测试原型车的速度已经快得不可思议,让竞争对手望尘莫及。
7、马斯克说,他的终极目标是让人类移民火星,听上去有些不切实际;但另一方面,他又曾不止一次地超越人们的预期。
万斯:开始写这本书的时候,我对太空不是很感兴趣,我觉得这些事太不着边际了。
如今,我把它分成两个问题来看。首先,SpaceX能否造出一枚可以飞往火星的火箭?我对此深信不疑。这件事不能光看伊隆一个人,还得看这家公司的人才水平,以及它投入的决心。他们的计算机上有这种火箭的CAD(计算机辅助设计)图纸。总有一枚火箭会飞到火星的,也许不像伊隆说的那么快,但不至于遥不可期。
第二个问题是火星栖息地,以及一开始,人们怎么在火星上生存。目前,这些问题都不存在。但以伊隆的聪明程度,他三言两语就能把你镇住。什么问题都难不倒他。也许,他早就知道了所有的答案。
然后还涉及给火星升温的问题。他提到过用核武器轰炸火星两极。至于可行与否,谁都说不清楚。到了这些问题上,细节就开始模糊,变得有些扑朔迷离了。
但他真的会去尝试,这不是什么公关噱头,也不是伊隆一个人的想法,而是无数人一生的梦想。
这些人要不是认真的,就不会在SpaceX的环境里工作那么多年。真正的信仰者不在少数。不信你听听火箭着陆时,人群中爆发出来的那种欢呼声,在其他公司,你绝对看不到这一幕。
作者:雁行
来源:造就(ID:xingshu100)
榜单收录、高管收录、融资收录、活动收录可发送邮件至news#citmt.cn(把#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