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商学院

中国互联网模式的创新:美团等新一代”巨头的崛起

2018/07/17 16:29      品途商业评论   


  《史记.赵世家》记载:“十九年正月,大朝信宫,召肥义与议天下,五日而毕,遂下令易胡服,改兵制,习骑射”。

  赵武灵王即位时,为提升赵国军事实力,决定在国内推行“胡服骑射”,学习胡人穿短衣、长裤,骑马射箭。从军事上讲,骑兵的发展,促使了骑技和骑射技能的发展,加快了武艺向多样化、复杂化发展的进程。这一套针对军事方向的改革,让赵国训练出了一批勇猛灵活的军队,消灭了心腹大患中山国,成为北方第一霸主。

  反观今天的中国互联网也有一段胡服骑射的故事。

  “新一代”巨头的崛起

  二十多年前,世界诞生了更先进的互联网产业。

  当年,美国毫无疑问是唯一的超级互联网大国,“硅谷模式”一时间全球各地争相模仿的对象,其创新、大胆、前卫的技术和理念引领着全球风潮,国内的创业者通过模仿和学习国外的模式为荣,尤其是科技互联网行业,中国互联网有了一波接一波的Copy to China产品或创业潮。

  这一阶段国内诞生了北京中关村、深圳等一批模仿国外模式为荣的互联网企业,其中有不少如今市值很高的巨无霸公司,如新浪、搜狐、网易模仿美国Yahoo,百度模仿Google,腾讯模仿ICQ,优酷、土豆模仿YouTube、Hulu,京东商城、当当模仿亚马逊.......各种“Copy to China”构成了当时中国互联网的繁荣。

  随着2007年阿里巴巴香港上市,BAT成为中国互联网的最大级,BAT迅速吸走了所有互联网的资源和用户,抄袭新型创业模式,借助自身产品和流量优势迅速复制,彼时中国互联网的创新进入停滞。

  不过,这种情况正在改变。

  移动互联网大潮来临,国内正在诞生给世界惊喜的创新企业。和BAT时代不同,新一代互联网创业浪潮有着显著的特征:投资驱动创业。

  大量资金涌入,VC争抢有希望的项目,导致创业公司估值大幅提升。创业者中,很多都是大公司离职人员,创业者相对富有,并拥有较丰富的行业经验和资源。

  它们中不乏像美团、小米、滴滴、蚂蚁金服等这样的巨无霸企业,IPO估值动辄几百亿美金。近些年的物流、打车、外卖、零售行业本身就有巨大缺陷,在互联网服务已经普及、开始向O2O方向深度发展时,落后的基础建设已经成为瓶颈,不升级整个产业链条就会停滞。有些巨无霸甚至开始行动,比如阿里巴巴为首的线上对线下的新零售运动,实现对整个中国商业生态的改造。互联网带来的技术创新、模式创新使它屹立在产业发展的潮头。

  2017年,美国《华尔街日报》6月9日刊登了一篇《Andreessen Horowitz的合伙人:美国科技公司开始模仿中国同行》。文章援引硅谷著名风投公司安德森·霍洛维茨(Andreessen Horowitz)合伙人陈梅陵(Connie Chan)的话称,中国科技公司长期以来一直有着模仿西方同行之名,但是最近,包括腾讯等中国科技巨头正在影响美国初创公司和大公司,许多中国的模式正在美国被复制,中国正逐渐甩掉世界最大科技山寨国的名声。

  例如:LimeBike是美国的共享单车,采用却是中国的无桩停放共享模式。LimeBike的智能手机启动式单车最初是由总部位于北京的ofo共享单车和北京摩拜科技有限公司率先推出。

  在比如,中国外卖O2O平台率先探索出“外卖业务”+“物流配送”双轮驱动的发展模式,让很多没有配送能力的中小型商户也有机会拓展外卖业务。目前美团外卖旗下目前已拥有超过30万的活跃骑手,为海量订单的配送提供支持。这样的成功模式也被美国的Doordash、Uber Eats等平台纷纷效仿,英国的Just Eat也在通过收购、投资物流公司的方式建立配送能力。

  “新一代”的创新

  “Good artists copy, great artists steal”这句毕加索的名言被中文翻译为“能工摹形,巧匠窃意”,20年的时间,新一代的中国互联网模式逐渐演变从“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到自主创新问鼎全球。

  以消费互联网领域的美团为例,根据艾媒咨询数据显示,2017年美团成为全球最大的餐饮外卖服务提供商,餐饮外卖年交易金额高达1710亿元。美团餐饮外卖在中国的市场份额从2015年的31.7%增至2017年的56%,截至2018年第一季度又增至59.1%。

  全球著名高科技互联网领域对冲基金Coatue研究报告显示,2016年全球外卖行业的总GMV约为780亿美元,中国最大的外卖O2O平台美团外卖以85.4亿美元的GMV位列全球第一;力压2004年的团购鼻祖Groupon、英国的Just Eat、德国的成为榜单冠军。

  美国的《华尔街日报》近日对美团点评进行了分解,其认为:

  在全世界找不到一家像美团点评一样提供广泛生活服务的公司。该公司的服务既包括像团购网站Groupon的优惠券服务、餐厅点评网站Yelp式的点评服务、Grubhub的外卖服务,也有与旅游网站Kayak相似的旅游服务,还有局部上线的打车业务。

  以美团为代表的中国“新一代”,正在超越对标的公司,直至今天找不到对标的公司。

  相比之下,著名的团购先驱Groupon近期日子不太好过;2008年创立的Groupon是美国显赫一时的创业明星,独一无二的团购商业模式,有最优秀的风险资本保驾护航,迅速爆发、成长,并登陆纳斯达克。2011年完成首次公开发行,当时该公司市值曾超过160亿美元,但如今仅剩约25亿美元,股价跌至5美元以下。7月11日台媒爆料称,团购网站先驱Groupon正在寻求被收购,其中阿里巴巴和美国网路公司IAC,都被点名是潜在买家。

  普华永道合伙人-科林-莱特说到:“传统上讲,中国公司过去是最快的抄袭者,但是现在我们看到他们开始了真正的创新。”

  国外研究机构认为,中国外卖市场的线上化率高、增速迅猛,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外卖+配送”的“双轮驱动”模式。

  在蓬勃发展的外卖领域,以美团为代表的新一代中国互联网企业,正在为全球同业者带来创新的灵感。美团模式的创新被美国的外卖平台Doordash、Uber Eats等平台纷纷效仿,英国的Just Eat也在通过收购、投资物流公司的方式建立配送能力。

  在无人配送方面,结合中国发达的电商和外卖市场,中国玩家走得更远一些,特别是外卖市场,中国已远远领先世界,无人配送也更可能先在外卖市场普及,吃到头啖汤的可能是市场老大美团,最终受益的却是整个外卖和物流行业,美团创始人王兴表示:“很多突破性的技术,例如人工智能,在最初仅服务于少数人,而美团科技创新的根本目的是普惠大众。”

  这一切也致使互联网公司的创新不再给予山寨美国,在于本土化的创新,中国消费互联网的发展速度已经远远超过美国想象,中国让傻大黑的“团购”变得有了科技感。

  从跟随者到领导者的进阶,除了美团,目前国内成功的案例还有许多--小米和华为,一个利用粉丝模式培育新市场,一个利用核心技术不断巩固现有市场。

  “新一代”的亮剑

  在中国,大型创业公司的历史通常为3-5年,而不是美国的5到8年。因此,希望取得成功的创业者也试图尽快胜过竞争对手。

  2018年5月,美团外卖日订单量突破了2100万单,成为了全球范围内第一个达到如此规模的外卖平台。而从1000万日订单到达2000万日订单,只用了14个月,时间比第一个千万订单快了几倍速度的数字炫目,就像一个庞大的“摩尔定律”载体。

  这背后不仅仅意味着中国庞大的餐饮市场正在向线上不断生长,也意味着更多中国人生活方式和消费观念的转变。美团等外卖平台的发展历程,正是时代赋予生活方式进步的缩影。

  在中国互联网平台上,美团已经深耕长达8年历史, 衍生出全面且多元的生活化服务,孵化了美团外卖、猫眼电影、西瓜旅行等多个产品。除了外卖和到店业务外(团购),还涵盖酒店、旅游、打车、票务、短租、美业、家政、生鲜等各个方面,这些领域的对标企业不乏千亿规模。

  与PC互联网前辈不同,互联网的“新一代”融合了国际化的血液:打扫完国内战场,结束长期的鏖战,新一代们下一个“亮剑”的领域是国际化。

  “新一代”的美团在其IPO招股书里说到:“我们是全球服务业电子商务模式的创新先锋”,出征海外寻找蓝海市场,不仅立足中国大市场,新一代们更致力于实现整个大市场的互联网化。

  在巴西,美团点评全平台上收录了超过12万家巴西的餐厅;在东南亚国家,美团平台上正在提供餐厅和景点的收录,在美团上可以看到,包括巴西等热门境外游目的地;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有超过30%的华人自由行游客在出境时会选择大众点评作为境外消费指南。

  进入2018年,美团先后完成了对印度外卖平台Swiggy和印尼生活服务平台Go-Jek的投资;Swiggy在印度最大的10个城市的外卖业务保持全面领先,Go-Jek则被称为Uber和Grab在东南亚最强有力的竞争者。连续两次在南亚和东南亚生活服务相关领域的投资,美团点评正式开启了全球化的探索之路。

  从地域上,两个国家与中国存在很多共性:人口密集,城镇化速度快,移动互联网普及率,迅速提升通过与当地优秀团队合作,输出中国的先进经验,为新兴市场的互联网用户带来最好的本地服务体验。例如:美团配送骑手有效吸纳就业,让数万产业工人转岗不下岗;据统计,在美团外卖50万名骑手中,有15.6万人曾经是传统产业工人,占比31%,在互联网领域,中国经验和中国方案可能比美国经验和美国方案,给其他发展中国家带来了很好的借鉴意义,这正是“新一代”中国企业走向全球的最好时机。

  曾经,硅谷以创新速度而自豪,但在这一轮的商业革新中,中国新一代的创业公司反而走得更快。

  榜单收录、高管收录、融资收录、活动收录可发送邮件至news#citmt.cn(把#换成@)。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