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8/22 10:03 IT产业网
上一期,易观的技术男们,用超过五千字的内容,详细讲解了埋点。今天这篇文章,则主要围绕埋点方式之一的可视化埋点展开,从其技术原理,优点缺点,实际案例等方面,向大家立体展示这一埋点方式。此篇为埋点系列文章第二篇。
可视化埋点,通常是指用户通过设备连接用户行为分析工具的数据接入管理界面,对可交互且交互后有效果的页面元素(如:图片、按钮、链接等),直接在界面上进行操作实现数据埋点,下发采集代码生效回数的埋点方式。这种方式所见即所得,跳过代码部署、测试验证和发版过程,极大提升生产力。
易观方舟的可视化埋点页面
▌可视化埋点的出现,是为更好的解决代码埋点流程复杂、成本高等问题
以精细化运营分析工具——易观方舟为例,使用者只需在其可视化埋点页面上,点击想要监测的元素,然后起个名字、给个编号,埋点就完成了。同时,还可以根据时间、地理位置、操作系统、useragent、渠道等几十个维度,细分查看该埋点的数据,而不仅仅是这个元素的点击。
可视化埋点的技术原理是什么呢?其实,可视化埋点与好多年前比较流行的面向业务人员的网页制作工具Dreamweaver 类似,即所见即所得,通过点击交互替代手写代码。可视化埋点参考Visual Studio 等一系列IDE做法,用可视化的页面交互手段来代替代码编写,从而大幅缩减工作量和沟通成本,同时降低出错几率。
另外,从流程上讲,每次埋点后,业务人员都还要等待APP/网页/小程序的更新发版or上线,才能看到数据,这种时间滞后性,大大伤害了业务人员的数据使用需求。所以,参考很多手游的做法,把核心代码、配置、资源分开,通过网络更新配置和资源从而实现采集代码下发。达到所见即所得的效果。
▌代码埋点VS可视化埋点
代码埋点与可视化埋点对比图
通过对比两者所需步骤和人力配比,不难发现,可视化埋点的流程,从5步减少至3步,时间也相对缩短,降低了人力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
当然,可视化埋点也并不是无所不能,也存在一些局限性:
1. 业务属性数据,例如,订单号、金额、商品数据量等,通常要调用后台的接口,可视化埋点在这方面的支持有限;尤其国内的安卓基本上不是“原装”的,开发没有统一的规范,除非每个厂商一套策略,否则靠可视化埋点很难获取这部分数据;并且每个厂商一套策略,搞不好监测的SDK比应用都大,就太不友好了;
2. 国内山寨机的数量很大,个别山寨机甚至一批机器一个IMEI,这种灰色地带的数据监测,目前并没有具备可行性的可视化埋点方案;
3. 网页、app和小程序的开发“流派”很多,各有特色;但对于可视化埋点而言,就是开发没有统一规范,导致某些场景下监测不到或监测准确性不足;例如,一些前端架构不完善的公司的新手前端程序员,经常忘记给元素加id或class等起标识作用的属性,导致自己维护麻烦,监测也麻烦。
总之,这些不如人意的地方,最终会导致可视化埋点获取不到一些数据,或监测数据的准确性降低。
就目前技术来讲,可视化埋点并不能使数据采集达到最完美的状态;虽然它可以提升效率,但满足不了所有场景的数据采集。从使用角度来说,如果是急于需要使用数据,人力资源又紧张的情况下,可视化埋点就是最后的选择。如果紧急度不高,且人手充足的情况下,则可考虑代码埋点。
榜单收录、高管收录、融资收录、活动收录可发送邮件至news#citmt.cn(把#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