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重磅

从特斯拉到大众 为何此时都卯足劲做充电桩?

2019/01/02 14:55      科技新发现 康斯坦丁/文  


  一款主流产品的普及,总会带动周边配套产品的流行。就像智能手机的全面落地,引爆了贴膜、保护壳等庞大的配件产业。而电动汽车的迅速推广,也让充电桩、充电站的建设速度不断加快。比如在很多大城市打开地图应用分别搜索加油站和充电站的话,就能发现充电站已经比加油站更加密集。

  这样看起来,充电桩、充电站将是接下来的一门好生意。而为了抢占行业制高点,甚至为了将充电标准握在手中,包括特斯拉、大众等在内的巨头,都卯足劲发力充电桩、充电站。它们尝试通过前瞻性布局,去制胜一个有着广阔前景的未来。

  热火朝天!充电桩建设不止步

  对充电桩、充电站的“热爱”,让很多企业沉溺于其中。

  近日,马斯克在Twitter上透露,特斯拉计划明年将充电网络(Supercharger)覆盖到整个欧洲。究其原因,是因为特斯拉要为自家电动汽车的销售打好基础。早在11月,特斯拉就开始为欧洲市场的Model 3做准备。特斯拉表示,该车的欧洲版本将配备联合充电系统快速充电兼容端口。此外,特斯拉还将升级现有的充电桩。值得注意的是,今年10月份特斯拉位于香港的充电站开业。这座充电站拥有50个充电位,规模位居亚洲之首。

  特斯拉都有着这样宏大的充电桩、充电站计划,身为老牌车企,大众自然也不甘落后。据了解,大众计划打造一套360kWh的移动快速充电站,其可提供高达100kW的直流充电。从理论上来讲,当在满负荷运行的状态下该快速充电站最多可为15辆电动汽车充电。而且大众的移动充电站更多地关注便利的安置性,后者可以迅速在大型活动中投入使用。此外,这套充电站还能被连接到太阳能或风能等可再生能源上。看来,大众对充电站有着不小的野望。

  而在英国,政府对充电站、充电桩也非常重视。英国的一项新提案要求,所有新建住宅都需具备为电动汽车充电的能力。除了居民区外,企业大楼、高速公路附近服务站及街道停车位等也需配备充电桩。为此,英国政府不惜投资 4 亿英镑(合 5.3 亿美元)来资助那些生产和安装充电桩的公司。

  看来,在很长的一段时间中,充电桩、充电站的建设是不会止步的。而随着充电桩、充电站的加速落地,其实是为电动汽车的普及解决了一个重要难题。

  牵制对手、把控标准:发力充电桩的驱动力

  当下,已有多个国家和地区、车企等,都陆续出台了燃油车的停产计划表。比如英国和法国都宣布从2040 年起,将全面禁售汽油车和柴油车。挪威甚至更激进,从2025年开始就禁止销售汽油车。而大众此前宣布一项重大的战略“Roadmap E”,即电动化策略。最迟在2030年之前,大众旗下所有车型将实现电动化,传统的燃油汽车将完全退出。

  既然燃油车注定要被历史车轮碾过,那么车企自然要为抢占电动汽车市场做好充分准备。而抢占市场的核心,其实是充电桩和充电站。能够大面积让自家的充电桩和充电站落地,就是朝着制胜未来的方向前进,并在一定程度上牵制对手。比如特斯拉的种种针对性举措,就已经让很多老牌车企“心慌”,不得不分散出海量资金、资源和人力加以应对。

  而从另一个角度看,车企积极布局充电桩和充电站,也是尝试在掌控“充电标准”。就目前来看,电动汽车的充电标准尚未完全统一。全球范围内的充电标准,主要有国际电工委员会的ICE标准、美国汽车工程师协会的SAE标准、日本电动汽车协会的CHAdeMO标准及我国的国标等。

  这些充电标准不仅硬件接口不同,软件上也有着一定的差异。而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充电标准还将处于较为混乱且并行的状态。如果车企能够利用自身的前瞻布局去掌控充电标准的制定,将对自身发展带来积极影响。

  充电桩:未来十多年的新蓝海

  当下,传统燃油车正处于下滑态势中,包括电动汽车在内的新能源车却逆市上扬。中汽协数据显示,2018年前11个月,汽车产销量同比分别下滑2.6%和1.7%,新能源车产销量却同比增长63.6%和68%,分别为105.4万台和103万台——双双突破100万台。而从长远来看,全球范围内电动汽车销量也处于增长态势。美国Katusa研究公司的许多分析师认为,到2040年全球电动汽车市场年销量可能超过6000万辆。

  电动汽车销量不断创新高,自然会让配套的充电市场也随之迅猛发展起来。一般来说,一辆电动汽车需要2.5个充电桩配套才能满足需求。而之前工信部部长苗圩也曾表示:“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仍处发展初级阶段,虽然产销规模实现了快速增长,但充电基础设施建设仍需要加快推进。”

  可以看到,在接下来至少十几年的时间中,充电桩、充电站的建设都将是蓝海市场。大规模的社会资本将会涌入这一市场,前沿技术也将持续起到推进作用。在政府的积极引导下,充电桩、充电站的数量有望呈现指数级爆发。

  榜单收录、高管收录、融资收录、活动收录可发送邮件至news#citmt.cn(把#换成@)。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