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0/21 10:28 IT产业网
近年来,我国电子合同市场规模呈爆发式增长,应用领域持续扩大。3年前,互联网金融是电子合同的主要应用领域,催生了大批电子合同SaaS平台厂商,但随着P2P行业进入寒冬期,追求高效发展的大型集团企业逐渐成为电子合同应用时代的主角。
大型企业普遍关注复杂场景下的电子合同应用,对系统的数据安全和高可用性要求很高。“数字认证聚焦电子签名技术与企业业务的深度融合,透过一体化的全生命周期电子合同服务,实现大型企业业务、应用、数据、技术和IT基础设施的融合和贯通,从而提升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效率和完整度。”北京数字认证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数字认证”)总经理林雪焰说。
北京数字认证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林雪焰说:电子合同应该是一个具有法律效力的一体化电子合同应用交付,要深入到业务 层面,像 ERP 一样提供完整的数字化交付服务。
第一张电子保单引发的产业变革
2008年5月12日,汶川地震突发,牵动了各方的心。11年后回想起来,林雪焰依然“印象深刻”。
的确,汶川地震影响了很多人的工作和生活,除了关心,林雪焰的印象深刻还有一层与众不同。彼时的猝不及防,可能成就了今时的业务发展。而数字认证公司的业务创新引擎在那个时候浮现在客户的个性化需求当中。
2008年5月13日15时,地震发生后25小时,中国平安保险完成为汶川地震赔付的第一单。但是在之后持续多时的理赔工作却被地震“阻拦”——当时的保险合同均为纸质,地震的突击导致大量纸质合同丢失。为了实现高效的理赔服务,只能凭借数据库里的记录进行“无保单理赔”。然而,记录的完整性以及是否被篡改等问题,都成为业务面临的挑战。
2009年,平安集团找到数字认证探讨电子保单的可行性,希望对电子化的保单进行数字化的加密和认证,以形成一个唯一的、不可篡改的文件。经过数字认证和平安的不懈努力,保险行业“全国第一张电子保单”在平安人寿诞生,2010年10月,平安人寿正式在全国46家机构推广电子保单。
尝试性的合作不但催生了全国第一张电子保单,也成为双方此后业务发展的拐点。目前,平安整个集团都在使用电子合同,去年大约完成了3亿多次的签名,从纸质到电子化,投保处理效率由数周缩短至30分钟。
由于平安的带动作用,电子保单由此在整个行业推广开来,众多大型保险公司纷纷跟进。包括中国人寿、新华保险、华夏保险、太平洋保险、太平保险、阳光保险、友邦等公司,均已推出基于数字认证提供的可靠电子签名服务的电子保单。
目前,市场上对电子合同最大的疑问来自于其法律效力。但从数字认证10年来在保险业的实践来看,每年每家保险公司的电子保单都高达上亿次,电子保单发生纠纷的概率也很大,数字认证公司协助保险公司出具的《电子签名验证报告》得到了各级人民法院认可。
沉淀技术与服务能力是关键
在2010年与平安试水之后,数字认证在自身技术积累的基础上不断摸索,就电子签名先行先试,找寻电子合同更多的应用场景。而“互联网+”的普及也让电子合同的需求日益剧增。在相关政策的引导下,电子合同在网贷、在线旅游、制造零售等行业已成为合规标配,其他行业如银行业、人力资源行业、物流行业、传统制造业、零售业等也日益成为新的增长点。
另一方面,2018年,美国电子签名公司DocuSign成功IPO后市值最高突破100亿美元。这让国内的市场看到了机会,资本相继流入电子签约行业,先后涌现了一批电子签约SaaS平台,都想成为国内的DocuSign。
市场不断变大,竞争对手也在变多,挑战自然随之变大。面对挑战,坚持攻克是数字认证人的特质。网银U盾、手写数字签名、移动协同签名、借由人脸等生物特征识别身份的签名产品……数字认证在“慢车道上”逐渐加快了速度。同时,这家2001年成立的公司还在2016年登陆创业板,书写了认证公司的新历史。
“技术上的挑战我们都已经迈过了,手写签名、移动签名等技术基本成熟,其安全性已在各个行业得到反复验证,但电子合同与各个复杂的应用场景的结合方式不可能千篇一律,不同的领域需求不同,电子合同的应用必须与领域特点相结合。”林雪焰直言。
一体化应用交付
作为一家做了18年电子认证的企业,数字认证的核心竞争力在于不但有技术,深入了解行业,合规的同时还具备一体化的交付能力。除为用户提供身份认证、数字证书、电子签名之外,数字认证不断摸索创新,根据用户需求提供个性化部署、合同模板、合同管理、在线仲裁、法律咨询等电子签约等服务,助力客户在数字时代提高效率、节省成本,让可信数字化交付成为助力企业数字化发展的新引擎。
林雪焰说:“18年的积累,使我们熟悉行业的模样,知晓如何与企业的多种IT应用关联衔接、如何应对大型集团客户多级分支机构权限和印章管理的复杂需求、如何为集团客户提供权责清晰、安全合法的电子合同应用。电子合同应该是一个具有法律效力的一体化电子合同应用交付,要深入到业务层面,像ERP一样提供完整的数字化交付服务。”
在房地产领域,数字认证的一体化电子合同交付方案得到很好的应用。房地产公司业务带有行业特性,比如每一个开发项目都会成立一个公司进行独立核算,但签章都在集团总部,因此所有签的供应商合同最后都需要汇总到总部签署。 以往的操作是电子合同发过来先审,审完再寄纸质合同到总部盖章。审的过程电子化了,但是盖章盖的依然是纸质合同,如此可能导致电子版与纸质内容出现不一致的现象。
万科集团有几百个章,管盖章业务流程的人员需要一遍遍地跑内部的业务,辛苦不说还有风险。比如内容不一致怎么办?或者合同被修改一行字根本无人知晓,但有可能导致业务巨大的风险。2017年,万科联合数字认证推出了面向地产行业的“万翼签统一电子签章平台”,并将其作为信息化建设基础平台之一面向万科集团及供应商提供服务。截至目前,已实现采购、管理、产值、付款、物业、维修单、劳务合同等近20种场景集成对接,引入供应商超过3万,每年电子合同签署量高达20万份,释放合同管理人员6.8万小时的时间消耗。
通过安全可靠的技术、可信规范的运营,为客户提供随需应变的完整的数字化交付,已成为了数字认证的战略目标。
如今,数字认证逐渐扩展到政务、医疗、教育、金融、地产、航空、人力等多个领域,业务范围覆盖全国30多个省、市、自治区。在寿险市场,近80%的企业都在使用数字认证的服务产品;地产方面,合作了万科、恒大、SOHO、龙湖等大型房企业;在人力资源领域,可信的电子劳动合同不但得到了腾讯、百度、文思海辉等企业的认可,也解决了京东集团多元渠道的劳动合同电子签署场景,十几种员工入职常见单证全部实现了无纸化。
中报数据显示,数字认证2019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收2.57亿元,同比增23.62%,归母净利润2678万元,同比增长10.67%。这其中,电子合同业务的体量也在倍速增长,已经逐渐扩展到保险、汽车金融、电子商务、人力资源等多个领域。
电子签名、电子合同随着无纸化、在线化的推进势必会成为刚需,有预测数据显示,2020年市场规模将达30亿元。“我觉得这是一个很实在的数,再过5年还可能增加到300亿元。未来,行业会走向统一化,形成标准的运营和法律规范,让可信的电子合同系统,成为如同CRM、HR、ERP一样企业内部的IT基础设施。”
榜单收录、高管收录、融资收录、活动收录可发送邮件至news#citmt.cn(把#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