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行业

YouTube模式“花开两朵” ,B站、随刻各表一枝

2020/07/20 09:01      读娱   


  文 | 赵二把刀

  进入2020年以来,围绕谁是“中国YouTube”,也是有过多轮热议。如果说在2020年之前,外界的声音更多的是围绕B站是否有 “中国YouTube”品相;那么,在今年4月爱奇艺“随刻”正式上线之后,“中国YouTube”的争夺则增添了新的变数。

137319750500.jpg

  就在稍早之前的7月10日晚,“随刻限定营业会”正式发布随刻全新品牌,爱奇艺创始人、CEO龚宇,爱奇艺高级副总裁葛宏,新晋大势女团THE9等参与本次直播发布。从这次营业会透露的信息可以看到,随刻也吹响了下半年的进攻号角。那么,为什么爱奇艺会在2020年进入这一领域?随刻在正式上线之后的表现又怎么样,是否符合爱奇艺的整体预期?以及,如何将爱奇艺的优势转化为随刻的竞争优势?

  带着这些问题以及对中短视频领域的好奇,读娱君在“限定营业会”之后采访了负责随刻业务的爱奇艺高级副总裁葛宏,来听听他和随刻团队是如何思考随刻和“中短视频”的现在和未来的。

  在讨论“中国YouTube”的时候

  我们在讨论什么?

  “YouTube模式”再度成为行业的焦点,其实也是中国流媒体领域过去十几年发展之后的一次重要变革契机。

  YouTube和它所代表的模式,并不是视频领域新的应用和模式,而是存在已久。从2005年开始创办之后,YouTube一直保持着强劲的增长,对全球视频行业有着深刻的影响。

  回顾中国流媒体市场的发展阶段来看,最早诞生的如土豆、六间房等,其实和YouTube早期以UGC为主的模式类似,充斥着各种天马行空、创意和新鲜感十足的用户自制内容;但之后,中国的视频平台们开始迅速转向了版权内容,并且逐渐形成了以爱优腾,自制+版权内容为主的视频市场格局。而YouTube也从UGC转向以PUGC为主的内容生态,逐渐解决了版权和商业化的问题,和奈飞一起形成了海外流媒体市场的两个主要模式的代表平台。

  而近年来在中国市场,以PUGC为代表的YouTube模式也开始快速回温。原因其实也不复杂,带宽和网速等基础设施的快速改善,视频拍摄、剪辑和制作越来越移动化、便捷化,使用户的需求也越来越多样化……诸多因素的叠加,也都使得“中短视频”的需求开始被激发并放大,“YouTube模式”由此也再度站在了行业的聚光灯下。

  在“随刻限定营业会”的现场,龚宇再次提到爱奇艺推出随刻的初衷,他表示在整个行业里,相较于全球很多国家和地区,中、短视频在国内还没有形成规模,所以爱奇艺希望投入巨大力量打造一个新平台“随刻”,通过人工智能、计算机图形学等技术手段,让普通人、中小团队等也可以创作出优质视频内容,并通过个性化推荐触达更多兴趣人群,让大家可以在随刻分享自己的作品、心得。龚宇还用海量视频、创作分享、社区互动三个关键词来形容随刻。

  在之后的采访中,爱奇艺高级副总裁葛宏进一步介绍说,海量视频指的是随刻的视频时长非常多样,同时内容也很丰富,有做综艺,有做解说,有做开箱视频,有分享技能经验等相关视频。创作分享指的是在随刻上的每位用户,不管是刚开始做短视频,还是专业制作短视频的用户,都可以在随刻很方便地制作视频。不管是解说综艺,还是开箱,创作者都可以上传优质内容到平台上,分享给千千万万的粉丝。这些用户可以通过弹幕、评论、动态等方式来进行互动交流和沟通,也就是我们所强调的社区互动。

  那么,秉持如此理念和思路,在上线之后的几个月时间里,随刻整体表现如何?用户对它的接受程度又怎么样?以及,随刻和国内外同类型产品相比,又有什么独特之处?

  YouTube模式“花开两朵”

  老玩家B站和新手随刻各表一枝

  作为全球流媒体在中短视频领域的翘楚,YouTube模式所代表的是,“中短+长”视频内容生态的完备、创作者体系的健全,以及优异的商业化表现,而以这些维度为标尺,国内的中短视频平台又从中学习和借鉴到了什么?以及他们在走向成为“中国YouTube”的路上,又形成了什么样的差异化优势?

  首先,来看看最重要的内容生态的发展情况。虽然早期YouTube是以UGC短视频为主,但现在也已经形成以PUGC为主的内容供给,全面满足用户的各种视频需求。而国内B站、随刻的内容生态,同样也形成了“中短+长” 的形态,但侧重点也有着明显的不同。

  B站,公众相对比较熟悉,作为中短视频赛道的老玩家,B站在初期形成了以番剧、鬼畜等为特色的内容,并在近几年逐步破圈,拥有动画、番剧、国创、音乐、舞蹈、科技、数码、生活等多个分区,总体而言,B站目前在中短视频内容生态上的特色非常鲜明,在长视频领域还处于摸索的扩张期。

  作为行业新军的随刻,已经有影视、综艺、开箱、动漫、游戏、百科等众多品类,频道数达3000+,内容和品类也已经相当丰富。随刻的内容生态也不仅仅是YouTube的跟随者,而是有着自己的独特之处。

  在接受采访的时候,葛宏介绍说,爱奇艺有着丰富的优质IP,随刻搭建的综合视频社区平台,可以提供基于优质IP的二次创作和二次消费。比如,随刻可以和爱奇艺独家IP资源充分融合,围绕热播剧或者热播综艺等带动创作者做大量的周边内容,“影视”、“综艺”是随刻的特色栏目之一,聚集影视解说、爱豆混剪、综艺Reaction等内容与创作者,形成长带短(用户看剧及周边)与短带长(看花絮再去追剧);另外,《中国新说唱》也在随刻上做了云海选,很多人把他们做说唱的视频上传到随刻进行分享。

  当然,如果将眼光放到全球市场来看,无论是B站还是随刻在内容生态上和YouTube还是有很大的距离。据统计,YouTube每日上传的视频数量高达40亿,创作者的数量更是多达5000万……所以,以中国市场庞大的用户规模来看,中短视频可以挖掘的空间是相当之大的。

  其次,为了留住创作者并且让他们保持持久的创作热情,围绕原创视频作者的创作者体系,国内平台也各有侧重。

  首先来看YouTube,它相当重视创作者的收益,以Partners Program合作伙伴计划为例,创作者就可以获得更高的分成,此外,针对垂直作者的扶持也是YouTube创作者体系的重点。

  从对创作者的扶持来看,B站、随刻都在有针对性地对创作者有长期、特殊品类等方面的扶持。

  据不完全统计,B站的扶持和激励计划就有bilibili创作激励计划、UP主充电计划,以及垂直品类的扶持,如时尚星计划、Vlog星计划、小宇宙新星计划、音乐UP主培养计划等。B站还在前不久开放了“花火”,搭建连接UP主和品牌主的官方商业合作平台。

  而作为新玩家的随刻,也搭建了一套从新兴创作者、中腰部创作者到头部创作者的扶持体系。比如,喜雨计划、新叶计划、海外内容引入等长期扶持计划,以及百万开箱、奇知创享官等品类扶持计划。

  葛宏也提到,随刻对创作者赋能可以分几个层次,第一层是在内容创作层面,随刻提供智能创作工具,以及一些比较专业的短视频运营渠道,给到一些建议、经验分享等。第二,创作者制作视频之后,怎么样能够建立影响力,一个很重要的指标是优质作品能不能很快地在平台积累粉丝,随刻可以提供一整套从新锐创作者到顶流创作者的扶持计划。第三层则是有影响力之后的商业化考量,我们为创作者提供了广告、分成、直播、电商等多元化的变现方式,能够让创作者在创作内容的同时,也能得到一定收益。

  所以,能够看到很多知名的视频内容创作者都已经入驻随刻。以此次出席营业会的板娘小薇为例,不仅在随刻已经有超过258万的粉丝,同时,除了之前的游戏视频之外,也开始在随刻创作最受欢迎的“开箱”类内容。此外,像全网最知名的美食UP主,敬汉卿在随刻的认证也是“美食开箱达人”……可见,随刻和它的用户们的喜好,已经开始影响到很多视频作者的创作风格和方向。

  可以看到,B站、随刻在探索的过程中均形成了各自鲜明的核心竞争力。当然,要想成为“中国YouTube”,做到中短视频领域的赢家,除了内容生态是否健全、创作者体系是否完备之外,更重要的是如何让平台的生态真正的有生命力、具备自我造血的功能。那么,作为新玩家的随刻又是如何在内容和商业化之间寻找平衡之道?

  鸣锣开场

  “中国YouTube”的好戏才刚开始

  谁会是“中国YouTube”?无论是对已经有10多年历史的B站,还是仅上线数月的随刻,都要在内容和商业化之间找到最佳的平衡点。抛开模式不谈,如果能够吸引源源不断的新人作者加入中短视频的创作,应该是可以证明这个平台的吸引力和竞争力的。确实,对很多没有创作经验、没有名气的用户,想要实现从“观看”到“创作”的转变,难度高吗?以及能否获得创作、流量和商业层面的扶持?

  作为后起之秀的随刻又是如何看待和解决这些问题的?在读娱君提出“小白创作者”普遍面临的问题的时候,葛宏的观点相当鲜明和坚定。他首先强调说,新兴创作者不需要签约也可以获得分成,同时,很多新兴创作者其实最关心的并不是一开始能赚多少钱,而是更关心在随刻体系里能不能成长起来。新兴创作者在随刻平台上,能够得到很好的扶持和指导,让他们的作品能够找到用户和粉丝,当作品有人看了,并且点赞、评论、分享,对于创作者来说是一个非常正面的反馈,创作者就可以持续地创作下去,让更多的人成为他的粉丝,让更多的人能够观看他的视频,随之而来的收入也会不断提高。此外,随刻上也会有一些计划是指导新人如何创作并运营内容的。

  读娱君认为,创作者体系是否完善以及对新兴作者的友好度,是决定中短视频平台“地基”稳固的关键点;那么,商业化前景对平台和创作者而言,更是重中之重。

  作为标杆的YouTube,在创作者的商业化上主要以广告分成为主,辅以广告接单、打赏、售货作为变现手段。随刻虽然刚刚起步,但在创作者的变现上已经有了提前考量。葛宏在接受采访时就说到,随刻会探索各种多样化的商业化变现手段,要让创作者能有稳定的收入,要让创作者有成本能够花时间来做更好的作品,在随刻上能够做得更好。

  背靠爱奇艺相对成熟的商业体系,随刻创作者们的变现和商业化的玩法其实也是很多样,目前已经有广告分成(信息流、前贴片)、直播打赏、电商带货、广告接单、激励计划等收益方式。此外,随刻在更本土化的“直播带货”领域也开始有所动作,花花与三猫、板娘小薇等知名创作者已加入到直播、短视频带货中,相信在未来,“直播带货”也可以给优秀的创作者们带来不菲的收益。

  其实,行业内外对“YouTube模式”的追捧,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海量的创作者可以在平台上获得回报。从这一点来说,随刻在创作者的商业化上,更加注重包容性,玩法更加丰富。这应该也是300多万内容创作者入驻随刻的重要原因。

  作为行业新势力的随刻,被行业看好另外一点就是之前提到的在IP内容生态上的整体优势——这也是随刻的天然优势。葛宏在接受采访时也说到,“中短视频是会提供给长视频消费一个更加广阔的场景”,而在和优质IP的结合上,除了《青春有你2》之外,随刻“接下来也会跟各个综艺,跟爱奇艺新推出的剧集等做很多其他探索。这是一个我们要持续发力的方向,是在这个领域里的一个创新。”

  这种优势延伸的另外一个体现,就是“明星”资源。在7月10日的“随刻限定营业会”上,随刻就宣布了THE9担任“随刻推荐官”,持续在随刻与粉丝分享更多精彩视频。在采访中,葛宏也提到像《成化十四年》中的官鸿、傅孟柏等也都入驻了随刻。而这,相信也会让明星艺人和视频创作者们有更多接触、互动以及触发创作灵感的契机,让用户们随着“动起来”。

  小结:

  近年来围绕谁是“中国YouTube”的热议,其实是对国内视频内容领域创新和丰富性的期待,至于谁会成为中短视频赛道的“王者”,最终的决定权还是在用户手中。但纵观目前的主要竞争者,B站的优势是在长期积累的社区文化,随刻的优势则是在影视综等IP生态加成,以及商业层面的更多可能性,或许也将走出一条完全不同的更有本土特色的YouTube之路。

  对中国视频市场而言,随刻在中短视频和优质IP之间的创新玩法,以及让视频创作者和优质IP形成良好的互动等,都是极具想象空间的,同时,也对整个视频行业发展也是有相当的积极意义。对随刻而言,以后路还很长,诚如龚宇在之前的财报会议上所说的那样,“我们认为现在应该加大投入,当然,也不是今年或者明年一定成,需要2-3年的时间去培育市场。”所以,谁将成为中国的YouTube并不是那么重要,重要的是,能够将YouTube模式在中国市场以更创新的姿态实现落地。

  *原创文章,转载需注明出处

  榜单收录、高管收录、融资收录、活动收录可发送邮件至news#citmt.cn(把#换成@)。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