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研究报告

盘点:2021云计算八大趋势

2022/01/19 15:20      产业家 裴一多  


  3月16日,也就是今天,青云成功登陆上海交易所科创板,股票代码688316。这也意味着,它成为继优刻得之后,登上科创板的第二家云计算公司。

  纵观云计算赛道,从不乏专注专一者。在这个百舸争流的赛道里,有盘踞多条赛道的巨头,亦有深耕垂直行业的独角兽。

  如果说短视频是这个时代信息向下传导的新载体,那么云计算便可以视作是信息向上存储的仓库源。

  没人敢忽视云计算。

  今年年初,一则来自华为的消息刷爆朋友圈。原华为消费者业务CEO、华为常务董事余承东,正式兼任云与计算BG(业务集团)总裁。

  一纸委任的背后,是华为对云业务态度上的骤然加码。余承东的到任代表着华为终于要“重啃这块骨头”。

  不只华为。在过去的几年时间里,阿里云、腾讯云、百度云、青云、客如云等都在以光速曲线进行着业务的扩张。在去年,京东云也正式与京东数科力合一处,全力加码数字化业务。

  纵观当下的互联网格局,阿里、腾讯、百度、华为、京东、360……企业们在云计算上的投入可谓不遗余力,用一位长期观察云赛道的观察员的话就是,“从边角成为绝对的重心”。即使是美团、拼多多也都有自己的内部云。

  云扩张时代已然来临。不论你是否准备好,在这场必将倾覆传统模式的浪潮里,在霓虹遍地的一二线城市,在被快手、拼多多填满的乡间小镇,改变都将必然发生。

  2021,产业家特此梳理未来一年云计算可能发生的八个变化,以通俗的表述来尝试解读:未来一年,云时代里巨头的奔跑姿势如何?中小企业应该怎么应对这个趋势?未来云上到底是一个怎样的时代?

  时代与企业同呼吸,企业与个体共命运。

  一

  云成业务绝对重心

  云业务成绝对重心。

  接连的几个消息是华为云换帅,余承东成华为云主帅,这意味着华为将云业务正式提至和消费者业务、通信业务并行的战略业务之一;除此之外,京东云与数科合并成京东科技,其中透露出来的信号则是,京东将集全集团之力,将云与AI业务放置集团前排,同时京东频繁的架构调整也都昭示着京东科技在2021年将会有更大更新的动作。

  同时,腾讯云、阿里云仍然保持着更向上的发展态势。如今腾讯云在固有的云与智慧事业部的基础上,更协同了企业微信、teg等多个资源池,全力加码腾讯云的逻辑;

  阿里云则更是在保证云钉一体的情况下,不断提升自身加速度,最近的一个消息是,阿里将发布云端一体的新硬件,在“犀牛智造”的基础上,发力云+AIOT。

  从某种角度来看,云计算已然成为各家战略的重中之重。仔细剖析原因不难理解,唯有掌握云计算高地,才能保障自己的B端生意,为自身带来更大的增长空间和天花板。

  在TO B市场逐渐被加码的当下,云成战略已是现实。

  二

  生态竞和能力加强

  和云战略对应的另一个关键点是“朋友圈”成为决定巨头云战略的新边界。

  几个例子是,腾讯云的SaaS加速器,阿里云的春雷计划,华为云的云伙伴计划……隐藏在一众寻找“朋友圈”背后的,是巨头在这场战争中愈发凸显的生态能力。

  以腾讯云为例,入选加速器的企业不仅能获得腾讯技术层面的支持,更或能获得诸如投资、流量扶持等其他方面的助力,此外,在腾讯建立的整个筛选池内,企业更能有一个公开交流沟通的场所。

  阿里同理。企业看中的不仅是其强劲的技术实力,更看重的是其具备的合纵连横的生态能力,而这种能力在某种程度上将给予企业更大的进步空间。

  如果说,过去的几年时间里,云计算能力是企业考量的最重要要素,那么如今,在阿里、腾讯成为最大的投行后,生态已然是另一个影响决策的量级砝码。

  三

  愈被拉高的天花板

  根据信通院披露的一组数据显示,2020-2023年云计算市场规模平均增速为29.51%。到2023年,国内云计算市场规模将达到3754.2亿元,其中公有云和私有云分别为2307.4亿和1446.8亿元,公有云的主导地位将在这一阶段夯实。

  这其中传递出来的一个信号是,单且不论私有云的量级,公有云每年正在呈现出倍速的增长趋势。

  与之对应是中国正在进行的产业升级。

  单纯从社会结构来看,互联网正在重构每一个传统行业,大如工业,农业,小如导游、工厂等藏匿其中的种种元素。降本增效成为企业发展的必要命题,而这种趋势在未来的三到五年内将会愈演愈烈。

  以工业互联网为例,其数字化升级的潜在总规模为3.1万亿,而构成这些的,恰是一个个工厂流水线,ERP系统,供应链等等,而有数据就必须有存储,云计算的市场空间自然被无限拔高。

  此外,随着人们对消费等诸多领域产品的更高需求,数字化的应用模式将成为常态,如产品产地可视化,如智能机器人,如VR识别等等。疫情催化了数字升级,而数字升级的最终端反馈恰在云计算赛道。

  而如今,公有云的覆盖率不到20%,在未来的五年内,这一数字将持续扩增。

  四

  云原生成必然趋势

  云原生,其定义为生在云上,长在云上。即企业的业务、产品都会被直接承载在云端。

  其最大的一个优点是,云原生的企业能够更大限度的调整自身模型,更利于企业的伸缩性和延展性,适用于有数据流转的大中型企业。

  一个预测是,在2021年,云原生将成必然趋势。

  其最根本的原因在于直接把业务架构放到云端,一方面能极大地降低企业成本,另一方面能助力企业实现更大程度地查漏补缺、业务延展。

  如今大部分企业是一部分业务跑在云上,一部分在云下,这样最容易产生的一个问题就是双方步调不一致,包括数据库、服务器等多个要素没办法完全协同,进而在某个阶段影响业务的推进和发展。

  而在云端,这个问题能得到很好的解决。拥抱云原生,贴近云端,将是未来一年TO B赛道持续火热的话题。

  五

  大而强,小而美

  另一个预测是,2021年当下的云计算各个玩家仍然会保持不错的生存状态。整体来看是,巨头有巨头的阳关道,独角兽有独角兽的独木桥。

  就当下而言,腾讯云、阿里云、华为云尽管呈现出加速状态,但在部分领域,一些固有的云计算企业仍然以良好的口碑和不错的服务能力受所属赛道企业的信任。

  如奇点云的数字营销能力,如明源云专注地产数字化,尤其是后者,其在去年9月份在港股上市,上市基石阵容极其豪华,为高瓴+GIC+中国国有企业结构调整基金+红杉、贝莱德及富达国际 。

  更可以解读为,对于巨头的云计算而言,更多的是通用化能力,而在某一个专业赛道,目前还未有足够深的积淀,这也最终致使形成“大而强,小而美”的云计算格局。

  总结来说,就是各有各的活法。在TO B这种用户迁移成本相当之高的赛道里,企业一旦度过早期阶段,在形成固定客户源之后,便足以存活下来。

  这种现象,在2021年将会持续存在。

  六

  新生玩家难有机会

  整体来看,在新的一年,留给云计算赛道新玩家的机会正在越来越少。即尽管云计算的天花板在提高,但当下已经释放出来的空间呈现饱和状态。

  就当下来看,尽管美团、拼多多、字节跳动等企业为小B提供数字化升级能力,但最终公有云的建设路径仍然是存在缺口,云上服务能力很难短时间内提高。

  以美团为例,其本身就是B端生意,但其数字化的模式更多的是运维层面,企业规模尚小很难涉及到云领域,包括拼多多亦是如此。

  或许可以引出这样一个思考,如果说阿里早年间做云计算是因为电商的爆炸增长,腾讯做云是因为本身巨大的业务场景和体量,京东做云是因为自己有TO B业务规划,那么对于如今的美团和拼多多而言,其TO B的固有路径都已被堵死,很难从路径上实现从0到1的突破。

  除此之外,更鲜明的点是,如今云计算的附属赛道玩家都已经进入各个巨头的生态圈,根系之下鲜有能撬动的点。

  京东、腾讯、阿里、华为,各自占据云计算的一条路线,如想突破,除非后来者能实现另类的路径创造。

  七

  大单时代来临

  2021年,最能笃定的一个趋势是,云计算的大单时代来临。

  或者用另一个表示是,大B和TO G业务将成为各家的重中之重,而基于此的业务板块更多的将集中在医疗、智慧交通、智慧建筑等等,也就是智慧城市及其内在的分支。

  事实诚然如此。一方面如同前面的表示,美团之所以不具备做云的能力,恰是因为其本身承载的大部分餐饮商户不需要上云,即使需要,其用云量也相当之少,这也就意味着中单、小单对云计算企业而言,本身就是利润薄弱点。

  此外,唯有较大的数据量,才能真正发挥云的协同作用。如智慧交通、智慧医疗等城市内场景,动辄需要超大的数据量,同时给云企业带来的预算和时间也足够充足。

  细数从 5.2 亿人民币的长沙 WeCity 超级大脑项目,到 8.7 亿的成都天府绿道项目,再到广东省政务数字化 10 亿级的单一来源采购订单规模,这种云时代的大单正在愈发成为主旋律。

  自上而下,从城市到企业,从企业到个体,云时代呈现出一个“金字塔”式的生意模型。

  八

  云,财报里的新世界

  今年2月18日,百度发布Q4财报,其中百度智能云首次出场。财报显示,第四季度,百度智能云营收同比增长67%,年化收入约130亿元。

  同步出现的还有逐渐亮眼的阿里云和腾讯云。甚至更可以解读为,云业务正在成为阿里和腾讯的财报新支点,尽管当下距离主营业务还有不小的差距,但在未来几年时间里,这种差距必然呈现愈发缩小的态势。

  基于此的一个解读是,巨头之所以想把云业务放到财报中来,恰是表明了其拥有长期发展以及长期投入的决心,而这种决心在资本市场以及外界看来都是一种良性投入。

  在未来的一年时间里,我们或许能看到京东科技的大旗招展,也更能看到百度、阿里、腾讯的云上争战,但也恰是在这种体现在财报中的一个个数字上,我们看到的,是中国云时代的正式来临。

  榜单收录、高管收录、融资收录、活动收录可发送邮件至news#citmt.cn(把#换成@)。

相关阅读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