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3/21 22:36 艾媒网
近日,平安健康发布了2021年度的业绩报告。报告显示,报告期内实现总收入73.34亿元,毛利率为23.3%。对比上一年度总的业绩看,平安健康的总收入增加了5亿元;但是,2021年出现了净亏损15.29亿元,比起2020年亏损9.48亿元又扩大了亏损面。
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近年来密切关注互联网健康领域,相关报告显示,目前国内数字健康管理企业所占市场比例只有0.7%,行业门槛较高。互联网医疗转型之路并不平坦,互联网医疗领域需要探索良好的盈利模式。
平安健康的前身是“平安好医生”。艾媒咨询在2018年前后就密切关注“平安好医生”的业绩。从2015年到2018年,平安好医生净利润都是亏损,当时最高亏损为10亿元。
而刚刚公布的2021年业绩报告显示,改名为“平安健康”之后,业绩依然令人担忧,亏损达到了15.29亿元。
平安健康有四大业务:家庭医生服务、消费型医疗服务、健康商城服务和健康管理与互动服务。家庭医生服务是平安好医生的核心业务,但其营收远不如其它业务。2018年,当时的“平安好医生”业务营收比重两大块分别是健康商城和消费型医疗。
此后,随着“平安医生”更名为“平安健康”,业务模式朝着更为全面的互联网医疗转型。根据最新的报表统计,平安健康医疗服务贡献收入达22.88亿元,占总收入31.2%;但在渠道、服务等方面投入较大,导致公司净亏损15.39亿元。
不止平安健康,近年来几大互联网“大厂”都在瞄准健康赛道,但业绩报表显示都不怎么挣钱:阿里健康2020年首次扭亏、盈利3.49亿元,其它的像平安健康、京东健康、微医,业绩报表都不好看。
造成这样的局面,一方面,互联网医疗在消费者端(即C端)出现流量红利结束的现象。在互联网全面渗透之后,医疗领域“触网”效果并不佳。相比于消费者们热衷于在电商领域下单,消费者对于互联网医疗尚未形成相对稳定的消费习惯。反观互联网医疗领域的投入却是相当大,既要有雄厚的医疗资源为基础,还要能够在技术端实现开发和业务对接。没有实力的商家很难玩得转。
根据艾媒咨询发布的《2021年中国数字健康管理行业发展研究报告》,2021年中国数字健康管理企业占在业健康管理企业的比例只有0.7%,这提示了中国数字健康管理行业企业的规模相对传统健康管理企业较大,进入门槛较高。
另一方面,互联网医疗日益激烈的市场格局加剧了竞争态势。据国家卫健委统计,2021年上半年,全国互联网医院数量累计突破1600家。还有很多从事健康管理的企业,瞄准机会进入到互联网即数字健康领域。
但核心点是,互联网医疗企业还未形成稳定的盈利模式。在C端市场出现瓶颈之后,平安健康有意向往B端方向发展,利用平安集团在保险和金融服务的优势,拓展B端业务范围。从2021年平安健康的业绩看,转型B端未达预期,反而出现了销售、营销和管理费用的增加。
其它的主流互联网医疗企业,也正在开拓新业务。比如,阿里健康方面不断增加多样化医疗服务,包括当前比较热门的疫苗、体检、核酸检测等等,依托支付宝平台打造比较全面的健康频道;京东方面与药企合作研发特效药,并且在农村市场布局京东大健康;微医方面开发社区医疗护理……
相对利好的消息是,由于疫情等因素作用,全民健康意识普遍增强,这为数字健康管理带来了潜在发展机会。艾媒咨询的报告预计,到2024年中国数字健康管理核心市场规模有望达至2418亿元,比现在增加300亿元。
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数字健康管理将进一步细分化,通过新技术的加持,提高消费者习惯性使用各种数字健康管理解决方案。对于消费者而言,最直接的使用数字健康管理方式,就是手机App,对接后台的互联网医疗平台。
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数据显示,中国数字健康管理用户主要诉求有六大类,分别是:改善睡眠(57.4%)、体型管理(54.0%)、减脂(41.9%)、促进肠道健康(31.4%)、促进血糖健康(20.3%)和皮肤管理(11.4%)。调研显示,64.8%的用户期待数字健康管理App有内容更全面的服务,54.5%的用户希望App能提供一站式的健康管理服务。
根据这些消费者需求,互联网医疗企业需要挖掘相应的业务增长点。通过平台服务以及业务对接,满足消费者的数字健康管理诉求,从而找准适合自己的发展方向,提高盈利能力,构建出良性的盈利模式。
榜单收录、高管收录、融资收录、活动收录可发送邮件至news#citmt.cn(把#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