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研究报告

华兴资本发布《2022中国创新经济报告》

2022/12/15 17:35      投资界   


  12月15日,华兴资本继2021年之后,再次重磅发布《2022中国创新经济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回顾过去一年全球变局下市场的动态趋势,重点梳理了对科技创新、智慧医疗、清洁能源等新一代创新赛道的未来展望。同时,华兴资本首次联合北京绿色金融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共同探索创新领域落实双碳战略的路线图。

  01 私募股权市场

  过去十年,私募股权市场得到长足发展

  过去十年私募市场融资规模整体呈快速上升趋势,整体交易规模实现“十年十倍”增长。近十年融资规模的快速增长早期主要是由融资数量驱动,后期逐渐由单笔融资金额推动,私募市场头部效应愈发凸显。

IMG_259

  从近三年私募市场融资情况来看,2019年至2020年全市场遇冷下挫;2021年在疫情防控常态化后市场*活跃,被压抑的需求集中释放。

  人民币基金整体活跃度占比稳步提升

  从2021年一季度至2022年二季度美元/人民币基金交易数量占比来看,人民币交易数量占比区间为85%至91%,人民币基金整体活跃度占比在稳步提升。

IMG_260

  行业热度转向硬科技,企服和医疗稳步增长

  从2020年一季度至2022年二季度分赛道分阶段交易数量来看,整体赛道聚焦早期项目。分行业来看,2021年三季度至2022年二季度硬科技/智能技术赛道的交易数量大幅增加。

IMG_261

  02 中国资本市场外部环境复杂多变,市场仍充满机遇

  香港是亚洲最重要的金融中心之一,充满活力,流动性强,上市公司市值在亚洲排名第二。2018年上市改革实施以来,截至2022年6月,已有198家中国新经济公司在香港上市,其中包括93家健康及生物科技公司及26家中概股公司二次上市,募资金额合计约8,528亿港元,占同期香港整个新股市场总融资额一半以上。香港成为全球第二大生物科技融资中心,在过去12年间7度摘得全球新股集资冠军。

  互联互通产品多元化,南下投资者定价权不断提升

  港交所正积极拓展与中国内地市场的联动范围,自2014年起两地证券市场建立了较为成功的互联互通机制,如今联动进一步拓展到债券市场(债券通)及财富管理市场(跨境理财通)。华兴预计,内地投资者参与度不断上升将成为香港市场成交额的重要推动因素。

IMG_263

  香港市场将持续推进更多改革措施

  香港市场是联系中国企业和海外投资者的桥梁,随着对境外上市的监管稳步推进,有助于香港资本市场持续发展。香港市场将保持改革动力,进一步推进更多改革措施,提升互联互通,推动跨境资本加速流通和创新。

  03 新一代创新

  国际格局和国际体系正在发生深刻调整,全球治理体系正在发生深刻变革,国际力量对比正在发生近代以来*革命性的变化,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也在重塑世界。未来的创新将围绕时代需求展开。

IMG_265

  全球化放缓、国际互信下降

  全球化进程自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已有所放缓,在近年来更是受到诸多冲击。经济方面,疫情冲击加剧了国际贸易的疲软,地区和全球产业链被迫调整;地缘政治方面,俄乌冲突升级以来,一系列金融手段使得全球战略互信下降、促使各国注重金融自主与安全性,削弱了国际金融互信关系。

  中国进入高质量发展新时代

  在全球化停滞、国际互信下降等大变局下,中国秉承高质量发展战略。高质量发展体现了新发展理念,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相统一,发展风格发生一系列变化。从速度转向质量,存量时代还将延续;从增长转向改革,通过有形之手加顶层设计推动供给侧改革;从效率转向公平,通过第三次分配推动共同富裕;在经济安全方面,推动国产替代软、硬件,中概股上市数据审查;在政治安全方面,为资本设置“红绿灯”,防止资本无序扩张;在碳中和方面,以清洁能源实现弯道超车。

  新一代创新

  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技术革命背景下,中国正处于科技周期的交替处。创业主线转向科技创新,越来越多的本土科技企业走向全球。新一代创新应与时代需求保持一致,由做大变成做强。高质量发展阶段,产业政策将深刻影响产业格局和发展,国家支持的行业要积极跟进,比如双碳战略、数字经济、国家安全相关行业。工业化升级、安全需求上升、战略行业弯道超车、攀登国际价值链等进程对技术创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过去十年以模式创新为主,未来十年将以技术创新为主。

IMG_266

  04 科技创新

IMG_268

  硬件替代:基本实现中低端消费领域替代,向工业级/通信半导体转移

  近年来,国家政策大力支持硬件行业发展,国产替代进程加快。本土消费电子品牌的崛起也带动上游国产硬件替代,同时,中国政府为发展培养国内半导体人才提供了多项政策支持,大量人才流向半导体行业。经过人才、技术、设备的长期储备,中国半导体已经完成产业初期的原始积累。尽管有着全球*的集成电路市场且市场规模逐年升高,中国集成电路行业在关键技术领域仍有所欠缺,导致自给率较低,国产化率仍处于较低水平,对进口依赖较大,集成电路国产替代任重道远。

IMG_269

  经过多年的发展,中国大部分中低端半导体产品实现了国产替代,但是高端产品的渗透率有待进一步提升。目前在消费类电子和部分工业级和通信领域,如光芯片、光模块、通信PCB等产品,国内供应商已经具备一定的实力,能够较好地兼顾性能、功耗和成本等多方面因素,市场接受度较高,预计到2025年在这些领域能够实现全方面国产替代。在中高端领域,华兴预计2026年至2030年能够实现在包括车规、计算等领域的半导体芯片的全面替代。

IMG_270

  半导体产业主要围绕以硅(Si)、锗(Ge)等*代半导体材料及以砷化镓(GaAs)、磷化铟(InP)为主的第二代半导体材料发展。随着电动车、数据中心及新能源等应用加速发展,以氮化镓(GaN)和碳化硅(SiC)等为主的第三代半导体材料在热导性能、轻量化、高温、耐高压以及承受大电流等多个方面有着明显优势,适合制作高压高频的大功率器件,有望成为中国半导体未来大力发展的方向,实现弯道超车。

IMG_271

  目前中国半导体材料仍高度依赖进口,在*代和第二代半导体的发展上,中国整体落后世界*水平至少10年,但第三代半导体方面目前差距只有5年左右。国内厂商在第三代半导体产业大力发展以寻求差异化突破。在新能源汽车应用领域,国内厂商在2022年开始实现SiC-SBD和SiC-MOS产品量产,主要应用在车载充电器(OBC)和DC/DC转换器领域;同时在努力突破汽车主逆变器的国产替代,预计两年内国产SiC芯片能够在汽车主逆变器上实现量产。

  软件替代:“实体清单”推动软件国产化率提升

  在出口管制方面,美国已经形成一套由商务部、能源部和国务院组成的清单管理制度。被列入清单的实体大多为中国的高科技企业,虽然短期或对相关企业带来阵痛,但中长期而言,此举将会加速国产替代的进程,促使更多企业选择国产基础软件及应用软件,包括操作系统、数据库、中间件、办公软件等,进一步推动国产软件由“可用”向“好用”进化。

  信创政策是中国IT产业发展升级采取的长期计划,从关键环节核心组件的自主创新入手,从党政军试点,旨在实现“自主可控、安全可靠“的发展目标。2020年是信创产业全面推广的“元年”,党政信创规模化推进,信创厂商通过产品升级和渠道开拓抢占市场先机,2022年行业信创有望进一步落地,迎来黄金发展期。

IMG_272

  元宇宙:互联网进入第三代变革周期,元宇宙时代开启

  元宇宙由有“人”、“物”、“场”、“感知”、“决策”和“交互”六大元素构成,实现元宇宙的三大抓手分别是模式、技术以及应用。据GIA预测,2022年元宇宙的全球市场估计为1,944亿美元,预计到2026年的规模将达到7,586亿美元(2022年至2026年间的复合年增长率为37.1%)。预计到2026年中国市场规模将达到1,031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为38.1%。

IMG_273

  元宇宙发展需要计算/近眼显示/人机交互/通信四个方面基础技术支撑,要求高性能计算作为底层基础设施支撑生产出高质量的虚拟内容,需要高带宽、灵活调度的通信能力支持内容高速率低时延的传输,需要多样化的传感器为人机交互和内容生产提供海量数据,需要高性能的近眼现实屏幕提供更具有沉浸感的体验。同时,元宇宙发展从交互方式到终端应用场景均带来巨变,交互方式将从桌面互联网到移动互联网到万物互联。

  参考PC用时14年,智能手机用时11年,推算AR用时9-10年,预计2024-25年期间出现消费级标杆性产品。预期AR终端将呈现如下发展特性:产品形态在发展早期多样,后期逐渐统一;早期交互方式多样,后期往简单易用方向演进,由标杆性产品定义;早期方案多样,后期芯片和系统深度绑定,软硬一体;显示的发展趋于更高成像质量、更低功耗。

IMG_274

  未来,元宇宙在应用端将实现与现实世界打通、跨平台的经济体系。2C层面将从游戏社交延伸至更广阔的生活场景,2B层面逐步实现工业信息化、远程办公、城市管理等,包括集成IOT和AI等技术实现协同化的产品创新体系、柔性化的生产方式及精准化的管理模式。同时技术上AI内容生成、ARVR硬件及产业链、数字孪生技术等将成为热点发展趋势。

  智能化:超级人工智能演进思路日渐明确,成为AI赛道的长期目标

  目前人工智能在实现方法上已经明晰,主要包括近几年兴起的自监督学习为代表的基本算法,以及强化学习领域的发展为两条主要路径。然而在数据层面,将会有新的变化。近来数字孪生、虚拟世界、元宇宙等技术快速发展,这些是比数据更高一级的数字环境,在数字环境下,让算力发挥作用。

  未来几年,一是已经相对成熟的“大数据+大算力+深度学习算法”的信息模型将从研究进入实际应用;二是基于虚拟世界、实时时空环境训练的具身模型也会取得较大的发展,如自动驾驶、机器人、游戏中数字人;从更长远的角度出发,将人类大脑、生物大脑、机器人等研究方向结合,形成物理世界中具有真正实体性的机器人技术也会取得大发展。

IMG_275

  未来三年,这些技术将持续演变。未来五到十年,信息模型和具身模型将会结合,成为“数字超人”,在知识能力以及跟环境的互动程度上,甚至超过人类。具身模型和机器人也将结合,在物理世界出现能力比人类还要强的无人系统,即“具身超人”。乐观估计,在未来三十年,数字超人和具身超人可能会结合,最终诞生超级人工智能,这是人工智能的*梦想,实现超越人类的智能系统。

IMG_276

  人工智能产业链包括三层:基础层、技术层和应用层。其中,基础层是人工智能产业的基础,主要是研发硬件及软件,如AI芯片、数据资源、云计算平台等,为人工智能提供数据及算力支撑;技术层是人工智能产业的核心,以模拟人的智能相关特征为出发点,构建技术路径;应用层是人工智能产业的延伸,集成一类或多类人工智能基础应用技术,面向特定应用场景需求而形成软硬件产品或解决方案。随着AI技术的发展,人工智能已经在金融、医疗、工业、零售等领域有了极其广泛和深入的应用。

  自动驾驶功能有赖于感知、决策、执行各环节技术的高效配合,整体架构主要分为感知层、决策层和执行层,同时,车路协同能够充分反映路测信息,并通过云端、边缘端给予终端计算资源支持,对于单车智能是有力补充。

IMG_277

  目前自动驾驶尚处于早期阶段,产业链各环节均存在技术挑战。智能驾驶面临的技术困难并非线性增长,ADAS(辅助驾驶)与真正意义上的无人驾驶之间有着巨大鸿沟,在感知、决策和执行环节,均存在技术瓶颈。如降低场景难度,无人驾驶在限定区域落地从技术角度更有可行性,也可在简单运营场景中率先实现商业化。

  随着汽车智能化发展,传统的功能芯片逐渐难以满足对算力越来越高的要求和期待,对算力与能效比的考量逐渐拉开了行业内的差距。汽车智能化带动了全球智能驾驶SoC芯片的市场空间不断扩张,SoC芯片具备底盘、动力、座舱、驾驶等全域所需的高算力与技术,汽车中的SoC芯片主要有自动驾驶芯片和智能座舱芯片。华兴预计随着市场规模的扩大与技术的成熟发展,2025年全球智能驾驶SoC市场规模将达到104.56亿美元。广阔的市场空间、高算力与高性能的SoC芯片带来的丰沛附加值,将进一步推动行业的快速发展。

  05 智慧医疗

  2022年上半年,中国医疗行业投融资均面临项目数量与项目金额同比双降的局面。华兴认为,随着估值回调、环境趋稳,持续创新与稳健增长仍将是医疗行业的长期旋律。庞大的人口基数、不断延长的人均预期寿命、持续提升的消费水平、日渐增强的主动健康管理意识,都是中国医疗行业发展的长期确定要素。华兴认为,中国医疗行业的主要驱动因素并未发生根本变化,这些因素主要包括人口老龄化加速、医疗保健支出增长、医药研发水平提升、和医疗政策变革助力。

  近年来,国家战略布局、投资资本注入、政策定向扶持,为中国医疗行业的长期发展增加了确定性。2022年5月,中国发布首部生物经济五年规划,明确打造国家生物技术战略科技力量,加快突破生物经济发展瓶颈。规划明确提出:顺应“以治病为中心”转向“以健康为中心”的新趋势,发展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的生物医药,满足人民群众对生命健康更有保障的新期待。规划提到,着眼提高人民群众健康保障能力,重点围绕药品、疫苗、先进诊疗技术和装备、生物医用材料、精准医疗、检验检测及生物康养等方向,提升原始创新能力,加强药品监管科学研究,增强生物医药高端产品及设备供应链保障水平,有力支撑疾病防控救治和应对人口老龄化,建设强大的公共卫生体系和深入实施健康中国战略,更好保障人民生命健康。

IMG_279

  展望未来,华兴看好的医疗行业创新发展的四大核心领域及其未来发展方向,包括:数字医疗(数字健康和创新支付)、创新药(基因治疗和合成生物)、诊断(单细胞测序和多组学)和医疗器械(心衰和手术机器人)。

  数字医疗助力医保改革

  数字医疗是应对中国老龄化带来的医疗费用增长、改善人民健康水平的重要方式。过去几年,疫情催化下,中国数字化医疗快速发展,多个核心因素共同驱动着数字医疗生态场景不断丰富,包括政策引导、中国数字化医疗、以及技术革命带来的新业态。国家政策高度重视人民群众的健康问题,数字大健康市场潜力巨大。国家政策持续推进,促使医院全面开展疾病管理工作,而疾病管理的数字化和线上化将是未来健康管理的重要方式。

IMG_280

  多种因素助推细胞和基因治疗行业快速增长

  遗传性疾病、恶性肿瘤、感染性疾病、慢性病等临床需求巨大,随着技术创新和研发投入加大,以及政策利好和资本的涌入,多元化医保支付模式将促进细胞治疗商业化发展,产业链规范带动基因与细胞治疗行业增长。

  据弗罗斯特沙利文预计,中国细胞治疗市场空间将由2021年的13亿元增长至2030年的584亿元,复合年均增速高达52.6%。其中CAR-T细胞疗法市场空间将由2021年的3亿元增长至2030年的288亿元;其他细胞治疗市场空间将由2021年的10亿元增长至2030年的296亿元。

IMG_281

  单细胞和多组学:IVD领域的下一个蓝海

  过去十年,伴随着“超摩尔定律”指导下的基因测序成本快速降低,以及大数据分析工具的日益完善,基因组学终于走出实验室并在临床端快速兴起。基因组学在临床端的快速普及也标志着诊断行业正式进入高速发展的“精准诊疗”阶段。然而,随着人类对复杂疾病病理认知的逐步深入,人类逐渐意识到单一基因组学已不能满足越来越高的临床诊疗需求,更高精度的精准医疗(“精准诊疗2.0”)将要在下一个十年引领临床诊断的下一波浪潮。单细胞测序是基因检测在空间分辨率和信息颗粒度上实现的质的突破,而多组学是联合基因组/蛋白组/代谢组等从多个检测维度解析生命体,这两种技术手段均可以帮助人类获得更加全面、高清、准确、灵敏、特异的分析结果,最终实现临床诊断的完全“数字化”。单细胞和多组学,拥有无限遐想的应用前景和市场空间,无愧为IVD领域的下一个蓝海。

IMG_282

  手术机器人市场高速增长,中国增速有望高于全球

  全球手术机器人市场正处于高速发展阶段。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资料,全球手术机器人市场规模由2015年的30亿美元增至2020年的83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为22.6%;并预期于2026年达到336亿美元,自2020年起的复合年增长率为26.2%。

IMG_283

  06 清洁能源

  跨过平价,清洁能源将迎来加速发展时代

  经济增长和电气化推动电力需求快速攀升。2021年实现全面平价后,零排放、大储量的光伏和风电快速发展,未来将成为支撑电力需求的主力电源。光伏产业链电池片环节的先进技术不断迭代更新,光伏降本增效将迎来更大发展空间;风电增量稳定,大型化趋势不变并向海上拓展。可再生能源占比增加,需要储能为电力系统提供灵活性和稳定性,而最成熟的抽水蓄能空间有限,电化学储能将成为远期电力系统的主要储能形式。电网也需要适应高比例可再生能源的电力结构,向信息化、智能化的能源互联网转型。

  清洁能源:光伏和风电将在2030年前后成为主力电源

  中国处于经济中高速增长阶段,人均电耗还在不断上升,叠加工业、交通等领域的电气化,中国电力需求仍在较快增长。光伏和风电的可开发资源比其他能源形式多2-4个数量级,是唯二能支持中国未来能源体量的可再生能源。

  目前可再生能源度电成本已基本等于煤炭等传统化石燃料发电的成本,而且还有进一步下降的空间,中国已经实现风光平价上网。预计到2030年前后,光伏和风电配储后的成本也将低于火电,成本优势将推动光伏风电持续增长。

IMG_285

  储能:应对可再生能源波动性的重要电力基础设施

  传统电网的灵活性主要由火电和水电提供,这两项电力资源储量大、爬坡快,当前可再生能源并网发电也主要依赖这两项的调节能力。光伏和风电本身具有高度随机性、波动性,且不具备调节能力,因此当它们成为主力能源后需要额外配储。

IMG_286

  电化学储能将是远期电力系统的主要储能形式,其中锂电将是中期主流。抽水蓄能是传统电网侧储能的主要模式,主要优点是技术成熟、容量大、成本低。但也有严重的局限,如可供开发的抽水蓄能资源不多、分布受地理条件限制以及电化学储能具备能量密度较高、建设周期短、场地限制少等缺点。其中锂电池将是中期的主要方案,磷酸铁锂电池已经具备非常好的安全性,根据BNEF预测,其投资成本仍有50%左右的下降空间,寿命有2倍左右的提升空间,且到2030年前后锂电池储能的全生命周期成本与抽水蓄能相当。

  电网:传统配电网向信息化、智能化转型

  中国电网重输轻配,输电网坚强,配电网受制于成本因素相对脆弱,是未来电网改造的重点。电网智能化的核心目的是为了更好地适应大规模清洁能源的接入,有效提供持续、经济和安全的电力,构建以电为中心的智慧能源系统是大势所趋。

  电力行业关系国家安全,主干网的智能化仍会由国家电网、南方电网主导。未来留给民营资本的机会主要在配电网和微网的改造和管理上,如用户需求管理、分布式发电和储能、响应主电网需求等。

IMG_287

  07 专题:碳中和

  报告第七章内容由华兴资本与北京绿色金融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联合出品

IMG_289

  减碳路线图:深入灵魂的“革命”

  中国温室气体排放量位居全球*,人均碳排放量高于全球平均水平。据英国石油公司发布的《BP世界能源统计年鉴2021》,2020年,中国二氧化碳排放总量达到99.67亿吨,占全球温室气体总量的31%,位居全球*。据国际能源署(International Energy Agency,IEA)数据,2021年,中国人均碳排放量7.07吨二氧化碳当量,高于全球人均水平,但低于部分发达国家。总体而言,中国面临着较大的减碳压力。

IMG_290

  中国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体系已经建立,将持续推动中国经济社会的绿色低碳发展。

IMG_291

  创新经济:被忽略的减碳奇兵

IMG_292

  免责声明

  本文由华兴资本集团(连同其关联公司,统称“华兴资本”)编写,谨供接收方作参考用途,不构成出售或购买或认购证券的邀请或向任何特定人士作出邀请,不作为也不应被视为在任何地区对任何证券的研究报告或任何基金募集文件或对基金投资人的任何信息披露文件。接收方不应仅依靠本文,而应按照自己的判断作出投资决定,并在作出任何投资行动前,咨询专业意见。

  本文所载资料的来源皆被华兴资本认为可靠,但华兴资本概不担保本文所含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或新近度。本文所载的见解、分析、预测、推断和期望均截至本文的发表日期,且可能在未经事先通知的情况下调整。华兴资本不对因使用本文而承受的直接或间接损失承担任何责任。

 

  榜单收录、高管收录、融资收录、活动收录可发送邮件至news#citmt.cn(把#换成@)。

相关阅读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