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数字化

云南大理:一个基层数字化项目的“面子”和“里子”

2023/06/08 09:50      数智前线   


  不少基层数字化项目很难成功,一些比昙花一现还“短命”。实际上,技术进基层,既要实用的“面子”,也要长期性的“里子”。大理市林草系统的实践,某种程度提供了参考范本。

  文|赵艳秋

  编|徐鑫

  “我接触的基层数字化项目中,有不少落成后,用户连电脑都没打开过。”一位资深人士告诉数智前线,“基层数字化项目很难成功,一些比昙花一现还‘短命’。”

  不过,6月5日世界环境日当天,一个基层数字化项目——大理市林草局建设的智慧林草引发业界关注。它在今年大理市遭遇38年以来最大旱情、防火形势极为严峻的情况下,起到了关键支撑。截至目前,大理市实现防火期零火灾,为1990年以来的首次。

  大理市是大理白族自治州的一个县级市,森林覆盖率达到46.56%。当地人知道,苍山上的火,如果没有第一时间处置完毕的话,可能要烧到三天以上,损失惨重。这是一个残酷的规律。大理市如何建设智慧林草?又如何一步步让它发挥效果?

  大理市林草局已摸索出一套方法,比如构建了“技防+人防+物防”的立体防火体系,走通了项目为王和不断迭代的路径。通过智慧林草,大理市实现了一个历史性突破。“这个成绩我们觉得来之不易。”大理市林业和草原局局长杜杨锋说。

  01

  数字化先有“人和队伍”

  在传统数字化项目中,人们大都关注技术体系的搭建,以及应用效果的展现。但大理市林草局率先做的是“人和队伍”建设。原因是有了人和队伍,才能在数字化设备的支撑下,真正将系统运转起来。

  在2019年国家机构改革后,火灾预防和初发火情处置的组织指挥,成为林草部门的主要职责之一。“但我们原来防火办的编制只有5个人,工作职能加大后,这个编制难以完成实际工作需求。”大理市林草局副局长杨荐钧回忆。

  于是,大理市林草局在深化机构改革背景下,提出了一个思路,将下属森林资源管理站、防火指挥部办公室及经济林部站三个相关单位组建为林火监测中心。这样,三个部门的编制加起来达到了26人。在这个编制基础上,他们统筹了办公行政职能,加大了技术人员及业务性人员比例。

  紧接着,林草局对全市护林员进行整合。当时,护林员还是临时工,对他们的管理有的归市里,有的归村镇,工资待遇普遍偏低,且参差不一。这样的兵力在调集时,发挥不出战斗力。

  大理市林草局开始着手组建一支全职的队伍,并给队伍起了一个好听的名字“苍山卫士”。他们为大家买了养老保险,发放了统一的服装,由市里拿出大头,村镇再拿出一部分,提高苍山卫士的工资水平。

  这支队伍还配备了对讲机系统等几类设备,展开了严格的“军事化”训练。待遇上的保障,系统化的培训,“苍山卫士”队伍的素质得以提高。

  在这个防火期,智慧林草系统共发现24起火情,都因早发现,并第一时间组织调集苍山卫士队伍扑救,没让火情演变为火灾,真正做到“打早、打小、打了”。

  值得注意的是,一些基层组织不愿意推行数字化,也有技术会替代人的顾虑。“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没有解聘护林员。”杜杨锋告诉数智前线,“一些操作不了设备的护林员,我们把他们下沉到村一级管理,来守入口、做宣传。”

  人和队伍的建设,给系统发挥出价值打下基础。这也是大理市林草局管理团队今年最大的收获之一。

  02

  “面子”与“里子”

  基层数字化项目不是“财大气粗”的,一次投资几乎不能完全建设到位。它是由一个个项目不断建设、优化迭代而来,也是“先上子弹、后上大炮”的探索之路。

  杜杨锋称这样的路径为“项目为王”。为了争取到项目的资金支持,他们要结合政策与实际需求,甚至会不眠不休地进行研究,提出专业度非常高的项目建设策划。大理市林草局人士告诉数智前线,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心里对智慧林草全局已有清晰把握,并计划分步实施来实现它。

  大理市林草局是从2016年开始探索智慧林草系统建设的。当时他们争取到了一些资金,先尝试了森林防火视频监控项目,首次沿洱海布置了七个双光谱摄像头。实际上,在项目建成后,他们一直对这个新型方案迭代优化,这为后续规模扩建,积累了经验。

  技术进基层,要实用的“面子”,也要长期性的“里子”。如果说当时这些可以监测远端山林的新型双光谱摄像头,非常引人关注,是项目的“门面”,那些在山林里建设的通信基站,则是项目的“里子”。为了让摄像头的数据流动起来,也给后续项目打好基础,在资金有限的情况下,大理市林草局决定将钱主要投资在高质量通信网络基础设施上,这在当时并不容易。

  2022年,大理市林草局又申请到了大理市洱海流域林业草原生态保护和修复工程建设项目。在先期项目中,他们也是先投资建设森林防火的基础设施,包括森林防火通道、管护房、蓄水池、水管网等。这些工程极为艰苦,一段段重达上百公斤的水管网线,由马匹一段段运进山林,再接合铺设。但只有这些设施的建设,才保障了一旦发现火点,就能就近获取水源来救火。

  与此同时,大理林草局也开始了算力基础设施的建设。通过与浪潮信息合作,他们构建了从云计算、边缘计算、到人工智能计算的整体算力解决方案。这为后续卡口智能识别和管理、人工智能火情识别和毫秒级预警,以及资源的统一调度起到关键支撑。

  根据大理市林草局团队的经验,在森林火灾中,绝大多数是人为的,比如在林区吸烟、林场作业、上坟、违法开荒等等。如果针对这些环节进行有效监管,防火效果就会明显。

  为此,在智慧林草项目中,在所有卡口建立了智能识别系统,通过卡口边缘算力,配合现场摄像头,对进山人员、车辆的行为信息进行掌控和储存。以备林区出现案件时,依据过往人员和车辆的汇总数据表,而非逐帧查阅录像,进行倒查排查工作。

  卡口智能识别系统,白色箱子中是边缘算力

  系统也做了蓄水池水位监测,以确保在发生火情火灾时,蓄水池有水扑火。

  同时,在森林重点区域和林区周边进一步部署双光谱摄像头,将四周的山峦纳入“天眼”之中。由于大理的空气能见度极好,地理条件给项目实施带来了得天独厚的优势。此前建成的7套系统升级改造后,现在摄像头系统已累计达到50套。这些摄像头在值守过程中,自动设计巡航轨迹,进行扫描观测,对全市的森林草原已覆盖了80%以上。这些双光谱实时抓拍的图像,也呈现在了林火监测中心的平台上。

  基于中心端的高效AI算力,以及AI深度学习的烟火识别引擎,系统可以发现15公里直线距离范围内一个1平方米左右的火点。一旦发现火烟或红外热点,便可实现毫秒级预警和显示火点位置信息。通过人工智能技术不断的迭代,火点定位精度目前可达50米。

  中心值守人员通过平台查看火情并及时组织属地防灭火人员开展处置,极大缩短了火灾核查确认时间,为火灾扑救争取关键时机。

  这是一个“技防+人防+物防”立体体系的构建过程,“面子”和“里子”并重,从而让系统务实落地。

  03

  从被动到主动

  有了这个系统,对于传统的林草行业来说,从过去的“人防+初步的技防”,转向“技防引领人防”,带来工作方式的变革。

  去年10月系统开始运行后,杜杨锋看到他们工作的精准度和标准在进一步提高。他举例介绍,传统理念中老百姓就是靠山吃山,对于开荒已经习以为常。“他们不知道,这其实也是一种毁林行为。”杜杨锋介绍,在大理市山区村落,此前毁林开荒也是常有的事。每次管理人员赶过去,基本上已经有很大一片土地“开出来了”,老百姓不愿意接受惩罚,管理人员的工作很被动。

  这次智慧林草建设中,特意将一些设备铺设在那里。“现在,系统一旦发现有人正在违规开荒,相关人员就会立即赶过去制止,工作就主动多了。”而曾在基层工作、长期与老百姓打交道的杜杨锋告诉数智前线,“这也能减少老百姓的损失。”

  一位大理市林草局人士说,从去年以来,他越来越体会到智慧林草带来的变化。首先是可以更好地管理护林员,让机器引导人做更好的事情。其次是能及时发现火情,也能第一时间组织调配资源进行处置。“火灾发生和蔓延的情况虽然非常复杂,但及早发现和处置,可以获得更有利的局面。”

  他指着苍山上一处卡口摄像头告诉数智前线,这些设备和后台系统是24小时不间断工作的,人无论如何也做不到。即便原来安排了大量人力巡山,建设瞭望塔进行观察,但成效也无法和现在的立体系统来比,此前信息不全,漏判和误判的情况很高。

  杨荐钧举了一个典型案例。去年,有人将铁丝网拉开,偷偷进山,当时没有被发现,后来发生了火情。今年在同一时期、同一地点又发生了类似事件,但被摄像头抓拍到,系统及时调配护林员赶到现场,将其清除出山。而在该进山人员的身上搜出了3个打火机,避免了一次火灾隐患。

  而在数智前线等到访林火监测中心时,系统发现一处违规焚烧点,立刻定位报告。林草局及时通知属地林业站站长,10多分钟后,已有工作人员骑摩托车赶到焚烧点,制止了行为。

  “人家说我们过去是传统机械化部队,现在升级到信息化部队,这是一个跨时代的进步。”杨荐钧深有感触。

  事实上,虽然护林工人的工资提高了,但因为没有火灾发生,大理市相关费用比往年花得少。杜杨锋说,他们希望能把资金花在科技上,去增加前端监测设备的覆盖率以及算力投入。这些平台跟专业人力融合,能实现治理能力的高效整合,以及资源的合理配置,全面推进整个智慧林草和林业的工作水平。

  04

  基层数字化怎么用起来

  基层数字化如何用起来,是业界非常关注的。现在,越来越多的数字化系统下沉到地市区县,如何不让资源闲置,资金打水漂,受到各方关注。此前,项目难成功的原因来自方方面面:有些追求花哨的功能,只关注App或大屏展示,没有解决实际问题;有些没有长期规划,也没有迭代优化,最终沦为烂尾工程;有些重建轻管,后续无人维护......

  杜杨锋告诉数智前线,他们在智慧林草的建设投资中,此前主要投在基础设施建设上。“没有基础的东西支撑,平台永远就是一个演示的东西。”在智慧林草建设中,通信网络、算力平台组成的数字化底座,让护林员每天的工作信息、摄像头的实时数据、气象监测站的数据得以传送汇聚,在系统中形成数据库。

  而在建设中,也要讲求高效和性价比的平衡,这也是用起来的关键。比如,在智慧林草中,中心端采用高效AI算力能实现毫秒级的火情告警;但在前端卡口,对实时性要求没那么高,就可以部署边缘算力,从而减少网络建设成本。

  杨荐钧则告诉数智前线,在项目启动之初,就要考虑后期系统运营。“现在很多项目可以投资设备,但缺乏设备的运行维护,这是一个难点。”在智慧林草项目中,他们每年都会为合作伙伴留出资金,加大对设备,包括太阳能光伏板等的巡视检修,让设备的使用寿命更长。

  一位业内资深人士告诉数智前线,用起来的项目,通常建设过程都非常务实,干部的数字素养也较高。

  这是一个与业务不断结合,持续优化、迭代升级的过程,并不是一次性“交钥匙工程”。大理市林草局已为智慧林草提出了下一步规划。杜杨锋介绍,在基础平台搭建好之后,下一步将要转战大数据分析平台。他期望,在业务数字化之后,能从智慧化角度进行提升。

  他畅想未来系统发现火情后,会像导航一样,提供更多信息,护林员走哪条路最方便,最近的水源点在哪里?甚至哪一支队伍出动是最好的。“哪怕一个新的指挥员,也能展开工作。”

  虽然从森林防火入手,但系统还有很大的想象空间。目前大理正通过智慧林草系统进一步积累数据,通过进一步挖掘数据价值,探索包括在林地保护、病虫害防治、野生动物保护、气象监测、林业社会化服务等的应用。

  也是在这样的持续迭代升级的理念下,大理市林草局与浪潮信息形成了进一步的合作关系,大理市林草局从林业专业角度出发,结合浪潮信息的产品技术,开展前瞻性工作。他们期望运用数字技术,进一步推动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榜单收录、高管收录、融资收录、活动收录可发送邮件至news#citmt.cn(把#换成@)。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