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数字化

高考报志愿,该不该选人工智能?

2024/07/02 17:29      DoNews   


  撰文 | 雁  秋

  编辑 | 李信马

  不久前,夸克App发布的《2023高考志愿报告》数据显示,在今年本科热门专业中,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法学、临床医学三个传统热门专业依旧牢牢占据前三。

  随着大模型、生成式AI的火爆,与人工智能相关的专业上升势头最猛。在排名前10位的热门专业中,人工智能相关的专业占比最多。

  要知道,人工智能专业热并不是从今年才开始的。此前的《2022高考搜索大数据》显示,人工智能已经连续3年蝉联高考专业报考热搜榜第一,不少考生和家长非常乐意去踩这个风口。

  事实上,自2019年中国正式将人工智能列为本科专业,我国共有500多所普通高校成功备案人工智能本科专业。特别是在教育部推进新工科建设以来,仅2021年就共有130所本科院校新增人工智能专业。部分高校不仅开设了与人工智能相关的专业和学院,多个学科也增设人工智能研究方向,诸多专业开设与人工智能紧密相关的课程。

  人工智能专业,显然成为被高校和家长学生们追捧的“香饽饽”。

  一、好专业=高收入?

  今年,随风(化名)的高考成绩超河南省一本线60多分,可以报一所211。不过他卡在了志愿填报上,不知道报什么,也不知道去哪个学校,“要考虑的很多,学校、专业、地理位置、就业什么的,很难。”虽然还没明确的目标,但随风填报了几家高校的人工智能专业,包括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河海大学、暨南大学。

  谈及为何会选择这个专业,随风考虑更多的是近几年的就业方向:“人工智能我经常能看到,也了解过一些就业前景,比如机器人方向之类的。”至于未来会不会从事该行业,他并没有多想:“还不一定能录取上呢。”

  与随风一样,木子(化名)也是一位准大学生。她的成绩并不算太拔尖,只能在普通二本院校里做选择,但对于专业的目标比较清晰,也认为人工智能专业值得一试,“理工类的学生基本上都听过老师的一句话‘学门技术’,所以我报专业还是希望能偏技术类,未来好找工作。”

  木子的母亲告诉DoNews,女儿的成绩在意料范围内,他们父母的任务就是帮助孩子选择一个「好专业」,“现在这社会就业多难呐,好专业更吃香,女孩子的话我们也希望她以后工作不要太辛苦,找个差不多的就行。”

  而人工智能专业火爆的重要原因,也在于其在市场上较高的薪酬回报。

  目前我国对于AI人才布局较早的企业基本集中在互联网行业,字节跳动、华为、腾讯、百度等大厂均通过相关计划吸引并保留一流人才,相关岗位薪酬水涨船高。

  据智联招聘此前发布的《2024年春招市场行情周报(第三期)》,人工智能工程师冲上春节后第三周招聘月薪榜单第一名,平均招聘薪酬24127元/月,比第二名芯片工程师平均每月高了1292元。

  细分到专业领域,自然语言处理(Natural Language Processing,简称NLP)是人工智能领域中的一个重要分支,该领域的关键岗位热度逐渐升高。据智联招聘发布的《2024年一季度人才市场热点快报》显示,今年一季度,自然语言处理工程师的招聘职位数同比增速高达126%。与此同时,其平均招聘月薪达24535元,比去年同期的21933元增长12%。

  DoNews记者也查询了一些招聘网站,在北京,部分人工智能方向的岗位月薪在2万到5万左右,比如AI应用软件产品经理月薪在3到5万,AI处理器编译器工程师月薪在3到6万,这还仅限于本科学历。能够拿到5万以上的,大多要求硕博学历,且需要大量的研究经验。

  图源:猎聘

  二、分数不够,是不是应该放弃?

  虽然开设人工智能专业的高校越来越多,但短时间还是“供不应求”,或者师资能力一般。

  木子在了解后发现,自己可选择的大学里有的并没有开设这一专业,有的虽然开设了,但师资力量有限,背景也没有重点大学雄厚,“贸然去学等同于踩坑。”

  前不久,夸克举办的高考信息服务媒体沟通会中,浙江省宁波中学前校长、浙江省物理特级教师李永培也表示,人工智能是近几年慢慢推出的专业方向,有的可能也有点功利化。

  “我记得2018年,教育部推出了35所高校可以进行人工智能学科建设,各地高校随后纷纷跟上。现在有很多大学的人工智能专业,在人才和专业建设的匹配度还是存在一定的差异,真正的能够办好人工智能的高校也不是那么多。从高校专业的角度来说,北大的人工智能和高职类的人工智能,他们专业建设方向肯定有很多差异。”

  如此一来,对于那些无缘重点大学但又有志于人工智能的考生来说,只能是放弃或凑活?关于这一点,B站UP主「同济子豪兄」给出了自己的建议:自学。

  张子豪目前从事于人工智能领域的研究,在WAVE SUMMIT深度学习开发者大会2024上,他也展示了自己的技术成果。

  提及人工智能专业的火爆,子豪在现场告诉DoNews记者,自己就是从土木这种“天坑”专业转到人工智能方向的,“你算是找对人了。”他的言语里有几分自嘲,但更多的是获得成就后的满足感。

  “我本科和研究生都是学土木工程相关专业的,其实还算挺成功,但偶然发现我的一个毕业设计和20年前我们学长的毕业设计一模一样,完全没有任何的变化,这就意味着,一切新风口与你是无关的,所以萌生了转行的念头。”

  自学并不容易。子豪表示,人工智能是一件门槛非常高的事情,需要迈过数学、编程、算法等一座座大山,还有浩如烟海的论文。

  “我在刚学Pythons的时候,编程最难的其实是第一步,安装配置的环境,配不好环境直接怀疑人生。当时身边没人帮我,没人指导,而且网上的资料良莠不齐也不知道该信哪个,经常一个小bug就要卡一整天。”

  面对这样的条件,子豪干脆选择自己做教程,在实践的过程中发现自己挺适合这个领域。于是他决定把它作为一项事业,将所有的自学内容全部都做成了教程,从一开始的区块链、树莓派、无人车、3D打印,到后边的机器学习、数据挖掘这些深度学习。

  “后来我才知道,这就是大物理学家费曼提倡的费曼学习法:教是最好的学。用输出去倒逼输入,这样你在学的时候就知道,我将来要把这个东西交给别人,就不能糊弄自己,一定要把每一个细节都搞清楚,才不会以其昏昏使人昭昭。我也强烈推荐大家采用这样的学习方法,我就是这个学习方法最大的受益者。”

  目前,张子豪在自己的领域已小有成就,不仅拥有精读A论文系列、斯坦福CS231N、CS224W公开课中文精讲、Datawhale可解释机器学习公开课等代表作,他在B站的账号“同济子豪兄”也拥有超20万粉丝。

  三、选专业,就业优先还是热爱优先?

  兴趣爱好无疑是子豪成功的关键,不过在与多名考生和家长交谈的过程中,DoNews发现绝大多数考生和家长把「好不好找工作」看得更为重要。

  对此,李永培提醒,选择专业一定要想想自己的兴趣在不在这里。“有多少人学完这个专业之后还留在了自己的行业当中?真正留在这个行业当中的一些人,都是在这个领域中一直抱有极大的兴趣,和在学业过程中遇到宝贵机会的人。”

  他建议,如果真的想从事人工智能行业、未来要在行业中成才,至少要符合以下几个条件。

  首先,对计算机科学有浓厚兴趣,“因为没有兴趣不能坚持到底”。其次,要有专业基础,比如数理基础、统计学基础等,没有这些,要走得远会面临困难。另外,人工智能是个解决问题的专业,所以要有开放思维,要有解决问题的能力。“填报志愿,首先要考虑自己的优势潜能,了解自己是否志向在此。”李永培说。

  北京大学教育学院教授岳昌君坦言:“现在热门的专业,几年后也未必热门,不是热门的专业,其实市场也有需要,只是需求量相对少一些。而有些专业,看似冷门,但是国家需要。”岳昌君说,他常年做高校毕业生就业情况调查发现,如果学生对专业感兴趣、愿意学,不仅学业表现好,毕业升学机会大,找到工作可能性更大,收入满意度也会更高。

  理想状态下,考生能将自己的特长、兴趣、专业和市场需求结合在一起是最好的。子豪给出的观点是,人工智能领域本就是多维度的竞争,各行各业垂直细分领域都有AI应用的嵌入。

  “可能我就是一学中医的,但我又会用人工智能。这两个圈子本来没有交集,但借助两个维度的融合,就可以打造一个AI中医。做AI的人不懂中医,中医老教授也不懂人工智能,那你就会发现自己在这个圈子里能如鱼得水。”

  《2024年全球职场趋势报告:AI化工作变革》发现了一个关键趋势,企业对优秀人才的定义正在发生变化——除AI等创新技术人才以外,企业高管目前最青睐「具备AI技能的非技术类人才」。72%的受访企业高管表示,软技能比AI技能更加重要。

  什么是软技能?说得通俗点,就是一切关于人类情绪的优势:你的协作能力、沟通能力、对于行业的热情,亦或是创造性思维、批判性思维以及贯穿职业生涯的终身学习能力等。

  过去熬夜背诵历史事件,AI只用几秒钟就能将五千年华夏文明的重点整理成列;以往没日没夜刷题才能解答的公式,AI做起来不费吹灰之力。死记硬背、完全应试性的学习已经无法适用于当下的时代发展。学生也好,职场人也罢,比起如何选择专业、选择工作,培养自己的分析性思维、创新性思维、自驱力和终身学习能力,变得更加重要。

  毕竟,谁也不能保证热门专业会一直热门下去,以及自己不会像张子豪那样跨行“跑路”。

  榜单收录、高管收录、融资收录、活动收录可发送邮件至news#citmt.cn(把#换成@)。

相关阅读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