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本

“杭州六小龙”首个 IPO: 群核科技再递表,有望成为“全球空间智能第一股”

2025/02/17 15:31      新浪科技 周文猛  


  与 DeepSeek、宇树科技、游戏科学等并称“杭州六小龙”的杭州群核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下称“群核科技”),又一次开启了 IPO 计划。若成功上市,其有望成为“全球空间智能第一股”。

  群核科技并非首次尝试 IPO。早在 2021 年,它就曾瞄准美股市场,定位为“3D 云设计第一股”,但未能如愿。四年后的今天,群核科技转战港股,定位已变为“全球空间智能第一股”。

  定位变化的背后,与四年前相比,群核科技的业务基本面发生了哪些变化?

  四年过去了,业绩有何变化?

  群核科技成立于 2011 年,公司三位创始人分别为黄晓煌、陈航、朱皓,其中黄晓煌曾在英伟达负责 CUDA 开发。早在 2021 年 6 月时,“群核科技”便曾向美国递交招股书拟赴纳斯达克上市。

  彼时,公司主打的概念为“3D 云设计第一股”,不过在业内人士看来,群核科技更多的是一家“家装 SaaS”平台,是继齐家网成为“互联网家装第一股”后,有望第二家上市的“互联网家装企业”。据彼时群核科技招股书内容,2019 年 —2020 年以及 2021 年一季度,群核科技实现营业收入 2.82 亿元、3.53 亿元以及 1 亿元,收入主要来源于付费用户订阅;同期净亏损分别为 2.60 亿元、2.97 亿元、1.17 亿元,营收不大但亏损不小。

  由于亏损和当时上市审核程序等多方原因,群核科技并未能如愿上市,此后 IPO 事宜一度搁浅。而今,再度重启 IPO,基本面发生了哪些变化呢?

  据群核科技最新招股说明书,2022 年 —2023 年及截至 2024 年 9 月 30 日止,公司营收分别为 6.01 亿元、6.64 亿元及 5.53 亿元;同期,公司经营亏损 4.02 亿元、2.94 亿元及 1.28 亿元,呈亏损减缓趋势,但仍未摆脱亏损泥淖。

  如果按照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计量,2022 年 —2023 年及截至 2024 年 9 月 30 日止,群核科技经调整亏损净额分别为 7.04 亿元、6.46 亿元及 4.22 亿元,近三年累计亏损 17.72 亿元。

  据招股书说明,公司产生经营亏损主要因公司的业务性质、持续致力进行研发及增长战略有关,云原生订阅产品通常需要在产品开发及客户获取方面进行大量前期投资,以提高市场接受度。随着产品部署规模持续扩大及客户群体增长,这将带来更高的利润率。

  然而有意思的是,在群核科技的研发之初,公司 2022 年 —2023 年及截至 2024 年 9 月 30 日止研发投入分别为 4.38 亿元、3.91 亿元及 2.63 亿元,占总收益额 72.9%、58.9% 及 47.6%,呈缩减趋势;而销售及营销开支,则分别为 3.21 亿元、3.56 亿元及 2.48 亿元,占收益总额 53.4%、53.7% 及 44.9%,呈增长趋势。

  长期亏损背后,与真实营收能力并不对等的研发及销售等成本支出,意味着公司在业绩经营过程中存在大量有待优化的空间。

  空间智能,也是红海一片

  据群核科技最新招股书内容,目前群核科技旗下主要包含空间设计软件酷家乐、海外版产品 Coohom,以及面向室内环境 AI 开发的下一代空间智能解决方案群核空间智能平台(SpatialVerse)三大产品矩阵。

  其中,酷家乐是公司最为核心的“现金牛”产品,这也是四年前群核科技启动赴美上市时的主打产品。据沙利文数据,按 2023 年平均 MAU 数目计算,酷家乐已成为全球最大的空间设计平台。然而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是,自 2022 年以来,公司的企业客户平均订阅收入和大客户净留存率均出现了下滑。

  2022 年、2023 年及截至 2024 年 9 月 30 日止九个月,群核科技分别服务 33058 名、41070 名及 45548 名企业客户。每名客户订阅收入分别为 14826 元、13704 元及 13593 元,呈下滑趋势。而在净收入留存率方面,同期公司企业客户和大客户留存率均出现下滑,分别为 112.3%、106% 及 104.2%,及 127.6%、115.5% 及 114.1%。

  客户订阅收入及留存率的下滑,在一定程度上证明了公司产品用户黏性的下滑。

  而在海外版产品 Coohom 方,这一同样是公司四年前上市时便已推出的产品,虽然代表着公司全球化市场的无限可能,但目前在整体营收中占比较小 —— 截至 2024 年 9 月 30 日止九个月仅占约 7.4% 总营收份额。

  而空间智能平台(SpatialVerse),是群核科技 2024 年 11 月才推出的新产品,也是公司此次启动 IPO 招股核心定位“全球空间智能第一股”的重要支撑。这一产品虽然可被视为公司为 AIGC、具身智能、AR / VR、机器人等领域公司提供精确 3D 空间合成数据的核心能力支持,未来也可能有着广阔的前景,但短期来看难以快速转变为核心盈利支撑。

  在与新浪科技沟通中,某定位物理 AI 仿真系统与世界基础模型构建的初创企业创始人李通(化名)对新浪科技直言,“空间智能范围比较大,其实是苹果 Vision Pro 提出空间计算的后续延伸产物,有点概念至上,但真正落地还得与具体行业领域结合,而且目前这一领域 3D 生成等技术尚未成熟,成本收益平衡难,面临盈利压力。”

  该人士进一步指出,事实上空间智能相关的业务布局,并不仅仅是群核科技一家独有的提法。“目前家电领域的海尔集团,乃至于华为、百度等企业,也都先后推出各自的空间智能产品及相关方案,行业竞争激烈,群核科技作为未上市企业,在数据积累及相关技术储备方面,与上述企业均有不同程度差距。”

  榜单收录、高管收录、融资收录、活动收录可发送邮件至news#citmt.cn(把#换成@)。

相关阅读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