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8/15 20:05 创头条
阅读前请先思考:
作为农业创业者,创新主要可以从哪些方面思考和切入?
想要提升品牌和产品附加值,你有什么高招?
要说种桑养蚕,只谈历史都足够说上个三天三夜。种桑养蚕之法相传源于黄帝的妻子嫘祖,这种说法虽有传说成分,但也从侧面反映了我国悠久的养蚕历史。丝绸更是曾作为中华文明的使者,而举世瞩目的丝绸之路的开创,更是让其成为中华灿烂文化的代表。
已经发展了五千多年历史的桑树种植产业还有什么新玩法,今天我们就分享一个90后创业者的案例,来看看他们从哪些方面进行了创新,将简单的种桑养蚕玩成了桑树产业链。
种桑数年,不断迸发新思路
这个90后创业者叫王传振,年龄虽然不大,却是身怀多年种桑养蚕的经验。年轻的血液搭配丰富的经验,收获的就是不断迸发的新思路。
思路一:传统蚕桑抗风险能力弱
大学主修蚕学专业的王传振也算是科班出身,自身的专业基础比较稳固,同时,由于自己闲不住的性格,他大二时就在大学创建了“新丝路”大学生创业基地,借助山东农业大学的基地和技术资源,开始了自己最初的创业历程。这段经历为王传振以后的创业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但同时他也从中发现了传统蚕桑产业的许多缺点,尤其是它费时费工以及较弱的抗风险能力。
毕业之后,王传振进入了德州某农业政府机关工作,工作内容同样与桑蚕有关——参与山东夏津黄河故道古桑树群的管理工作。该古桑树群占地6 000多亩,种植着2万多株百年以上古树,被命名为“中国椹果之乡”德州不但养蚕还出产桑葚,是远近闻名的“中国北方落叶果树博物馆”。也正是这段工作经历,启发他打开了果桑和蚕桑相结合的思路。
思路二:果蚕结合分摊风险
王传振以果蚕结合的思路为起点开启了自己的自主创业之路。在他看来,如何分担风险是桑蚕产业必须解决的问题,而果桑结合中以桑葚收入分摊养蚕风险的做法就是一个可行的方式。为此,他花费巨大精力去选择桑树品种,并在周密的分析后选择了一种桑叶产量较大的果桑品种,为果蚕结合探索打下了基础。随后他便开展了自己的桑葚售卖和采摘项目。
果蚕结合的模式将果桑和蚕桑相结合,既可以保证传统的种桑养蚕产业的进行,又可以售卖桑葚果,开展果桑采摘业务,促使收入有了不小的提升。传统养蚕产业每亩在5000元左右,传统果桑则一般在6000元左右,而王传振的果蚕结合方式却能将每亩收入稳定在万元左右,更重要的是这种方式通过桑葚果分摊了养蚕的风险。收入虽然在提升,但在发展中,王传振又发现了销售困难和资源浪费的新问题,闲不住的他又开始了新的探索。
“废物”利用,整体出击显优势
收益于种桑产业悠久的历史,蚕桑和果桑的农业技术非常成熟,然而产品同质化严重的问题,这也给产品销售带来了困难。想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就需要足够的产品优势。如今不少新农人受互联网影响,更偏向选择拓展线上线下销售途径,采用讲述产品营销故事等方法解决问题,而王传振却用实践告诉我们,因地制宜地选择工业化时代的深加工模式并不过时。通过开发桑树资源深加工,王传振不但“废物”利用,减少了运营成本,还打造了完整的产品体系,形成了“桑鸡鱼塘”的桑树产业链。
所谓的“桑鸡鱼塘”并不是一个实物概念,而是依托桑树形成的循环经济产业链条,以传统的产品深加工,提升产品的附加值。
“桑”为基础,指果桑,是整个桑树产业的载体和基础。
不管产业如何进步,桑树才是的王传振基础。通过发挥技术优势和品种优势,以高质量的果桑种植为基础,保证桑葚和桑叶的产量和质量,才能为整个产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鸡”为产业,指林下产业,诸如幼苗、桑蚕、桑葚等较为传统的桑树附加产业以及养殖、桑葚采摘等新兴农业业态。
以桑树为基础,拓展出的桑叶养蚕、桑葚售卖等基础产业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而王传振创新思路地充分发挥桑树的生态优化作用,与现在流行的特种采摘、生态农场概念相结合,在传统上嫁接了新内容。
“鱼”为循环,指传统桑树所无法利用的桑芽、桑植等资源“废物”利用,形成循环经济产业链。
虽然百年桑树年事已高,但它仍有很大的开发价值。首先是桑芽菜。桑树的生长过程中为了去除顶端优势,需要除去大量的桑芽。之前此类桑芽大部分都被浪费掉了,但王传振将其开发成了桑芽菜产品,即可以当做先菜供给市场,又可以冷冻长期开发。然后是桑枝。王传振将剪下来的废桑枝用来养殖菌类。通过对于传统“废物”的开发,王传振拓展了新的收入途径。
“塘”为升级,指充分开发依托桑树的各种产品,通过深加工提升产品附加值,同时形成产业链条和整体优势。
对于提升产品附加值,在竞争中脱颖而出,除了线上渠道和营销的方式外,传统的产品深加工虽投入更大,但同样可以取得良好的效果。王传振的方式就是通过产品的深加工,将简单的蚕桑、果桑产品,加工成桑叶粉、桑叶面条、桑叶茶、桑葚果汁、蚕丝被等工业化产品,把农业和工业相结合,大幅提升了产品的附加值和议价能力,又避开了激烈的初级市场开拓了新的市场。
正是通过这些一举两得的循环经济模式的搭建和产品附加值提升,王传振的“桑鸡鱼塘”种桑新模式每亩收入可高达6万元左右,收益大幅提升的同时,又利用多元化产业模式巧妙化解了传统种桑的风险。
如今,随着产品体系的完善,王传振开始了自己品牌体系的搭建,他利用“农湾新丝路”的品牌,借助于农湾的品牌打造能力,预期打造既保留传统蚕桑文化内核,又负载现代农业特色的产品体系,从而形成并加大自己桑树产业的体系化品牌优势。
榜单收录、高管收录、融资收录、活动收录可发送邮件至news#citmt.cn(把#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