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7/04 14:27 IT产业网
近年来,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中国第三方移动支付行业延续高速发展的态势,移动支付已融入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一跃成为居民日常消费支付的第一大工具。益普索最新发布的《2018上半年第三方移动支付用户研究报告》显示,中国移动支付用户规模约为8.9亿,其中,财付通用户8.2亿,支付宝用户6.5亿,财付通和支付宝的用户渗透率分别为85.4%和68.7%。
财付通和支付宝“双寡头”格局日益稳固
财付通和支付宝的用户渗透率分别为85.4%和68.7%,较2017年11月调查分别上升了0.6和0.4个百分点。
其它用户渗透率较靠前但与两巨头差距还很大的支付品牌有:京东钱包9.5%,较2017年11月调查(13.0%)有明显下降,估计与接入微信支付逐渐被分流有关;银联云闪付9.3%,略有上升、但低于市场预期,因2017年底重磅发布银行业统一App“云闪付”和上线银联二维码支付;其它支付品牌的用户渗透率均很低。同时,财付通和支付宝的共同渗透率达到89.1%,几乎触达至整个移动支付市场(用户渗透率为92.4%)的边界。
由调查数据推算,财付通和支付宝的用户规模分别达到8.2亿和6.5亿,与2017年11月调查相比,分别增长了0.4亿和0.3亿。财付通用户规模的优势得益于腾讯“社交之王”的稳固地位,相信在可预见的一长段时间内这一差距都是支付宝难以弥补的。同时,财付通和支付宝的共同使用率为64.4%,支付宝用户几乎也都在用财付通旗下的微信支付和手机QQ钱包,反之约21%的财付通用户并未在使用支付宝。
社交支付增力弯道超车 财付通已超越支付宝
进入2018年,支付宝在各个领域全面领跑第三方移动支付市场的局面已不复存,市场竞争的态势已转变为支付宝和财付通在不同场景的品牌份额上各有消长、各有优势,整体交易量上两巨头之间的差距已在不断缩小。
调查显示,按通常的以交易金额计,支付宝和财付通的占比分别为47%和45%,已相当接近,较2017年11月调查差距在缩小;以交易笔数计,支付宝和财付通的占比分别为40%和52%,与2017年11月调查结果基本相当,财付通继续保持对用户高黏性的优势。显然,移动支付小额、高频的交易特点,更易被腾讯系社交赋能所激活和形成高转化。
有数据显示,微信等腾讯系社交软件的人均打开时间是每天30分钟,而支付宝人均打开时间每天不足1分钟,后者被用户仅仅认为是具有商业基因优势的金融支付工具。
报告数据显示,财付通旗下支付平台所天生具有的社交优势,为自己带来的是用户高黏性。在所有个人类交易中的交易量,财付通已经全面超过了支付宝:交易金额和笔数占比分别为48%和57%(2017年11月调查为42%和57%),而支付宝的交易金额和笔数占比分别为44%和35%(2017年11月调查为50%和36%)。以上数据得益于腾讯在红包、转账以及话费充值支付场景上的优势。
移动支付四大场景 消费类占比50%
移动支付的基本支付场景可以分为个人类交易、线上消费类交易、线下消费类交易和金融交易四大类。从使用率上来看,在最近三个月内,针对上述四个场景的使用率分别为95%、82%、86%、20%。
从交易金额上来看,个人类交易、线上消费类交易、线下消费类交易、金融类交易四个场景的移动支付占比分别为42%、22%、28%、10%,作为移动支付的主战场,与消费类相关的支付交易占比高达50%。
从交易笔数上来看,发生在四个场景的移动支付占比分别为42%、16%、40%、2%。交易笔数占比反映了支付行为发生的频率,是用户粘性的表征。
从数据上来看,个人类交易(发红包、转账等)、线下消费类交易具有小额、高频的特点,尤其线下消费类交易最为突出。
支付宝优势领域在网购 线下消费已由财付通领跑
此次调查报告显示,所有线下消费类交易在四大交易场景中,占比去年有所上升。线下消费类交易主要包括商超零售、日常出行订单、个人健康/护理、票务/娱乐场所内消费等。在线下类消费中,财付通的交易金额和笔数占比分别达到了50%和52%,相较于支付宝的44%和42%,线下消费类交易的两巨头竞争态势已发生变化。
财付通和支付宝的交易金额占比分别为50%和44%,与2017年11月调查两者基本相当的竞争态势(46% vs. 47%)相比,财付通已经赢得领先优势;在线下消费的诸多具体场景应用下,两巨头有各自的优势领域(以交易金额计),财付通占优的较多一些,包括商超零售、线下餐饮支付、日常出行订单、票务/娱乐场所内消费,支付宝占优的是团购/外卖订单、境外出差/旅游/购物。
财付通在线下消费类交易的多个应用场景,成功的实现了对支付宝的“超车”,是腾讯长期在此持续投入的结果:一方面腾讯利用微信开放平台、服务号、小程序,发动和借助广大商家拓展线下支付场景;另一方面腾讯还致力于将移动支付技术嫁接到更多的场景之中,典型代表就是就是腾讯将移动支付与交通出行进行有效结合的乘车码业务。
各方强势力量侧目 乘车码成为新战场
公共交通出行在2017年处在移动支付行业的“风口”,引来财付通、支付宝、银联、苏宁金融等各方强势力量侧目和资源投入。
根据交通运输部数据,每天约有2.5亿人选择乘坐公共交通出行,全国公共交通年完成客运量超过900亿人次。面对这样一个庞大的刚需市场,没有哪一个场内玩家会“缺席”。 “国家队”银联最早撕开交通电子支付的入口,而支付宝上线电子公交卡、腾讯落地乘车码才让该支付场景成为“行业风口”和“战场”。
在庞大用户基础的支持下,乘车码将会在更多的地区实现落地,据报道,腾讯乘车码也已斩获70多个城市,主要布局在华南、西南和东北地区,去年上线广州,5月上线深圳地铁、6月上线上海公交,几大主要城市陆续突破。除了各自所在的地域优势,财付通依傍微信社交之王所特有的渠道下沉功能,成为竞争公共交通出行的移动支付的筹码。
移动支付海外布局
随着移动支付在国内发展日趋成熟,各大巨头纷纷将眼光投向了海外。但是海外布局之路并不好走,与国内相比,西方金融系统迥乎不同,深度依赖银行机构和银行卡(借记卡和信用卡)支付,整个商业业态发展时间长、已相当成熟,用户习惯也已形成。。
尽管存在诸多不利因素,各大巨头在海外扩张的步伐从未停歇过,银联、腾讯财付通、支付宝纷纷布局海外,从东南亚延伸到欧美国家。到目前为止,财付通的微信支付接入的国家和地区已增至40个、支持13种外币直接结算,并已取得了马来西亚的支付牌照。
据公开报道,微信在3月份的月活跃用户量超过10亿(注:含Wechat,即全球范围内;另外,据信微信用户几乎都在使用微信支付),在如此庞大用户基础的支持下,腾讯财付通在移动支付的多个场景均取得了领先优势。在国内,腾讯财付通将致力于在更多场景落地,便捷更多用户的生活,同时,财付通在海外市场的扩张中也将作出更多努力。
微信信用卡还款“通道费”不堪重负
近日,微信信用卡还款宣布,自2018年8月1日起将对每笔微信信用卡还款按还款金额的0.1%收取费用,同时平台还宣布将陆续推出一些手续费减免活动。
此次信用卡还款收费主要原因是因为成本增加。信用卡还款业务的主要成本是用户使用快捷支付时产生的银行通道费用。比如,用户使用微信支付中绑定的A银行的储蓄卡,向B银行的信用卡还款,A银行会向财付通收取一定的通道费用。
此前之所以一直未向用户收费,是平台为了普惠用户和满足用户体验(实时到账),而益普索最新数据显示,财付通微信信用卡还款占比远超支付宝,随之而来的是微信信用卡还款“通道费”成本愈发水涨船高,因此不得不做出一些平衡成本和业务发展的调整。对此,易观分析师王蓬博早在2017年接受南方都市报采访的时候就指出,“财付通对信用卡还款收费,只是回归正常商业逻辑”。这样看来,行业取消手续费补贴可能是大势所趋。
榜单收录、高管收录、融资收录、活动收录可发送邮件至news#citmt.cn(把#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