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11/30 14:25 微信公众号重读
来源:微信公众号重读(id:zhongduchongdu) 作者:和阳
产品上线三年内,老虎证券的累计交易额便突破了1万亿人民币。这是同样提供美港股交易服务的传统券商不敢想象的数字。
但对老虎证券而言,其中的难度不算太高。
老虎证券创始人巫天华觉得自己发动的是一场用户体验上的“降维攻击”。这是一个到位的、冷静的判断。
经历了腾讯系产品方法论的感召、10年以上的用户体验集体讨论和残酷的市场竞争后,互联网企业该如何做出一款基本满足用户体验的产品可能已经从一门显学成为了“常识”。
从这个背景来审视老虎证券的产品,结论是它算优秀,但没有达到多么稀罕的水准。用过其他互联网券商的人应有同感。
老虎证券的产品算优秀是针对传统券商而言。包括嘉程资本创始合伙人李黎、真成投资管理合伙人李剑威、智明星通CEO唐彬森在内的多位投资人告诉重读,传统券商的产品体验是令人震撼的差。
试用了多款APP后,重读也同意这个描述。作为新用户我们甚至不太能在部分中资券商、美资券商APP上找到“注册”的入口。
“今天很多互联网公司做APP,其实体验都还可以。也只有传统金融行业的这些APP才这么挫。”巫天华也对重读坦言道。
也没有很多人涌入美港股券商这个“小”赛道。一位资深业内人士对重读预计的2023年中国大陆的美港股股民规模仅为一千多万,这行业的用户规模在可见的未来断无上亿的可能。
也就是说,这是个“小赛道”。赛道小,进入者就少。
巫天华相信现在随便找一个在互联网公司工作过3年的人都不一定知道超过5家美港股券商,“所以你要炒美股又不来老虎证券的话,你的选择余地其实也很小。”
但把老虎证券的阶段性成果只看做是运气好、对手少、竞争压力小所造就的话,那也失之偏颇。
一个行业的认知门槛越复杂、进入壁垒越高,也会导致从业者稀少。
如果你融个几百万,甚至不需要融资就能进入P2P、现金贷等行业挣钱,又何必进入行情、牌照等就耗资不菲的证券行业呢?
以历史视角看创业者群像可知,大家创业选方向从来都是先易后难。
就现在的互联网券商同行而言,美团点评、拼多多、小米、同程艺龙等科技公司纷纷在2018年IPO所激起的炒美港股的小热情,几乎只被老虎证券把握住了。
该公司推出的美港股打新业务给自己增加了数量可观的入金用户——即股民。
老虎证券还构建起了繁复的中后台系统。那些代码所映射的行业理解让老虎证券的系统进入了良性循坏,也被巫天华认为是公司最强的竞争壁垒。巫相信在这个赛道里自家的技术能力算得上最出色。
所以说,创业公司要蜕变成一只有稳定的、规模级收入的独角兽(公开资料显示老虎证券的C轮融资估值为10.6亿美元)没那么容易。
能让自己的阶段性成果看上去是场不过如此的降维攻击所致,已然是种能力的证明。只有高手才能碾压对手。
降维攻击这个词虽然有点老,但成功案例却不多。那么老虎证券实行降维攻击的路径是什么?下面来看看创始人巫天华对此的自述。
三代选手的维度
我把这个赛道分成三代。第一代是1975年之前的传统银行和投行。它们就是我们在电影《华尔街之狼》里看到的那个华尔街,大家都是通过电话/现场举手来做交易。
为什么1975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分水岭?因为这一年美国放开了佣金的管制。今天最大、最主流的券商,市场份额的拥有者就是1975年之后的第二代券商。
它们是盈透证券(Interactive Brokers Group, Inc.以下简称为IB),是E*Trade(亿创理财),是Charles Schwab(嘉信理财)……
第二代跟第一代相比在功能上并没有什么本质变化,还是做经纪业务、做资产管理。变化在于第二代是当时先进生产力的代表。它们在美国把这个赛道电子化了。
而且第二代券商相对来说更专注,比如IB。40多年来,IB没做银行、没做严格意义上的资管、没做投行承销,就扎扎实实的做一件事情——经纪业务。第一代的重要成员则是什么业务都有的商业银行。
时间过去了40多年,计算机、互联网改变了非常多的行业,但金融行业没有被渗透得那么厉害。
2014年我离开网易开始老虎证券的技术研发。我们把自己称之为第三代券商。这个行业的终局非常明确,我们将取代第二代券商。
我知道《三体》里的“降维攻击”这个词火了有一段时间了,但在券商这个赛道里我真的感受到了“降维攻击”这个词的魅力。
我能感受到我们与现今的市场份额拥有者之间的维度不同——维度差距不是一点点,可能是天翻地覆的距离。
所以第三代券商替代第二代券商与第二代券商取代第一代券商的逻辑是一样的。我们也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
这个必将发生的、有意思的历史轮回的背后,是这三四十年间计算机世界发生的巨大变化。
20多年前更新软件版本是一年发一张光盘,今天老虎证券是每两周迭代一个版本。
当年大家都把精力放在了提高单机性能上,今天的世界全都是分布式架构。更别说AI的算法、研发的组织架构、敏捷开发等等其他新生事物了。
这些七八十年代的公司在过去写了上千万行代码来支撑今天这么庞大的业务量,如今那也是它们继续前行的路上最大的包袱。
因为没有人有魄力跟老板讲,我们把这1000万行代码扔掉,用全新的架构重新写一遍。这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
第二代券商就好像70年代建的老房子,它是可以不停的装修(来提升居住体验),但不如住2014年的全新户型。
新房子有更好的结构、水电、太阳能设施等。你看很多老小区搞来搞去最后还是不行。
在我看来,他们并不算是互联网公司。看一家公司是否算互联网公司,不是以它有没有APP、官网、程序员而是以它自身的迭代速度来判断。
互联网公司拥有最强的进化能力。这是互联网公司跟传统公司的本质区别。
当然了,大公司衰落、小公司崛起的原因也包括每代人的需求不一样。我创业的时候以为中国炒美股的人会比我当时年长。
2014年我正好30岁,但是到今天我发现老虎证券的大多数用户是比我年轻的。
我创业的时候以为炒美股的人可能非常集中在一线城市,并且可能就是互联网的人和金融的人。后来发现我们的业务还是下沉了很多。
这是一个很重要的代际红利。你很难习惯上一代人或下一代人的产品。
美国在20世纪7、80年代炒股的人觉得IB、Charles Schwab挺好用的。我相信我的小孩长大后看到老虎证券的界面也会很没有耐心。
另外一个有利于老虎证券的小趋势是,过去20年间中国的大学培养出了非常多的程序员,而且他们很有竞争力。
大家可以看各个国家APP store的榜单,要么是美国公司的产品,要么就是中国公司的产品。
这是我们得以跟第二代券商一较高下的人力基础。美国的程序员就太贵了。
如今IB的市值是200多亿美元,嘉信理财的市值接近700亿美元,E*Trade的市值也有100多亿美元,老虎证券的估值与它们确实尚有差距。
但拥有最先进生产力的互联网公司会取代它们,我们做时间的朋友就可以。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
先进生产力所表现出来的结果是,老虎证券的APP比第二代券商的要好用很多倍。
注:巫天华给和阳展示APP
和阳(编者注:重读创始人)你看这是第二代券商的佼佼者的APP。假设你现在想注册成它的用户,你可以看看它的流程。
这是登录页面。首先,这类APP的“注册”藏得太深了。其次,它不支持用手机号或者Google账号、Facebook账号来登录。
我再举个例子。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规定,如果账户净资产不足25,000美元时,若账户在连续5个交易日内达到4次T+0 交易,该账户将被禁止开仓交易达90天。
为了避免触发交易限制规则,保护客户交易权限,老虎的账户在3次T+0 交易后就会限制新开仓。
那么有的传统券商的问题在于,它不会告诉用户还剩下几次T+0。而用户经常忘记自己已经使用了几次。
这会让他烦的要死。因为他已经用了3次时再进行一次T+0,他的账户就会被禁止开仓交易。老虎证券里有一个关于T+0的剩余次数的提醒,这就很方便了。
类似这种有问题的细节,我可以在第二代券商的整个APP的场景和使用过程中举出成百上千个。
我知道和阳你不是做互联网产品和技术的人,但你单纯从一个用户的角度也能看到这种APP犯了太多哪怕是一个中国的一年级互联网产品经理可能都不会犯的错。
用户会发现老虎证券做的很多事情,私人银行、海外券商都有提供。我们只是尽量站在用户的角度来设计产品,用户觉得怎么方便怎么来。
互联网公司好的地方是把用户的时间看的很宝贵,会尽量给用户节省时间。
而传统金融机构的态度是能让用户把这个事情干成就可以,至于是要花用户5分钟还是半小时还是一个小时,还是要跑三个不同的地点,它不管。
这就是生产力的区别。中国的互联网公司在过去20多年里积攒了很多做产品的方法论和技术研发的经验,这些都是更先进的生产力。
所以我们绝对不会拿出这么一个APP来给人用,但别忘了这是上一代最厉害的券商做出来的东西。
第三代券商和第二代券商相比还有更加厉害的武器。互联网公司或者硅谷模式的公司更牛的点还在于生产关系。
我一直相信生产关系比生产力更重要。怎么来解读这个意思?
硅谷过去几十年的实践经验,以及阿里巴巴、小米这样的公司上市时造就了非常多的千万亿万富翁这样的情况,让有创业精神的人开始相信创业、相信期权、相信股票。
大家有信念之后,他们就会跟创始团队和CEO想一样的事情。我们都会更在乎长期利益而非短期利益,我们都在想如何做好公司的基本面。
因为公司市值的上升一定是公司的基本面在变得更好。这样所有人有了共同的目标和愿景。
老虎证券就是这样。我们能在4年里发展的这么快,不是说我的认知有多好,或者说我一个人加班加点干,不是这个情况。
我们有很多在BAT、网易、小米工作了10年左右的同事,也有很多在金融圈工作了十几二十年的人,他们都降薪加入了老虎证券。
他们为什么愿意降薪?怎么来激励大家?option/股权。所以他们最在乎的不是工资和年终奖,而是在乎老虎证券能否变成一个伟大的公司,变成一个市值越来越高的公司。
我们不能说硅谷模式的公司能把每个人积极性调动到完美的程度,但比上一代的公司的确要好很多。这样的生产关系是是第二代券商没有的武器。
第二代券商走的不是硅谷模式而是美国东部的模式。它们从来不拿VC的钱,也不太借助资本市场的力量,就是自己掏钱雇人然后开始干,到了一定体量就上市了。所以它们是很家族式的公司。
温和竞争
像小米、拼多多、美团点评这种家喻户晓的公司的上市,使得老虎证券受到了更多人的关注。
注:截止2018.11.28,老虎证券美港股打新一览表。来源:老虎证券
美股券商不止我们一家,我相信每个人都想做拼多多这样的公司的打新,为什么老虎证券做了这么多独家打新?
老虎证券在2017年底开始做打新,宣传到现在都快一年了依然领先于行业,说明这个事情还是有壁垒的。
除了刚才讲的产品能力、人脉资源外,很多时候还需要一定程度的勤奋。创业以来我养成了一个习惯,约一个人能约今天就绝对不约明天。
我们周五晚上见王兴,周六约见相关负责人。如果我们不约周六见负责人,人家下周就一周都不在国内。我们产品研发也很快启动了美团项目。
我们去跟拼多多谈打新的时候可能并没有感受到竞争对手的存在。
还有一个类似的例子。我们为什么能拿到吉姆·罗杰斯的投资?在2017年初的时候我们参加了一个有吉姆·罗杰斯参加的活动。
结束后回公司的路上,我们觉得虽然主办方没有给我们安排晚宴座位,虽然晚宴上一桌坐了十几个人,也不知道会有什么化学反应,但还是应该争取参加晚宴。
所以走到一半我们又给主办方打电话争取座位,然后开车回到活动现场。那天晚上我们跟吉姆·罗杰斯聊到了11点多,大家都觉得挺好。
但他一开始还是拒绝投资我们,因为他很少做一级市场的投资。我们又给他发一些材料,最终才获得了他的认可。
这两个例子都表现出老虎证券的团队还是比较积极、比较有战斗力的。
这个世界上很多事情都得靠你积极地争取,即使对方的第一反应是拒绝。
也许很多时候对方看重的就是你比较正能量、比较积极的状态。很多事情都是一环扣一环的。
你也可以说老虎证券更有危机感,所以才会把事情做的更极致一点。我们会跑的更勤,心态也更加open。
当然了,互联网券商之间还不算正面竞争。我们还在共同面对第二代券商,它们才是市场份额拥有者。
所以从2014年到现在我们还是更关注自己的发展。就好像你做重读这样的媒体方向,你也不会成立一个办公室,经常盯着另外一家媒体天天要打他。不会的。你觉得自己做好内容就行了。
证券行业的竞争还比较温和,这儿不是一个垄断者通吃的世界。一个老大吃肉,老二喝汤,老三死掉的行业大家才会竞争的很激烈。
京东和阿里会成立打拼多多的办公室,但工商银行不会成立一个打建设银行、打招商银行的办公室。
竞争温和是因为你很难把美港股用户都吃下来。IB、嘉信理财、etrade这些美国券商,中银国际、海通国际这些港资券商在中国依然还是有大量的存量用户以及少量的增量用户。它们虽然难用很多,但也能买卖美港股。
不光他们。自从老虎证券火了之后,有很多创业者也跟风进入这个行业并且也用动物名来命名。
注:老虎证券创始人巫天华
在中国炒美港股这么一个小众的赛道里,现在至少有几十上百家公司。这比美国券商公司的数量还多!
这些公司也能抓住一点增量用户。我还跟其中一家公司聊过。我问那创始人:为什么要搞这件事情?
他承认自己也没什么竞争力。但他认为中国每个炒美港股的人不会都知道老虎证券,所以他们还是能切下一部分细分人群。
然后我发现他的佣金收的竟然比我们还贵。我就问说:你的产品比老虎证券难用,公司也比我们后发,又没有我们出名,你还比老虎证券贵,这样不就没戏了吗?
那老板的答案是:我们的佣金肯定要比老虎证券贵一点。本来我的用户数就比你少,定价还比老虎证券便宜的话,那我就真的要喝西北风了。
不管别人如何,老虎证券认同聚焦。经纪业务做到极致的结果是,IB市值200多亿美金。
所以我们就在这个赛道上把经纪业务做好,在这件事情上构建壁垒。我不能讲老虎证券的产品已经到顶了,但确实很难再有结构性的优化了。
现在炒美港股几个最痛的地方,本质上属于偏监管的问题。
技术降维
全球最厉害的计算机技术还是在Google这样的公司。我个人也很崇拜Google的技术。
Google为了解决搜索引擎在全球范围内如何分布式存储几千亿网页之类的问题,发表了很多很牛的学术论文。分布式系统里算开山鼻祖的一些论文都是Google发表的。
Hadoop(编者注:Hadoop是Apache基金会所开发的分布式系统基础架构)就是源自 Google的三篇论文《分布式文件系统》 、《分布式计算模型》 、《Big Table》。
BAT和很多中国互联网公司的技术与Google、苹果相比,拥有的原创性的、操作系统级别的基础技术还差了一定的距离。
但它们在中国的战场里经常要接受10亿级别用户的考验,这倒逼着它们在应用层的技术水准极高。
美国那些券商包括交易所的IT系统的水平和Top互联网公司相比是比较落后的。
有多落后呢?直到2018年还会出现因美股有很大的波动而导致很多券商的it系统不太能用的状况。过去几年间也出现过几次交易所的数据不对之类的情况。
它们更擅长的是金融能力,它们是金融公司而不是技术公司。
国内券商的技术水平则是这个样子。传统的A股券商不写代码,它们自己只有IT运维人员,然后买恒生电子、金证系统。但恒生电子的系统也已经比较久了。我看过。
我不敢讲老虎证券的技术有多牛,但我们毕竟是一流互联网公司出来的研发团队,比起金融行业的技术团队的水平还是要好很多。
跟风老虎证券的那些小互联网券商公司都还很小,可能刚开始研发自己的中后台系统。竞品更多做的是应用层,没有写券商的中后台系统。
港股互联网券商跟老虎证券不一样的地方在于,我们更注重美股的系统,它更侧重于港股的系统。但美股比港股和A股要复杂。
A股有两个交易所,港股只有一个交易所,而美股有几十个交易所。
美股交易允许你买1000股阿里巴巴的股票时,在纳斯达克成交400股,在纽交所成交200股,在bats成交300股,在iex成交100股……这在A股和港股是做不到的。
再比如,A股就几千个标的,所以A股券商同步几千个标的的行情就够了。但老虎证券要同步A股、港股和美股。
这个其实不算啥,毕竟它们加在一起也就1万出头的标的。问题是老虎证券还提供了复杂的美股衍生品交易。
还是以阿里巴巴为例。阿里巴巴本身是一个标的,但期权的行权价、日期、买卖都不一样,所以阿里巴巴的期权可以幻化出几百上千个标的。
以此类推,老虎证券同时要更新的就是几十万个标的的行情,而且还是跨境。这个吞吐量对老虎证券的中后台系统的要求就比A股券商高得多。
所以老虎证券APP不光针对传统金融机构是降维打击,针对同类互联网券商也是如此。我们去做港股面临的技术挑战要低于港股券商做美股。因为我们先做了更复杂的的美股。
另外一个降维是,我相信未来的A股就是今天的美股。
美国金融市场迭代了这么多年演化成今天的样貌是有道理的。比如是机构为主还是散户为主?
很多中国股民天天买不同的股票图啥呀,真以为你自己这么命好能挣钱吗?这是不可能的事情!你不能一直这么傻,老被割韭菜。
被割烦了你就觉得算了,还是交给别人去打理。最后一定会是机构玩家为主,散户玩家为辅。
就今天国内股民炒股的心态和成熟度,跟美国相比隔了大概有个50年到100年的距离。但中国一定会朝着美国进化出来的那个市场格局去的。
融资融券、清算、执行、多交易所、做空、衍生品……我相信中国未来也会变成这个样子。
金融的确是最后一个没有被互联网深度颠覆的行业。市值100亿美金以上的公司最集中的行业,金融应该能排到前两位。
从这里出发我们就能意识到顶层设计、愿景、聚焦的重要性,有意识的进行降维攻击。
最终壁垒
让用户一笔钱就玩转不同的交易品种、IPO打新这些不断出现的新产品功能,要求老虎证券的中后台系统既不能过度设计,又有相对较好的扩展性。
APP的能有条不紊的运转,靠的就是中后台系统这些复杂代码。如果一开始没写好,之后就加不了新功能了。
就好像盖房子一样,地基打歪了会很难动弹。产品端不停地加新业务逻辑进去,还要求我们的系统能做到类似于高速公路上换轮胎的动作。
从2014年组建团队时我们就开始写中后台系统。你可以对照着老虎证券的界面来理解我们的中后台系统,它包括执行、清算、风控、账户等子系统,以及社区、发现等不同的功能模块。
老虎证券本来在2015年上半年能上线的。但发现之前的行情解决方案不足以支撑预计的用户规模,所以有临时更换。
目前老虎证券的中后台系统已经处于良性循环的轨道。
没干过的人只能看别人的界面然后猜测其中的系统布局,多少都会有遗漏。就好像你看到汽车就凭想象估计汽车的内部构造然后造汽车一样,后续肯定会出现各种问题。
任何一个人想干这件事,都要花足够长的时间、找足够强的团队才能复制。而且这事儿没法一口吃个胖子。
假设我是1000个人写了10年,那么你找10000人写一年是行不通的。有些整体设计的环节就需要先得有一个人想的很清楚。有些工作最多能100个人同时作业,人多了也只能在旁边看着。
可以有很好的销售,可以有很好的渠道,每个人都可以去百度投广告,产品的界面、客户端的功能点也都可以抄。
但创始人的基因、公司文化、组织架构、生产关系、中后台系统这些东西很难抄。这些东西看不见摸不着,别人就不理解背后的逻辑。
有的竞品公司以为炒美港股就是开一个海外券商的大账户,然后在国内收人民币,在国外代买股票。
表面上看起来它的产品跟老虎证券长得差不多,也能实现买卖的功能。但它既没有遵守中国的法律也没有遵守美国的法律。券商的中后台架构也完全不是它想象的那个样子。
山寨机、中关村把零部件攒成手机,做着做着就不挣钱了。因为攒机没壁垒。所以大家会重视芯片这种最核心的东西。
老虎证券的中后台系统就好像手机里的CPU。只有芯片牛了,我才能在应用层创新。我觉得老虎证券的中后台系统会是我们最终、最大的壁垒。
同维选手认知偏差
我们不是因为有了上面那些关于不同代际、竞争、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类的系统性想法后才去创立的老虎。
我们创业时没有想太多,就是因为我们喜欢炒美股这个事情,然后又算是久病成良医。
什么意思呢?网易是中国最早去美国上市的公司,我又在网易工作了快10年,所以我很自然的接触到了美股。
在多年的交易过程中我换了很多家券商的互联网产品,但它们都不好用。实在没办法了我才在2014年决定自己做一个炒美股的互联网产品。
老虎证券是最早做美股交易这个方向的公司。得益于这个差异化的定位,一直以来我们都还比较好被记住。
在选择产品定位的过程中我可以分享一个认知上的偏差。2013、2014年我根本不觉得港股市场会有多重要。我认为没什么中国人会炒港股,他们唯一会买的港股大概就是腾讯。
有必要说一下当时的背景。 2013年美股是大牛市,中国所有的互联网公司都去美国上市。而香港已经熊了大概7、8年,它给互联网公司的估值也低的一塌糊涂。
那里只有腾讯一个互联网公司。如果问你港股里第二家互联网公司是谁,你可能要想半天。那一年,港交所还拒绝了阿里。
直到2014年底沪港通开通,然后大概是在2015年上半年又看到了一个第三方数据,我才知道中国炒港股的人竟然这么多——比美股人群多很多。广东省、福建省那边炒港股的人还是蛮多的。
2015年8月份老虎证券APP上线之后,我才明确意识到不能丢掉港股市场。
注:老虎证券创始人巫天华
而我们从思想上重视港股业务到港股交易功能上线又需要一个准备周期——研发需要排期。所以老虎证券的港股业务上线时间就到了2016年5月。
如果老虎证券在2014年就计划要在2015年上线港股业务是有难度的。毕竟是初创公司,资源有限。
团队储备也不足。从我2014年3月份离开网易到团队有10个人,就花了大概四五个月的时间。因为我都招来自一线大公司的人,还要各种降薪。
但没有什么挤不出来的事情。老虎证券的人数从2014年的7、8月份到2015年的7、8月份呈线性增长,所以人力资源是渐渐的开始宽松。
所以我们再多招几个人,或者有些事情就少做一点(匀一些人力),是可以在APP上同时推出美股和港股业务的。
很多事情预则立,最怕的就是你想都没想这事儿。你都不觉得这个事情重要,那你肯定没戏。我们在2014年就没想港股这事儿。
我也没预见到港交所能进行同股不同权的改革。像小米、美团这种公司放在4年前,我一定认为它们会去美国上市,怎么可能去香港上市?!
没预见到(港股崛起)则是因为我的能力圈里出现了认知偏差和统计偏差。
我生活在北京,在网易员工的群体里待着,身边全都是炒美股的人。我根本不知道有很多人炒港股。我对东南沿海的港股股民完全没感觉。
我的各种经验和见识都让老虎证券做了一个‘我们就好好做美股’的决定。我们应该更加重视布局港股的。
老虎证券发力港股业务慢了这件事,我还是很后悔的。如果我港股、美股的交易量都比现在大,那我就更牛了。
创始人的预判很重要吧。对未来的错判会是一个人、一个公司最大的损失,这东西是你靠勤奋无法弥补的。因为它是一步错就步步错,或者说你先人一步就可以先人很多步。
这也是考验创业者素质的地方。10年后去总结一件事情要容易得多,人也会有‘其实’、‘应该要’这种想法,其实都是马后炮。马后炮容易,但在10年前去预测趋势、有先见之明是很难的一件事情。
客观的说,我认为互联网券商们也走了一些弯路。它们做美股,都慢了,晚了。
如果互联网券商们在2012年、2013年就提供了美股服务,我大概率会变成它的用户。重读就看不到我了。
因为用户的逻辑是一个产品不好用的话换一个试试。他的第一选择不会是创业。
我们用了不到3年时间交易量就突破了1万亿人民币,别人没有我们快。
速度上有差异的原因其实只用关注一点:过去几年的时间里美股是牛市,港股是熊市。创业者要先做牛市的交易品种,再做熊市的交易品种。
人会有认知偏差的原因可能也差不多。因为腾讯在港交所上市,所以肯定有人在他那个圈子里面觉得:中国哪有人玩美股。
如果腾讯当初是在美国上市,那也没有老虎证券了。如果网易当初是在香港上市,我也很可能会做针对港股的产品。
人生的际遇就是这样。
世界上没有完美的ready
(发力港股慢)这个事情后来我也比较能够释怀。因为这个世界上所有的公司创始人都有类似的经验,只是看他愿不愿意跟重读讲。
我不认为这个世界上存在一帆风顺的公司,每家公司都有无数的小波折。
因为几乎所有人都是在没有100%准备好的情况下参加了高考、结婚、生小孩、创业、上市。我相信这个世界上没有完美的ready。
有的时候你去挖一个人到创业公司,他会说希望在这公司再多待几年,或者说想去大公司里再历练一下。
这样的人往往会错过创业的机会。那些想晚三年等财务报表更好看的时候再去IPO的人,可能这辈子都无法IPO。
如果你想去等待一个100分的时刻,你可能会错过更多的东西。
我刚才讲了很多我觉得遗憾的事情。但所有的错误、遗憾和正确都有优先级。
我们在最大的事情上是正确的。我是指我们在2014年开始做这件事。
如果我在2015年创业的话会是什么画面?2015年时大家都以为牛市好歹能持续到年底呢。
结果一配资搞得A股在2015年6月就开始崩盘。国家开始强监管了,很多人还以为没事儿,还在中间去抄底,结果抄在山腰上了。
二级市场一冷,瞬间一级市场也资本寒冬了。大家在2015年6月份之后几乎就不投金融类的项目了,互金的风口过去了。
而我们天使轮融的钱哪够烧到2017年?所以只要晚一年出来,老虎证券挂掉的概率就在90%以上。
我并不是谦虚。相同的团队做,也挂。
事实上这跟谁做已经没什么关系了。你其实不知道这个世界在发生什么样的变化!你不知道配资对你的人生会产生多大影响。
这个世界上还是有很多看不见的手在左右大家的命运,比如国家的宏观经济、二级市场的冷热周期等。
一步慢,步步慢。更慢的就挂了。这个世界就是这样,有的时候你快半年会快很多,晚半年整个世界都不是你的。
我们上线的第一天百度指数就很高。因为老虎证券的用户体验比第二代券商的产品好很多倍,又比它们便宜很多,再加上那时用户要炒美股也没那么多互联网公司的产品可以选。
你要说老虎证券发展的快吧也不算慢,但确实也没有那么快。我们的增速真的是比不上TMT行业的公司。
实现1万亿人民币的交易量,我们只用了不到3年时间。还可以。但在证券行业交易量体现的是用户的粘性而不是用户规模。
你花了100万美元买一只股票,然后又以同样的价格把它卖掉,这就在券商产生了200万美金的交易量。
根据我的推算,当下中国大陆炒美港股的人总共也只有小几百万的规模,将来我们也没法下沉到50%的人群。
因为在这个重度决策的行业里,打广告的效果没有那么好。用户看到广告偶尔会有点小心动,看个电视剧、玩个游戏就忘记了。
和阳你如果不是被朋友推荐了老虎证券,而是从一个网站的banner上看到老虎证券,你是不会下载老虎、开户、入金的。
开户、入金的过程中有无数的卡点,用户在任何一个点被卡住都可能会放弃。
我们的用户一般都是内心已经产生了强大的自驱力,他就是要买某个公司的股票、死活都要买,才会跑到老虎这边来开户、入金。
而TMT行业的创业节奏则是这样子:三个月产品上线,再过半年要么用户规模过千万,要么就转型做别的事情。
我们不属于普惠金融。互金领域每过半年就会有新的风口浪尖的公司和概念出来,从p2p到消费分期到现金贷,但从来都不是我们。老虎证券从来没站到过互金风口上。
给我的感觉是什么呢?这个世界很热闹,只是跟我没关系。很多人很快。你看我们是4年做到了独角兽,但互金领域有3年就百亿美金市值的公司。
还有个同行做了我过去四年里见过的所有互金的商业模式。它既有P2P又有现金贷,既有美港股又有外汇,看上去可牛了。
我们一直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上默默地种地。我觉得老虎证券会走的更稳、更扎实一点。
真成投资李剑威:老虎就是中国的IB
注:李剑威。来源:真成投资
超级用户巫天华
我最早在波士顿咨询,后来去了富达国际(Fidelity International),后来去了红杉中国。
我在富达国际的时候还系统性的研究过跟证券市场相关的各种机会,并且对万得进行过很深入的尽调……
你可以这么理解,我对二级市场还是比较了解的。想得到我这样的金融从业者的认可并不容易。
那巫天华的能力在哪呢?他对各种衍生品很熟悉,他对期权特别熟。
当时IB出了一个什么期权实验室,还搞了一次全球范围内的用户比赛,巫天华应该是排第二名。
我们又看他之前讲的文章,分析事情都很靠谱。他做实盘的收益率也非常好——涨了好几倍,我就咬咬牙上了课。
他讲的也挺好。就跟我们说股票怎么在箱型运动的时候还能挣钱,怎么call(买入看涨期权),怎么sell put(设置衍生品策略)。我们当时对他还是比较认可。
后来在2014年他跟我说美股交易软件做的不好,他想做一个自己的APP。我用过香港的券商软件。哦,那个用户体验差的难以形容,震撼。所以纯粹的互联网券商绝对是有机会的。
我说你准备怎么做?他说从用户体验上、易用性上要有巨大的提升。他说,类似的竞品做的也不错,但是竞品的团队对金融的理解可能没有他深。
我说这块怎么说呢?他说你看IB有很多复杂的策略我都懂。
我说哪个功能在IB里面怎么实现?巫天华说在IB用户手册的哪一页。
你要知道,IB的用户手册有900多页。他是真的理解证券交易的逻辑和证券交易者的需求。
我就帮巫天华介绍了一些天使。我给他介绍徐老师(徐小平)。
我当时怎么定位巫天华?提炼成一句话,巫天华是我见过的在金融行业里面最懂互联网,在互联网里面最懂金融的。
传统的券商人是没戏的,他们不懂互联网。而纯互联网人也不懂证券。所以巫天华是一个跨界的人这点很重要。
我相信他能做出一款最适合华人交易者的、下一代证券交易软件。那对传统券商的产品来说绝对是降维打击。
竞品可能也做的很好,没问题。证券行业是多个玩家共存的市场,它不会赢家通吃。
美国有fidelity,有IB,有OptionsRoute(隶属于ViewTrade Securities)……做的都不错,每个人有自己的特色。
那一轮可能算天使plus吧,因为当时巫天华的产品没出来,团队也不算特别齐。但综合这么多优秀素质的人确实难得,所以我才会推荐。
我说徐老师你自己看。徐老师说如果你这么讲我们就投了。徐老师正好是投人的,也是他慧眼识人,他做的决定。
躺着收钱
果然巫天华团队的能力很强,很快就出产品了,而且得到了小米的认可。所以小米投了A轮。
2016年,正好那个时间点我做了真成投资,正好基金有钱可以投了。华盖当时准备领投这个项目。它问老投资人怎么看这个项目?
我说它就是中国的IB,我相信他能做成一个更好的IB——尤其是在移动端。华盖说好,我们喜欢这个定位。
华盖问我你投不投?那时老虎证券估值不算低。我们又是初次自己做基金。我说我会用真成投。
老虎证券特别符合真成的标准。券商产品是一个初始投入极大,后期边际成本极低的业务。老虎证券多一个客户的服务成本是很低的,所以它很容易规模化。
你到了一定规模其实就是躺着收钱,只要用户发生交易了老虎就能赚钱。这个业务的终局是我们就投出一个中国的IB。而IB当时是200亿美元市值的公司。这是我们当时核心的投资主题。
后来的发展验证了我们的看法。老虎证券的增长挺快的,在B+轮的时候业务就翻了挺多倍,现在的交易量比当时又翻了很多倍。
注:老虎证券创始人巫天华
老虎和IB不在乎客户数少
很多互联网券商的创始人是这个属性:对券商很感兴趣。而巫天华对证券的理解在IB的用户里是数得上号的。
IB投了天华,这点非常能说明老虎的专业程度。吉姆·罗杰斯投了巫天华,这点也很重要。BAT有流量,但它在证券行业的影响力远不如IB。
老虎证券和IB的业务模式非常相像。市场上有很多人不理解,为什么老虎能做起来?他们也不理解为什么美国有Fidelity,还能有IB?
我们知道中间的差异点是什么。IB和老虎服务的都是高净值客户,需求很独特的、很复杂的客户,IB和老虎需要用很好的技术来服务他们的客户。
比如客户做一个期权策略,包括买方期权(Call Option)和卖方期权(Put Option )来形成一个在波动区间内就肯定能挣钱的投资组合,那么它需要更复杂的一个产品设计。
很多简单的产品比如Fidelity是不能提供这个功能的。因为它不面向高频交易者,它的客户也不是衍生品交易者,所以它就不懂。
还有就是费率。老虎证券初级产品的费率非常低,这也能吸引很多频繁的交易者。
平均来讲,老虎的AUM(asset under management,客户资产规模)是很大的,要比Fidelity的客户管理的资产量大得多,交易频率也要更高。
最小白的用户,那种买了股票就放那儿放十年的人可能都不是他的目标用户。当然它对小白用户也有吸引力,因为它的佣金费用特别低。
老虎和IB的客户是聪明的交易者。(客户数少)没关系啊,IB的客户其实也不多。到现在为止IB的客户数也就几十万。所以这个市场足够有机会。
它的用户体验也越来越好。你觉得你眼光好,在以前想开个对冲基金的门槛非常高。你连找什么律师,怎么搭开曼结构都不知道。现在老虎证券的服务可以让你用很低的成本去开一个对冲基金。
所以老虎证券的未来其实不仅仅是一个券商,它可以赋能给很多好的投资人开自己的基金、资产管理公司。老虎证券提供这个基础架构。这点是一般投资者很难理解的。
长期来讲,老虎证券不只能为交易者服务,它还能服务上市公司。目前来讲中国的美股券商,只有老虎证券能做美股打新。
让那些资深美股玩家能直接参与IPO会形成一个很好的共生环境。上市公司喜欢这种懂的投资人,这些资深美股投资人的对老虎的粘性也会越来越高。
智明星通唐彬森:投巫天华的匠心,赌国运
注:唐彬森。来源:智明星通
中国人服务中国人
我在大概四年前看了一个报道,说中国的服务业处于逆差。
我很好奇,我们(智明星通)游戏做的都已经杀到海外去了,感觉中国的互联网企业都强大到要进军海外了,中国为什么还有很多服务业需要进口国外的东西呢?
一查,原来中国的金融、医疗、教育是特别落后的。很多人包括我自己也投资国外的股票嘛,基本上服务我们的公司都是港资企业、美资企业。
我当时用的是中资在港券商的软件,特别难用。开户得去香港见面开户,还要去什么指定的银行,特别麻烦。
我说XXX——体验那么糟糕还这么挣钱?!
为什么用户的本土需求还由外资企业做的那么差的产品来服务?这有点不可思议。
我们的互联网创业者应该来解决一下这个问题。
我有一个底层逻辑,我相信得由中国人服务中国人,中国企业服务中国客户。我相信全球任何一个行业的前十名企业里,应该有三家中国企业。
中国本土市场里,应该至少有7成以上的份额由中国企业占据。我相信中国人很强。就像当年中国互联网的第一波企业都是把海外企业赶出中国一样,比如淘宝与eBay,腾讯QQ与微软MSN。
2014年经人介绍我偶然认识了巫天华。那个时代大家都在忙着搞什么O2O、P2P。
做个P2P平台很快就能把量做起来,但做证券公司是很慢的。在大家都想挣快钱的情况下有人说要搞个什么证券公司,我估计那时候也没人信。
我跟巫天华一聊,我觉得他对股票很了解,对美国证券市场也很清楚,而且他很执着和专注。
他不是那种说起来滔滔不绝,遇到点困难就换个什么p2p啊,过两天不行再换个区块链,过两天再搞个o2o的人。
讲白了,天华这种人不会因为遇到点困难就放弃。优秀的创业者一定是比较专注的。
我喜欢天华这样的创业者。我们一拍即合。投完后我说我们不要做股票软件这种边缘业务,要搞就搞个大的,要做就做证券公司。
搞证券公司的话,当时互联网券商已经出现了,但市场本来也不是在老虎证券和竞品身上。
这个市场大多数的市场份额还都是美资机构、港资机构占据的,我们要蚕食的是这片巨大的市场。
不要怕竞品,互联网券商才刚刚开始,市场空间还是很大的。
我们要直接打阵地战,要抓紧搞券商牌照那些硬资质。这样我觉得第一笔投资金额不够,所以又借给老虎证券一笔钱。
老虎证券后来做了很多有匠心的事情。比如让用户打新更方便、让用户开户更方便、让用户可以一个帐户玩转全球的资金等等。
我们老说匠心、匠心,其实匠心背后就是一种执着的精神。创业者今天看这个好,明天看那个好,他是做不透产品的。华人需要一些有匠心的创业者。
救死扶伤,争分夺秒
我投资巫天华的另外一个角度是“救死扶伤、争分夺秒”。我炒股炒了十几年,就炒炒茅台啊炒点银行股什么的。
A股的老百姓这么多年来没挣着钱,但美股的散户们是挣到钱了。或者说中国最优秀的企业没有让中国人挣到钱,让美国人挣到钱了。
为什么这么说?据我所知,全球二十大的科技企业,中国占了一半,美国占了一半。
但是别忘了另外一个数字,中国占的这一半里,中国人持有的股份可能只占了30%。只占了30%。
中国最优秀的企业都是在美国上市流通的。中国现在各方面都比较发达了,落后就落后在金融市场。
所以我当时跟巫天华说,老虎干的是件很有意义的事情,真的是大好事啊。
让用户去投资全世界最优秀的企业,再过五年、十年看老虎这件事,这帮用户一定是感谢我们的。
我跟他讲叫救死扶伤、争分夺秒,四年前我原话就这么说的,都有视频的。
美股市场目前更加成熟。为什么呢?我们开的商店是海淘,是最好的品质产品。
在这个商店里吗,假冒伪劣产品特别少,监管又很严,公司做假账的代价很大,大多数公司都是很守规矩的好公司。
其实老虎证券干的事情就是国家需要的。现在我们国家的货物不顺差了,那服务的逆差谁来解决呢?对不对?
服务业的逆差不就是美国的医疗、金融、教育三大产业在中国挣钱嘛,老虎证券干的不就是(为解决服务业逆差出力)这个事情嘛。
更长远来讲,老虎证券还要国际化,我们要成为一家全球性的金融机构。
榜单收录、高管收录、融资收录、活动收录可发送邮件至news#citmt.cn(把#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