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0/11 15:46 IT产业网
今天,企业服务产业正处在一个数字化、国产化、全球化“三浪叠加”的巨大历史机遇中,而这也正推动着企业服务产业走向专业化深耕、平台化聚合和生态化共荣的“三化并进”,用友网络董事长王文京指出。
在此大背景下,用友日前在海南三亚召开的企业数字化生态峰会上,正式发布了以“融合”为核心的用友企业云服务新生态战略,希望把众多的企业服务融合在一起,通过紧密的合作来共同服务企业,加速推动和释放企业服务产业更大的活力与无限的潜能。
毫无疑问,用友以“融合”为核心的新生态战略,必将对推动企业服务产业未来的发展,并打开数字化转型的新突破口,起到引领和示范的新作用。而在这背后,不仅仅是用友的一种态度,也是一种行动,更是其格局和价值观的全面升华与进化。
融合是用友生态第一关键词
实际上,相比于信息时代的“管控”,数字时代更强调“开放”。一个组织力量再大,总有边界和局限,而生态繁荣强大每个成员,更能为客户创造单一组织不能企及的价值。
对此,用友网络高级副总裁徐洋表示:“在用友3.0时代,我们致力于成为综合型、融合化、生态式的服务平台,这也意味着平台型生态模式是用友发展的必然,更决定了我们在设计生态模式的时候,不只是思考价值链,而是从价值生态中思考。要实现这样的目标,构建一个融合化生态也就成为了用友的核心战略、中长期发展的第一层级战略。”
因此,“融合”就成为了用友生态战略中的第一关键词。“融”代表了融化、融合、融洽,是指用友和伙伴的产品方案融为一体,形成完整的企业数字化解决方案服务数字企业;而“合”则代表了一致的协调与协作,用友希望和伙伴共同服务好客户,由此为企业提供更加全面的智能服务。
据介绍,用友“融合”生态战略分为五大策略方向,分别是战略联盟、集成与被集成、云市场、服务一体化、平台化运营,具体来看:
一是战略联盟,用友联合中国电信、中软国际、中科软、广联达、富士康工业互联网、亚信科技等二十余家行业解决方案领导厂商,以及中国软件行业协会、中国软件网等第三方机构,聚集各行业、领域的龙头企业,成立“企业数字化服务领导厂商联盟”,希望共同为行业客户提供可信任的、一站式的企业数字化服务。
二是集成与被集成,用友提出“集成与被集成”的理念,通过与更多行业ISV的集成,用友提供制造业、零售业、服务业、教育业、金融业等行业融合解决方案,助力行业客户数字化升级。同时,用友还基于开放的iuap平台,为产业生态伙伴提供更多的支撑,让他们可以开发出不同行业与领域的解决方案,并嵌入云市场实现线上线下的销售。
三是云市场,未来面向客户,用友云市场提供一站式采购服务;面向伙伴,用友云市场提供一体化运营及营销服务,而通过用友友空间应用中心入口,生态产品也能直达每一位客户的工作桌面,帮助伙伴实现客户资源与销售通路共享。
四是服务一体化,在融合生态战略的牵引下,用友未来不仅仅为企业客户提供IT服务,还联合业内领先的咨询服务类伙伴,为企业提供数字化转型的引导和咨询,以及协同交付、分层开发以及联合运维等一体化的新服务。
五是平台化运营,用友打造的融合平台生态模式,不仅能帮助伙伴实现数字化解决方案的推广,还能为不同的合作提供包括人才培养、资本合作在内的服务。通过完善的运营体系、丰厚的业界资源,用友希望让每一个伙伴都能在生态体系中找到适合自己的成长空间,并与产业数字化共成长。
从用友全新生态战略中,可以看到其最为重要的特征就是“融合”二字,主要体现在用友和生态伙伴之间的关系不只是停留在销售层面,更在于产品层面及业务层面的深层次、多维度、全方位的融合。
与此同时,这种“融合”也体现在用友与生态合作伙伴之间,不是单项而是双向的“融合”,用友不仅将伙伴的能力融入用友自有产品体系及经营服务体系,同时也主动融入伙伴的经营体系中,由此真正构筑出一个开放、合作、共赢的全新生态。
更重要的是,这种“融合”还体现在用友真正立足于企业数字化需求,并主动选择、融合各领域或行业领先生态的产品,由此构建出来的生态融合型产品或解决方案,能够更完整地满足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各种场景需求。
搭平台释放企业服务新潜能
客观的说,用友的融合生态新战略不仅释放了自身平台化的价值,也开启了共生共赢的生态合作新模式,更对整个企业服务产业产生了巨大的新价值。那么,这种“新”究竟表现在哪些方面呢?我们可以从下面三种合作模式来做观察:
首先,是用友和战略合作伙伴的深度合作模式。例如,用友和华为云一起,共同打造国产化全栈联合解决方案,通过共享软硬件生态、共同孵化创新、坚持长期关键技术投入,共筑鲲鹏产业生态,更好的服务中国企业的数字化转型。
再如,用友还与软通动力达成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在优势行业和领域开展深度业务合作,充分发挥用友的产品与平台能力和软通动力的专业咨询和交付等增值服务能力,由此形成1+1>2的合力,联合拓展市场空间,推进大中型政企业客户数字化转型。
显然,这种联合的创新和深入的合作,已成为了数字化转型时代生态创新合作的样板和典范,同时也体现出了用友从顶层设计的高度,积极打造与合作伙伴之间的协同合作、共生共赢的合作新模式,而这种合作新模式,无疑将对未来整个开放生态合作体系的构建,起到更多推动和加速的作用。
更深一步的,是用友和行业客户的联合创新模式。服务企业31年的用友,已经拥有数百万客户群体,客户之间已形成了路径清晰的上下游产业链。所以,在这样广阔的平台上,用友可以和行业客户一起联合创新,帮助行业客户把自身沉淀的行业经验开发出来,形成适合所在行业的应用,进行行业领域的推广,最终赋能整个行业。
在这方面,华菱钢铁给出了探索的方向和实践的答案。据了解,为满足自身业务数字化转型需求,华菱钢铁主动打破独立系统集成连接方式,孵化出统一技术平台“华联云创”,用友iuap平台在此过程中,通过赋能华联云创,提供了完善的项目开发服务和产品支撑,从而实现了助推智能制造和供应链协同创新的目的。
可以看到,用友和华菱钢铁共同探索出了数字化转型落地的新模式。不仅方案本身更接地气,也更符合中国行业用户在数字化转型时代对新技术的需求。而这种新的模式一定会为中国更多企业数字化的转型提供更好的借鉴和参考价值。
最后,是用友通过平台赋能生态伙伴的合作模式。目前,用友云市场已为生态融合提供了完善的服务,并支持接入、融合、原生开发等多种一体化模式。不仅如此,用友云市场还通过甄选细分领域领先伙伴的产品及服务,借助开放平台、开发平台及技术赋能,帮助伙伴产品与用友云实现业务场景融合,满足企业一体化应用的需要。
其中,科箭供应链云与用友云平台融合,推出了云生态融合型产品WMS/TMS,并与用友NC Cloud、U8 cloud等产品进行了基于产品的解决方案融合。也就是说,用友的客户在选择用友产品如NC Cloud时,就能无缝对接云融合产品WMS/TMS,实现ERP加供应链端到端的可视化管理,打破信息孤岛。此外,科箭与用友之间不仅在产品融合上落地,更以融合一体化方式共同服务企业客户,如双方今年就为某企业提供云融合产品的物流中台等。
据用友网络副总裁傅毅介绍,截至2019年8月,用友云市场入驻伙伴已超过4300家,上架产品及服务超过 6800个,发布/上市60款云融合及优选产品,涵盖营销服务、平台基础服务及工具、工业互联网及新零售、大数据工具及服务、业务服务、供应链及物流、行业服务多个领域,并实现7大数字化融合方案,推出了5款优选产品。
显而易见,合作伙伴通过用友提供的技术创新平台,不仅可以实现能力聚焦,以及更为快速的创新。同时,这也能够为合作伙伴带来更大的市场空间,特别是合作伙伴一旦开发了自身具备知识产权的融合解决方案,就能不断的重复销售且还具备了差异化市场竞争力,这让其未来的潜力和价值也就具有很大的想象空间。
总的来说,在数字化时代,各行各业都在考虑提升效率、改进流程方面做数字化转型,这就意味着现在客户的购买模式不再是单一的产品采购,而是希望通过“一站式”完成购买。
所以,这就要求厂商与合作伙伴要对客户的需求有更加深入的了解,同时能够提供单一产品之外的定制化、场景化的产品解决方案。而在此过程中,用友不断的探索与创新,以及与合作伙伴之间的“彼此赋能”,无疑为融合生态的发展壮大奠定关键基础。
融合生态背后的三重新价值
在我看来,全新的融合生态战略,不仅是用友的一种态度,也是一种行动,更是其格局和价值观的全面升华与进化,而这种全面的生态战略升级更突显出了融合生态的“与众不同”之处。
第一,用友的融合生态是一个包容型的生态。在用友的生态里每一位伙伴都很重要,而用友也一直在致力于每一位伙伴的成长和成功。在这背后,除了用友拥有强大的平台优势,以及在生态理念上能够触发共鸣之外,最根本的一个原因还在于拥有一个包容四海伙伴、愿意利益分享和彼此成就的开放胸怀。
第二,用友的融合生态也是一个多样型的生态。用友的融合生态不仅能够吸纳更多类型合作伙伴的加入,也能支撑更多能力型伙伴的成长,更促进伙伴之间构建不同的商业模式。显然,唯有多样化,才能让融合生态呈现百花齐放、欣欣向荣的状态。
第三,用友的融合生态更是一个创新型的生态。每一类合作伙伴都可以依托用友提供的平台实现能力升级和业务转型。换句话说,在融合生态理念的牵引下,不仅可以包容和孕育不同的伙伴及合作形式,而且不管伙伴处在哪个发展阶段,都能从中获得成长的环境和养分,并实现创新和成功。
正如用友网络董事长王文京最后所言:“倾听客户、敬畏技术、荣于生态,是过去用友31年来的发展经验总结,也是用友未来要继续坚持的发展走向。我们坚信在新时代,企业服务产业一定会拥有更大的合作空间和发展机遇,而用友也愿意与更多的合作伙伴携手,一起共荣于新的数字经济时代。”
可以预期,在用友和合作伙伴的共同努力下,融合生态一定能够成为引领全新生态价值观的重要力量,最终全面释放企业服务产业的新活力和新潜能。
榜单收录、高管收录、融资收录、活动收录可发送邮件至news#citmt.cn(把#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