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行业

5年过去,二手车电商仍不是一门好生意?

2020/06/03 09:45      懂懂笔记   


  疫情是不是压垮二手车电商的那根稻草?

  据36kr报道称,继2月份要求部分员工停岗之后,国内二手车第一股优信近日又启动了“千人裁员”计划。据悉,此次将有1000多名线下销售团队被裁,700多人的车源部门也可能阶段性裁减。

  另外,据悉在推进裁员计划的同时,优信还开始了新一轮战略转型,开始转向纯线上化的“代理人”模式。CEO戴琨在5月24日的内部信里表示:“我们将直营销售团队部分向位于西安的在线销售中心转移、部分向交付和售后服务转移、部分转为代理人”。

1.jpg

  看到这个“代理人模式”,会不会感觉非常眼熟?没错,去年人人车陷入资金链危机时,同样采用了类似的转型策略。不过,“代理人模式”虽然让人人车规避了破产的命运,但也彻底退出了行业一线竞争者的位置。如今的优信会不会走上人人车的这条老路?等待国内二手车电商行业的结局又是什么?

  新车与二手车市场唇亡齿寒

  ​当流通停滞,汽车业堪称这次“黑天鹅”来袭后受冲击最严重的领域之一,无论是新车还是二手车。

  全球新车市场方面,根据路透社相关数据显示,今年4月份日本八大汽车制造商的总销量减少了54.4%;其中丰田全球销量同比下降了45%、本田的销量同比下滑43%,日产的销量也同比下降了42%。作为日系车中的代表,丰田在本月早些时候对外表示,预计今年的利润下滑将会达到80%,为9年以来的最低点。

  再看国内市场,根据中汽协统计显示,今年1至4月,国产汽车销量576.1万辆,同比下降31.3%。从2019年开始的这股寒流,在2020依然在延续。根据乘联会数据统计,2019年狭义乘用车全年销量2070万辆,同比下滑7.4%。中国市场2019年的汽车销量为2575万台,同比下降206万台。

  新车与二手车市场这对并蒂莲,一荣俱荣、唇亡齿寒。当新车销量受阻,二手车市场也陪着一起不断“下坠”,甚至陷得更深。

  价格优势曾是以往二手车市场的杀手锏,不过面对销售压力,新车市场的零售价格也在不断下探,对二手车形成了新的压迫。目前绝大多数品牌的新车优惠幅度,基本上都能接近2万元,部分相对冷门的车型甚至能够达到5~6万甚至更多。而新能源车方面,特斯拉连续几轮的降价更是让老车主们背上了“国产韭菜”的外号。用户观望的气氛,笼罩着新车销售市场。

  双重压力下,二手车市场表现得更加惨淡。根据AutoBigData的数据显示,2020年1月至4月全国乘用车二手车累计交易量为122万台,相比去年同期下降了71.3%。其中,作为汽车销售产业链中“重要”的存在之一,二手车电商们的日子更不好过。

  这一点,早就在“二手车电商第一股”优信的股价变化上有所显现。

  ​2019年11月8日,优信股价为3.8美元,到了2020年5月30日,优信股价只有1.53美元。6个月的时间跌幅达60%,如果再和2018年6月29日的历史最高价(10.49美元)对比,优信股价已经跌去82%,市值蒸发超过45亿美元。

  有行业人士表示,尽管发展了五年时间,但目前二手车行业依然看不到盈利的曙光。疫情,只是众多稻草中“最重”的那一根。

  作为唯一在海外上市的二手车电商,优信的财报可以为作为一个行业发展规律的参考。根据优信的财报显示,其2018年的净亏损达24.884亿元,2019年经营业务亏损为12.92亿元。值得注意的是,这里的亏损收窄的部分原因,并非是其在经营上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而是源于出售了大量公司资产。

  2019年6月,优信以1亿美元的价格将旗下助贷业务卖给58金融旗下的Golden Pacer;2020年1月,优信又以3.3亿美元的价格将旗下事故车拍卖业务出售给了博车网。而在今年3月份,其最早起家的业务”优信拍”,也以1.05亿美元的价格卖给了58同城。通过连续的出售,优信一共获得约17.87亿元(人民币)现金。

  部分在2019财年出售的业务,从一定程度上既降低了经营亏损,也让优信获得了宝贵的救命钱。

  不过,曾经为优信立下了汗马功劳的B2B业务优信拍、B2C二手车业务及汽车金融业务,随着一通卖卖卖的操作之后,最终只留下了二手车电商这个“硕果”。

  业务的单一化或将进一步降低优信在资本市场的想象力,在二手车甚至整个汽车市场遇冷的当下,上市之后“透明”的优信也让外界看到了市场的残酷。而更为残酷的是,这样状态的优信甚至要比很多二手车电商过得还要好一些。

  二手车电商如何面对疫情后市场

  ​如果将二手车电商开始兴起、资本疯狂涌入的2014年视作行业启动元年,至今已经经历了5年发展历程。对于一个互联网风口而言,5年时间已经足够久,结果也早已见了分晓。如今资本已经失去了当初的热情,随着资本热潮的消退,场内玩家的退场也开始纷纷出现。

  回顾当年二手车电商三巨头们的广告轰炸,瓜子的孙红雷、优信的小李子、人人车的黄渤等等依稀在眼前浮现,但是眼下你能看到的,或许只剩下绿色背景环境中的孙红雷,橙色的小李子和黄渤早已从公交站台、电梯间里消失了。

  这一轮裁员求生的是优信,而在此之前,人人车就已经做了一轮示范。

  2019年初人人车被媒体爆出资金链问题后,当时就进行过一轮大规模的裁员。为了在裁员赔偿上“减少损失”,人人车宣布进行所谓的“战略升级”,将此前在各地雇佣的评估师、一线销售等转为“合伙人”。这也就是二手车电商行业“合伙人”模式的由来。

  经过了近一年的调整,目前人人车的员工人数已经从巅峰时期的近万人下降至不足200人。

  二手车一直以来都是线下属性极强的行业,没有了大量的一线线下人员,人人车也失去了收车、评估等方面的资源优势,只能从线上获得车源消息了。根据《投中网》此前的报道显示,目前人人车连退还用户899元的服务费,以及不超过5万元的离职员工劳动赔偿金都不太顺利,可见转型后的境况。

  相较于人人车和优信的处境,目前似乎只有瓜子二手车过得还算“滋润”,那么实际情况呢?

  5月6日,瓜子二手车的母公司车好多集团宣布完成D轮2亿美元的追加融资,投资方为软银愿景一期基金及红杉资本中国。至此,瓜子二手车的D轮融资金额达到17亿美元,公司估值高达90亿美元。不过,外界将这笔钱称为瓜子的“救命钱”,因为瓜子这一路走来也不太顺利。

  根据此前《晚点LatePost》的报道显示,瓜子这2亿美元拿的着实艰苦。本轮融资最初本应该在去年第四季度完成,但直到今年3月分才最终谈妥。投资方观望后做出决定的背后主要原因,是去年第四季度瓜子终于实现了盈利。不过,据《晚点LatePost》的报道显示,车好多目前旗下所有业务中唯一盈利的业务是毛豆新车,主要来源是用户购买新车的“贷款业务”。

  这让二手车电商行业又多了一丝尴尬。

  ​如今受疫情影响,国内新车和二手车销量骤减,车好多想要靠新车业务实现连续盈利的难度可想而知。面对压力,车好多方面也在作出调整,先是去年年底砍掉了租车业务,仅保留二手车和新车,然后又将车后业务由重转轻,仅保留了核心团队(目前以加盟方式运营)。

  盈利是二手车电商的永恒魔咒?

  无论是瓜子、优信还是人人车,它们的统称都是二手车电商。那么,资本一度热捧的二手车电商生意究竟赚不赚钱?

  这个答案是否定的,至少从现在来看如此。

  长期以来,二手车电商们的主业——二手车交易业务的盈利能力一直备受质疑。有业内人士称行业还是在玩“羊毛出在猪身上”的游戏,场内玩家的主要收入来源是相关金融业务。

  而对于普通消费者而言,相较于传统二手车线下销售渠道,目前二手车电商的“价格”并不低,甚至绝大多数二手车电商平台的收费是高于传统二手车线下渠道的。

  “目前二手车电商的主要优势,在于其互联网平台的定位能够覆盖更加丰富的的车源,降低了用户找车的时间成本。另外平台方面会提供一定的质量保证,而在价格方面二手车电商并没有任何优势。”相关汽车行业分析师对懂懂笔记表示,由于目前国内二手车市场并不规范,导致各种事故车、水泡车、调表车出现在二手车市场,因此普通用户在购买二手车时除了价格之外,最先考量的也是质量问题,“用户要检查自己买的车有没有出过事故或者调过表,而在这方面,即便多数二手车电商平台都宣称做过严密的检测,但从过去一系列曝光的案例来看,这些检测并不完善,用户的信任度也比较低。”

  在商业模式方面,该人士强调:“目前二手车电商平台想要靠单纯的依靠卖车赚中介费或服务费来实现盈利,几乎是不可能的。而毛利润更高的金融业务才是它们盈利的主要希望,这也是规模之下二手车电商相较于传统电商平台最大的优势。”

  贷款卖车相比全款卖车更赚钱,这在汽车交易环节已经不是什么秘密,新车、二手车都是如此。

  不过,看似美好的汽车金融也并非美好的生意。今年初,四川首富刘永好投资的二手车金融公司美利车金融就曾发生暴雷,公司宣布资金链断裂,遣散了大量员工。而就在其资金链断裂前4个月,该公司刚刚提交了美股上市招股书。招股说明书中的数据显示,2018年美利车金融总营业收入达到16.564亿元,同比增长91.1%,净利润达到3.185亿元。

  对于目前国内二手车电商行业的发展现状,上述分析师对懂懂笔记表示:“从目前来看,二手车电商再获得新投资的希望非常渺茫,瓜子可能是唯一剩下的一颗‘独苗’。不过,即便行业最后只剩瓜子,也不代表它就能成功盈利,因为瓜子要面对的不仅仅是那些二手车电商同行,还有广大的传统线下二手车销售渠道商。”

  破解“魔咒”,仍需时日。

  —————————————————————————————————

  微信关注公众号“懂懂笔记”每天第一时间为您奉上最新最热的科技圈资讯~

  多年财经媒体经历,业内资深分析人士,圈中好友众多,信息丰富,观点独到。

  发布各大自媒体平台,覆盖百万读者。

  《小米生态链战地笔记》、《微信思维》、《微信力量》三本畅销书的作者。

  榜单收录、高管收录、融资收录、活动收录可发送邮件至news#citmt.cn(把#换成@)。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