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4/08 10:00 锌财经
文/许怡雯
来源/锌财经
炒鞋风起,得物该骂
靠着鉴定真假起家的得物进入交易领域后,无论在价格机制还是商品描述中都在意无意地方便炒鞋者的投机行为。炒鞋风背后,离不开得物这样推波助澜的帮凶。此外,得物的鉴定过程被质疑、鉴定结果被造假,这样的信用背书,消费者难以信任。
1499元的李宁被炒到五万,499元的安踏暴涨十倍,国货炒鞋风平底而起,将潮鞋APP得物推向了风口浪尖。
4月6日,得物APP因为一则声明再次登上热搜。
起因是三天前,有媒体报道得物APP上一款李宁球鞋售价居然高达48889元,较1499元的参考发售价,上涨了33倍。另外还有两款国产球鞋涨幅超过10倍,近20款球鞋涨幅异常。这一现象引来了官媒发声,新华社直接把矛头指向了“打着真假鉴定旗号的少数互联网平台”,指责平台在炒鞋问题上“推波助澜”。
被不点名批评的得物APP赶紧发布了一则声明,表示针对价格波动过大的球鞋已进行下架处理,并对涉嫌恶意影响商品标价波动的卖家采取封禁措施。但是,这则声明没有帮得物摆脱“炒鞋帮凶”的嫌疑,甚至遭到了网友的一致嘲讽。
激烈的言论占领了评论区
扒开了“潮流文化”的外表,得物的本质不过是鞋贩子的一个炒鞋工具。
机制的“大象”:炒鞋贩最大帮凶
四万九的李宁鞋是谁在卖?
“不过是一次失败的压高而已”。有别于舆论的哗然,倒卖二手球鞋多年的小姚平静地告诉锌财经,显得见怪不怪了。
炒鞋圈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和证券市场一样的游戏规则,有庄家坐庄,有卖家囤仓,有韭菜接盘,比的就是谁成为最后一棒。有些鞋贩子囤了一批货涨不上去,就会通过压高的行为投机取巧。
“有些卖家想让自己的球鞋涨价,就故意挂出来一万九、两万九的高价,想要抬高市场(价格),但是很多会失败”,小姚向锌财经介绍,这双仅有一个号的四万块李宁鞋,很明显是炒鞋贩子的压高行为,并且以失败告了终。
声明中,得物用一句“价格均为平台卖家个人所设定”把自己从高价球鞋的质疑中摘出来,并把锅甩给了平台卖家。
但实际上,在平台不做任何监控,给予个人卖家所谓的“定价自由”的机制下,会放任卖家随意定价,就像是“房间里的大象”,平台、买卖双方都看破不说破罢了。
得物平台上一款鞋的购买链接背后是无数个同时活跃的卖家。卖家自己决定价格、提交订单后,平台会识别出最低的价格给消费者。价格最低的卖出去之后显示下一双,如果中间有更便宜的货源进来,那么最低价格也会被刷新。这就是为什么得物的交易记录里,价格总是在实时变化。
这种价格机制在普通款球鞋上作用不明显。但是一旦某款球鞋火了,价格就会一路上涨。得物所谓“平台不参与定价”,就是将定价权交给了鞋贩子,让平台成为了鞋贩子炒鞋的工具。
除了价格机制,在商品描述方面,得物也在助长鞋贩子炒鞋的风气。小姚告诉锌财经,球鞋之所以会变得值钱,必须要有纪念象征。如果一双鞋没有球星穿过,没有明星上脚,就会贬值。反言之,一旦被哪位明星穿过,球鞋就会迅速升值。
从得物的界面上可以看到,“XX同款”遍地都是。连耐克空军一号这种常规款也要冠上“Jennie同款”、“虞书欣同款”的名号,可谓是将明星效应发挥到极致,不错过任何一个跟明星套近乎的机会。
这样的得物,却在每一次炒鞋风波的时候都大举理性消费的旗帜。2019年炒鞋首次出圈,得物还叫“毒”的时候,发出了“鞋穿不炒”的倡议,最后被网友骂得连评论区都被迫关闭。
而得物之所以会默认这样的机制,本质上也是由平台的盈利模式决定的。
模式弊端:得物难以摆脱炒鞋
得物的崛起,是借了炒鞋的东风。
炒鞋让球鞋变成普通人难以企及的奢侈品,给消费品套上了投资品的壳。日益增多的泡沫加剧了鞋市的金融风险。这些问题得物不可能看不见,只不过得物仍旧选择为虎作伥。这是得物目前的商业模式注定的结果。
最开始,得物只是虎扑论坛里一个信息交流和球鞋鉴定的平台,聚集了大量球鞋爱好者。2017年8月,虎扑正式推出独立的毒APP,提供球鞋鉴定和交易服务。商家在平台上卖鞋,平台按比例收取佣金和鉴定费用。
从小姚提供的截图来看,个人卖家每卖出去一双鞋,平台会抽取五项费用,分别是技术服务费、转账手续费、查验费、鉴别费和包装服务费。这意味着,单款球鞋的价格越高,得物能够赚取的费用就越高。
物以稀为贵,只有那些备受追捧、普通渠道买不到的球鞋才能够卖得贵。一旦球鞋摆脱了潮流趋势,只剩下冷门款或者常规款,那么消费者根本不需要通过得物APP购买,得物APP也不能够享受到溢价带来的收入。
更别说,被卷入炒鞋过程的一双鞋可能会在平台上被循环卖好多次。
炒鞋之所以谓“炒”,是因为一旦球鞋被附加了金融属性,很多人买鞋不是为了穿,而是为了在价格上涨后再卖出去。于是一双2000元价格从得物上买来的鞋,翻倍又以4000元的价格卖出去,过一段时间再翻倍卖出。整个过程中,平台可以抽三次佣,并且价格还在逐次上涨。
商业模式早就注定了,得物平台和二手鞋贩是共享利益的盟友,是绑在一条绳子上的蚂蚱。因此,无论得物是否真心,它都没有办法真的做到“鞋穿不炒”。
平台鉴定:三方的微妙平衡
从“毒”到“得物”,其实市场对平台的鉴定权威性存在一定的质疑。但即便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得物平台、卖家、买家之间却形成了微妙的“平衡”。
得物打着鉴定真假的旗号大行其道,鞋贩子把得物变炒鞋的工具,而消费者们只要晒出得物蓝底黑字的鞋盒,就等于拿到了信用背书。
90后男生小李专注收藏球鞋很多年,是那种同款不同色都要全部收齐的资深球鞋爱好者。得物也是他买鞋的主要平台之一。不过为了保证球鞋的真伪,他都会“过两遍手”,即从得物买回来后再去专门卖鞋的朋友那里鉴定一遍。
“不能够完全相信得物,就算得物的话是真的,他们有专业的鉴定团队,但是每天过手的鞋子那么多,怎么保证不看走眼”,小李对得物鉴定结果的真实性一直保持怀疑。
用户陈晨的态度和小李一样,虽然自己在得物上还没有买到过问题鞋,但是也不相信得物上的都是正品,“正不正的很难说,毕竟官方也没有鉴定。”
既然消费者并不能对得物全然相信,为什么还要选择得物?“我不敢保证得物的鞋一定是正品,但是起码我看不出来很假。只要发朋友圈时看不出是假货,那么目的就算达到了。现在买鞋不都是为了炫耀嘛”,陈晨给出了这样的答案。
锌财经研究之后发现,对于很多得物的消费者来说,求的不是“保真”,而是“不假”。他们追求的是明星同款、高级设计、品牌效应,而不是追求鞋子的实用性。
2020年1月,毒正式改名叫得物,经营范围也从原本的潮鞋扩展至美妆箱包、潮服潮玩、手表配饰。
SKU大幅增加的同时,也加剧了消费者对得物权威性的质疑:得物是否具备与之匹配的专业鉴定能力。得物为了弥补自己在其他领域的不足,找来了中检机构成立合作伙伴关系。但是,随着体量变大,得物的售假现象还是在逐步增多。
打开黑猫投诉,得物上买到假货的相关投诉比比皆是。去年618,得物更是因为售卖假冒伪劣产品被中国消费者协会公然点名。另一边,仿造得物鉴定证书的灰色产业也在逐步壮大。
半个月前,上海市公安局破获了首例第三方鉴定平台防伪标识被侵权案件,抓获犯罪嫌疑人16名,涉案金额高达700多万元。其中所谓的“第三方鉴定平台”就是得物。犯罪团伙一边“克隆”了多个和得物相似的虚假网页,一边生产、销售假冒的得物平台鉴别证书、认证鞋扣、包装盒和胶带等防伪“四件套”。
值得注意的是,上海市破获的案件并不可能是孤例。如今,打开各大二手平台,还有不少在卖“得物四件套”的商家。少则15元,多则30元,就能买到和官方一样的防伪证明。
那么问题来了,内部不能保真,外部还有众多“李鬼”冒充“李逵”,消费者又如何能够完全相信得物的鉴定结果?
有人说,鞋贩售假、用户买假,不过是一个愿打一个愿挨。但是,一个健康的商业市场追求的永远是更好的产品,而不是比谁造假技术更高。得物的出现,将这种不健康的生态罩上了一层面纱,下面是心照不宣的浑水。久而久之,受害的还是品牌和消费者。
应受访者要求,小姚、小李、陈晨皆为化名。
榜单收录、高管收录、融资收录、活动收录可发送邮件至news#citmt.cn(把#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