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评论

5G杀手级应用,云手机何德何能?

2023/07/03 09:28      微信公众号:锌产业 山竹  


  我*次听到云手机,大概是在两年前,2020年百度发布了云手机,当时只是出于好奇,百度怎么也做起手机了?

  虽然百度旗下硬科技品牌小度今年确实做了手机,不过,当时百度做的云手机和小度今年做的手机实际上不是一个东西,当时的云手机,在百度内部是放在了百度云下,作为百度云的业务对外呈现。

  当时听到云手机这个概念的时候,也花了一些精力去翻阅资料,研究这究竟是一个怎样的产品。

  粗略了解之后发现,云手机只不过是将原本手机中的计算、存储资源从本地转移到了云端,本质上还是云计算的基本逻辑,也就是云计算中的虚拟机。

  新瓶装旧酒,又是一个被炒作起来的概念!

  之所以有这样的感触是因为,当时圈子里大部分人和我一样,已经经过了一波云游戏的暴虐,对于云手机也就有了天然的抗拒,于是没再去深究。

  直到今年5月中国移动联合华为再次发布云手机,并一再强调云手机是5G杀手级应用时,才开始重新思考:

  云手机何德何能,竟被运营商如此热捧?

  要想搞清楚这个问题,还要从5G技术的推演说起。

  1、5G真有杀手级应用吗?

  2019年6月6日,国内5G牌照正式下发,当时在三大运营商之外,又多出来一个广电,作为第四家运营商,四家运营商一起划分了5G频谱,5G网络就这样在国内说干就干起来。

  中国企业有一个世界公认的优点是勤奋,在5G网络建设上,勤奋最直接的表现就是建设速度,在过去四年里,按照相关部门建议的“适度超前”发展理念,中国迅速建成了280多万个5G基站

  平均到每天,就有超过1700个基站建成。

  这才有了如今国内县级以上5G网络全覆盖的大好局面。

  不过,尽管5G网络在国内已经实现普遍覆盖,国内5G手机用户数也超过了6亿,但大多数普通消费者对于5G网络高速发展的感知度并不高。

  如果细究背后原因的话,其实有一个自5G技术被提出后就备受关注的问题一直没有得到回答:

  5G杀手级应用是什么?

  过去几年里,这个问题在各种场合一再被追问,华为中兴被媒体追问过,三大运营商更是屡屡被媒体追问,但是他们难啊,因为之前更多被应用于商业领域、尤其是产业数字化中的5G技术,在消费侧确实没有什么拿得出手的应用,更不用提什么杀手级应用了。

  于是,我们看到:

  华为5G产品线总裁杨超斌在2019年被问及这个问题时会说,“5G没有杀手级的应用,只有杀手级的体验。”

  中国联通沃音乐总经理李韩在2021年被问及这个问题时会说,“应用技术更新速度跟不上通信网络发展速度仍是5G发展痛点。”

  中国工程院院士邬贺铨在2023年被问及这个问题时依然表示,“目前5G能力尚未在消费应用中充分体现。”

  其实普通人对5G技术的变革性的质疑,尤其是对杀手级应用的一再“逼问”也不难理解。毕竟,中国4G牌照在2013年下发时,4G时代的现象级应用之一——移动支付就已经出现,阿里和腾讯的移动支付大战更是在次年打得不可开交。

  不过,在5G牌照下发四年后,以十年一代移动通信技术来看,5G技术发展近半时,当人们再回过头来谈5G杀手级应用时,国内几大运营商和ICT厂商终于开始试着给出一些可能的答案:

  5G新通信、裸眼3D、云VR、云手机……

  这之中,早在2018年就在国内出现的云手机,如今再次被运营商贴上了杀手级应用的标签,重回大众视野。

  2、云手机能取代智能手机吗?

  要称得上是杀手级应用,云手机就无可避免地要被拿来和智能手机比一比,我们不妨先预设这样三个问题:

  01、云手机有颠覆性吗?

  02、云手机能提供哪些价值?

  03、云手机有怎样的商业逻辑?

  要回答云手机是否具有颠覆性,就要重新看一下梳理一下什么是云手机。

  云手机是将存储、计算、渲染从本地转移到了云端,甚至连操作系统都搬到了云上,理论上,云手机的本地终端可以做到极简,甚至可以被视为「一块屏」。

  这种设计理念让手机本机计算资源、存储资源就显得没了意义,也就是说,如果云手机在未来几年真能普及开来,过去几年高端智能手机无比内卷的本地大内存、高性能就都没了意义。

  到时候大家恐怕要换一条赛道——去卷云端高性能芯片的开发、云端存储资源的降费

  最为极端的假设是,智能手机上下游产业链将经历一次变迁,手机芯片的主要供应商会转而卷服务器芯片,现有的手机厂商也将转型为云计算厂商

  与此同时,折叠屏手机这样大家觉得没有带来太大使用体验提升的的硬件结构创新,未来会与云手机相辅相成,成为手机厂商第二条产品发展路线。

  不过,要特别说明的,这只是我这个局外人的一个极端假设。

  实际上,中国移动和华为对于云手机的判断是,云手机和现有的智能手机会沿着两条不同的路线双线发展:

  由于当下物质极大丰富,人们对于高端智能手机依然会有强烈又苛刻的需求,大家的主力机依然会是集成度越来越高,性能越来越强的智能手机;

  云手机更多是解决现在大家普遍一人需要携带多部手机的问题,让云手机首先在性能增强、企业办公、隐私保护、游戏几个垂类场景应用。

  例如,中国移动今年5月发布云手机时提出的典型应用场景是助老——针对不会用智能手机的老年人,以及现在高度数字化线上服务体系,子女可以通过云手机帮忙年迈的父母远程解决医院挂号预约、线上业务办理等需求。

  这是当下运营商认为云手机的价值所在。

  实际上,云手机还有另一个更靠谱的实际价值和人们当下社交习惯有关。

  人的复杂性在于,在不同时间、不同环境下会有不同的身份,例如我们会给微信好友做不同的分组,家人、朋友、同事等等,未来每一部云手机或许会有一个身份属性

  工作时,你可以用企业云手机;休闲时,你可以用娱乐云手机;健身时,你可以用运动云手机,这些云手机最终实际上都在一个本地的智能手机里。

  我认为这才是云手机未来更大的想象空间,也是它演变成为5G杀手级应用的必由之路。

  至于云手机的商业逻辑,实际上还是运营商传统的套餐资费模式,6核CPU、8GB内存、20GB存储Android 7.1系统的云手机,月费要275元,资费并不便宜。

  而且,这样的云手机并不能打电话,登录云手机App需要绑定已有的手机号,云手机中的实际应用体验更类似平板,而非手机

  倒是最近在实际体验过云手机后,通过低端手机中的云手机(系统)打开原神时,并不卡顿,这有赖于云计算和5G技术的发展。

  实际上,正是由于云计算、5G技术的发展,云手机才有了上位的机会。

  3、5G与云手机的依存关系

  2018-2019年云手机概念刚出现的时候,没人敢说它是5G杀手级应用。

  云手机,就这样悄无声息地发展了四五年,直到今年,当中国移动再次把云手机和盘托出时,云手机才有了杀手级应用这一稀缺标签。

  之所以沉寂那几年,是因为当时有两项基础设施没有Ready:

  *项是5G技术,2019年中国5G网络进入急速部署期,但当时一方面5G网络还没有实现广覆盖,更主要的是,当时“上行百兆、下行千兆”(还只是理论峰值)的“初代”5G网络,还难以充当云手机所需要的网络管道。

  据一位该领域资深从业者透露,如今的智能手机已经达到了2K分频率,但即便是现在,5G网络为云手机架起的“管道”,也只够得上720p视频的正常播放

  第二项是云计算,四年前的云计算基础设施,同样难以支撑起云手机这样对计算、存储资源要求极高,对价格又极为敏感的产品的无限想象力,而这方面运营商这些年是通过算力网络构建来逐渐弥补其中的不足。

  由此可见,云手机对于5G和云计算的发展高度依赖。

  云计算决定了云手机能多便宜,5G决定了云手机什么时候能普及。

  现在来看,中国移动在北京已经有了小几十万的云手机用户,这两天又官宣了2023年要冲1000万的用户量。

  5G进程过半,是时候培养一批杀手级应用来完成改变社会的使命了。

  而云手机要想证明自己杀手级实力,还需要5G再提提速、云计算再降降费,需要消费者再给一个机会。

  榜单收录、高管收录、融资收录、活动收录可发送邮件至news#citmt.cn(把#换成@)。

相关阅读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