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3/13 15:38 赛博汽车
华为汽车业务兵分两路。
一路直取消费者,华为生态圈车型销量持续走高。其中,问界品牌今年前两月接连拿下中国新品牌销量冠军,代表车型问界M7、问界M9订单量还在不断刷新;智选车模式下,与北汽合作首款车型也将于今年投放市场,新车申报图已经曝光,车型名为“享界S9”,品牌为“华彰牌”。
一路直取车企,特别是与汽车央企合作不断加速。2024年1、2月,东风汽车集团旗下两大品牌岚图汽车和猛士科技分别官宣与华为签署战略合作协议。3月,东风汽车集团副总经理尤峥接受采访时还表示,正联合一汽集团积极推进参股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业务事宜,预计到今年6月会有初步结论。
……
2024年以来,华为汽车业务仿佛“开挂”一般,C端(智选车模式)、B端(Hi模式)业务两线开花,车圈存在感十足。
从月销量不足3000辆、内部争议不休,到如今月销3万辆、外部合作不断。过去一年左右时间,华为在车圈做对了什么?想要真正实现“生态联盟”还要跨过哪些坎?
01
智选车和HI模式,两线开花
华为在汽车领域目前最好的作品,还是问界,这也是外界最看好的一个品牌。
“20万以上的新能源车市场,2024年第四季度会呈现头部三个品牌吃掉70%市场份额的结果”。理想汽车2023年财报电话会上,理想汽车创始人李想作出了如上判断。
在理想内部的判断里,头部三强中,理想和问界必然在其中。
如今,尽管今年以来,两者销量都不错,但深处的舆论环境却截然不同,
与理想最近“风波不断”不同,问界的2024年开局,顺风顺水。
一方面,销量不断攀升,连续两个月蝉联中国汽车新品牌销冠宝座。今年前两月,问界累计交付量已达5.4万辆。最新数据显示,3月1日至10日,问界销量为1.11万辆,尽管低于理想的1.12万辆,但依然保持在较高的销量数值。
另一方面,订单情况还在持续攀升。根据官方介绍,新款问界M7在上市后订单量迅速突破10万的同时,2月29日下午,AITO汽车官方又发布微博宣布,截止2月26日问界M9累计大定突破50000台。
进入3月,问界订单量还在持续向好,且售价更高的问界M9订单已反超问界M7。根据车 fans 创始人孙少军公布的数据,截至3月11日,问界累计新增订单1.1万份到1.2万份,单是上周(3月4日至10日)便新增订单多达 7500 份。其中,进入3月后,问界新增订单中问界M9占比已经达到了55%到60%,且问界M9顶配订单占80%左右。
问界捷报频发,华为的“其他界”们也不甘示弱。
2023年11月28日,华为智选与奇瑞联合打造的首款轿车智界S7上市,售价24.98-34.98万元。
2023年底,江淮汽车发布公告称,与华为终端有限公司签署《智能新能源汽车合作协议》,双方将基于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在产品开发、生产制造、销售、服务等多个领域全面合作,着力打造豪华智能网联电动汽车。
最新消息显示,华为江淮合作车型首款合作新车为MPV车型,基于X6平台打造,车长5200mm,轴距3200mm,规划年产能3.5万辆,新车工厂计划2024年开工,2025年竣工。
2024年2月19日,北汽蓝谷在互动平台表示,公司与华为智选模式合作下的首款车型计划在今年投放市场,这款车型定位于高端智能轿车。
智选车蓬勃发展,车BU也在不断推进。
去年11月,长安汽车发布公告表示,与华为签署了《投资合作备忘录》。经协商,华为拟成立一家新公司,聚焦智能网联汽车的智能驾驶系统及增量部件的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而长安汽车拟投资目标公司并开展战略合作。
据企查查显示,今年1月16日,深圳引望智能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引望”)成立,,由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全资持股,注册资本为10亿元人民币。经营范围包括智能车载设备制造、智能车载设备销售、汽车零部件研发、汽车零部件及配件制造等。
有业内人士表示,引望即是华为车BU成立的新公司,其将装载华为车BU目前的技术和资源。
新公司成立同时,相关业务也在不断往前推进。
1月,东风汽车集团旗下岚图汽车宣布与华为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根据合作内容,双方将通过合作车型在多领域创新探索,加速智能化技术大规模商业化落地;2月,东风汽车集团旗下品牌猛士科技也与华为正式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2月底,“广汽传祺”官方微博也发文称,基于华为车机的豪华MPV传祺M8宗师先锋版上市。
3月初,东风汽车集团副总经理尤峥接受媒体采访时亦表示,正联合一汽集团积极推进参股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业务事宜,预计到今年6月会有初步结论。
“散是满天星”。智选车模式和HI模式(供应商模式)分开后可谓双线开花,2024年被认为是华为系在车圈全面扩容的一年。
02
保持敬畏,华为的翻身之道
谁能想到,就在不到一年之前,华为系在汽车市场还呈现“看衰”态势。
一切的转折点,都在2023年9月12日,新问界M7上市。
在新问界M7上市之前,无论是问界、赛力斯、华为,还是余承东,都处于压力的顶点。问界月销量最低跌至三千辆,赛力斯半年度也出现营收下滑,股价大幅下跌。
然而新M7上市后,引发热潮,上市仅25天,就收获了超过50000台大定客户。余承东在朋友圈庆祝之余,甚至发出感慨称:起死回生,真不容易。
有观点认为,新M7这波起势,得益于Mate60。一方面,麒麟9000S芯片回归、5G通信功能等的实现,让华为系获得了空前且正面的关注;另一方面,由于Mate60未发先热、不需要过多的宣传造势,华为将相关“顶级”资源都给到了新问界M7。
两拨红利,问界M7都吃到了。2023年9月至2024年2月,问界新M7销量分别为5248辆、12193辆、17039辆、25545辆、31253辆和18479辆。
但短短半年多时间,实现了销量从数百台到数万台的“逆袭”。不仅仅是借势为之,还有华为背后强大的学习纠错能力。
智选车模式初期,华为缺乏整车经验和制造业基础能力,问界M5在品牌力加持之下,取得了一定的成功。
但造车没有捷径,由于产品和定价都缺乏强吸引力,2022款问界M7上市效果不佳。
于是,尽管内部关于“是否造车”的声音还存有争议,但余承东还一直在坚持“造车”,并不断着手调整。
首先是升级产品,且相比智能化标签,新款问界M7更重要的改变是更注重车辆制造本身,迈入“造车新时代”。
新款问界M7在安全上进行加强
根据余承东透露,“升级这款车(问界M7)花了5个亿”,在车身、底盘和性能上进行了全面升级。甚至为提高车身刚度和碰撞安全性,新M7的车身结构件进行了重新开模,华为和赛力斯重新改造了焊装产线。
其次是调整价格,最低24.98万元的价格,不仅比处处对标的理想L7便宜了数万元,甚至和问界M5来到了同一起跑线。
不仅如此,相比老款起售价下调4万元的同时,问界表示,在2023年10月7日前下订问界新M7系列,还能享受3.3万元购车权益,优惠力度不可谓不大。可以看出,为了提升销量,华为是下了狠心的。
最后是完善销售网络。过去很长时间,借助华为遍布全国的手机门店网络,华为可以说是完成了史上最快的汽车销售渠道扩张,快速完成了上千销售网点布局。但也正是由于前期铺店速度太快,导致终端市场秩序混乱,不同渠道商之间车型价差甚至超过1.5万元。
去年2月,余承东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一度表示,过去把卖车想得太简单,许多门店的接待能力和人员素质都无法胜任卖车,导致零售环节出了一些问题。
于是,从2023年年中开始,华为开始着手经销商门店改革,转化为直营或类直营门店;渠道经理的考核KPI也发生了变化,从完全销售导向调整为运营导向。截至新M7上市、放量之际,问界也完成了上千线下门店的调整,在促使大量订单得以实现。
升级产品、调整价格、完善渠道……在外界期待华为能够给汽车行业带来改变时,华为反其道而行,反而变得更像“本地人”。
正如新M7上市之际,华为终端BG智选车业务部总裁汪严旻对媒体所言:进入汽车行业三年,学到最重要的就是尊敬这个行业;同时还要认识到行业变化、挑战,以及基于此带来的机会点。
这大概是华为作为车圈新人,能够快速崛起的原因。
03
华为还在面临“三座大山”
“7”,或许,是余承东的幸运数字。
2014年,华为推出两款手机P7和Mate 7。前者定价在2888元,卖出了700万部,巩固了华为在中端智能手机市场;后者高配版售价为3699元,这在当年的国产手机中,绝对算得上是高价格,且一机难求。
2014年9月12日,HUAWEI Mate 7发布
也正是得益于此,特别是Mate 7,成为华为在手机市场的转折点,在消费者心目中刻下了“高端”印象,余承东也在华为完全站稳脚步。
有意思的是,在推出华为Mate 7之前,余承东也表示,公司花费了5亿进行全面升级。也难怪,新M7“爆火”之后,有观点认为,问界也迎来了“Mate 7时刻”。
但此前一段时间,余承东或许是被“7”愁到了:有数据显示,截至2月25日,华为与奇瑞合作打造的智界S7实际交付1559辆,95%以上的订单因停产都无法交付。
而这也是华为面临的第一座大山:交付难题。
尽管智界为延期交付提出的补偿方案:2023年11月28日至2024年1月15日支付智界S7“大定”的用户因交付超期,车主可获得每天200元、最高1万元的的补偿金。
但这也并不能提高智界在消费者心目中的认可度。华为与奇瑞合作的“第一枪”没有打响。
而这也是接下来,华为与各“界”合作时,或许都是遇到的一大难题。智选车模式下,车企无法与华为做到不存二心、完美贴合,几乎没有效率损耗。
智选车模式各方关系示意图
毕竟,不是所有车企都能如赛力斯一样,在于华为合作中给予后者绝对的话语权,甚至包括对核心供应商的重整挑选。
有知情人士透露,现款智界S7在解决上述产销问题后,将于今年四月份重新“二次上市”。不知道这次,华为能不能快速做出调整,挽回口碑。
不止交付难题,接下来华为可能还会面临第二座大山:渠道危机。
问界之所以卖的好,很大程度上,是华为本身渠道给予了巨大加持。但随着车型越来越多,显然华为一些原本为手机等3C产品建设的门店难以负载。
据36氪引述一份合作商招商文件相关内容称,华为正在建设独立的鸿蒙智行门店。预计2024年,华为新建的鸿蒙智行门店数量将达到800家左右,2025年冲击1000家。
这显然不是一个小工程,且建成后,如何进行车型取舍也将是放在华为面前的一大难题。
除此之外,在拿下越来越多项目的同时,如何提供足够的人力、物力和时间支持,将是华为面前的“第三座大山”。
华为智能驾驶公开道路体验
原华为智能驾驶产品线总裁苏箐曾对媒体表示,华为高阶智驾方案的车型导入期至少要24个月。
华为副董事长徐直军也曾指出,HI模式的合作不会太多,因为投入太大。根据长安汽车方面说法,华为千余人团队长期驻扎重庆深入参与阿维塔11开发。
如今,眼看着HI模式的合作成员越来越多,且业务独立,以新公司方式开展,协调难度升级,如何处理,难上加难。
如果华为能攻克上述问题,其“生态联盟”将能量无限。
榜单收录、高管收录、融资收录、活动收录可发送邮件至news#citmt.cn(把#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