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2/09 10:33 微信公众号:城市进化论
这场思享会,他们都谈了哪些话题?
伴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以制造业为主体的实体经济,已成为许多城市迈向高发展质量的关键所在。
在发展过程中,园区作为区域经济的“最小单元”,以及产业发展、科技创新的重要载体,已经不能是过去的那种单一空间和硬件堆砌。
变革已然来临,新的时代要求下,产业园区如何肩负起集聚创新资源、培育新兴产业,乃至推动城市化建设等重要使命?
12月6日,在由每日经济新闻主办、城市进化论策划的“中国未来产业园区与城市IP进化思享会”上,来自国内知名园区、企业、智库及高校的政企学研代表齐聚一堂,深入探讨,共寻产业园区的未来之路。
01
集聚:从物理堆砌到化学反应
园区的主要特征是产业集聚,而产业集聚的核心是创造更多价值。
根据波特的产业集群理论,园区经济不仅使组织、制度、技术、企业在地理上集中,而且由此产生协同效应和溢出效应,形成生产效率、交易效率、组织优化和产品差异化等优势。不过很长时间里,国内不少产业园区未能形成自身发展特色和独特竞争优势,集聚效应并不明显。
同济大学发展研究院院长任浩在思享会上一针见血地指出,“过去,很多产业园区只是孤零零地引进一家企业,并未认识到产业园区之间的竞争其实是产业链之间的竞争。”过去几十年,园区不仅数量增加,其产业形态和关系形态也在演进。在任浩看来,早期产业园里的企业关联度并不高,不管什么产业都可以入驻,没有形成产业集聚。
到底怎样的集聚,才能打破简单的物理堆砌,形成“1+1>2”的化学反应?
常州高新区(新北区)商务局局长、常州综保区管理办公室党组书记骆晓霞,分享了常州如何通过形成“更符合产业发展趋势的集聚”,进而成功打造新能源之都的经验。
当新能源产业成为城市竞争“必争之地”,常州先后引进中创新航、宁德时代、理想汽车、比亚迪等行业领军企业,以抢占动力电池和新能源汽车制造高地。这是很多人都知道的版本。
但城市的企业矩阵,“既要有‘大象军团’,也不能少了‘蚂蚁雄兵’”。骆晓霞说,常州除招引龙头企业外,也全力引进一批“小而优”“小而美”、爆发力强的科创型项目,鼓励和支持中小企业聚焦主业、精耕细作,先后培育了一批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与此同时,常州也考虑到产业链上下游补链强链,在 “发储送用网”五大环节逐渐构建起由链到群、由群到生态的产业闭环。
对常州的集聚“进化论”,武汉经开区现代服务业产业园管理办公室党工委书记杨加亦深有体会。
武汉经开区密布10家整车企业、14个整车工厂,被誉为“中国车谷”。很多人也许不知道,这样一个汽车产业集聚的园区,也是星纪魅族总部所在。这家年轻的独角兽企业,由星纪时代、魅族科技融合而来,致力于消费电子与汽车产业的跨界融合。
杨加认为,包括汽车在内的很多产业,已呈现共享化、互联化趋势。汽车从最初的机械产品,到现在是一个机电结合体,再到未来将成为软硬件融合的智能空间。这就要求手机操作系统与汽车驾驶系统深度融合,这也是为什么车谷有越来越多电子和软件企业入驻的原因。
未来的园区,对集聚提出了更高标准。任浩表示,影响园区发展的两大因素是要素的丰富化与关联化,除了聚焦打造纵向供应链,也不能忽视横向生产性服务链。通过园区企业的联系和合作,真正变“物理集聚”为“化学集聚”。
任浩以荷兰埃因霍温高科技园区为例,它被誉为“欧洲最智慧的1平方公里”,有超过140家企业入驻,聚集超过85个国家的上万名高科技人才,平均每天生产4项专利,占全荷兰的40%。任浩指出,埃因霍温成功的诀窍就在于“强关联”集聚,每年为园区企业组织500余场高质量交流对接活动,促进园区企业之间的创新合作。
02
进化:先知先觉种一片“森林”
迈向未来园区,除了集聚形态的进化,对未来产业的选择与锚定同样重要。
今年3月,“未来产业”被正式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国务院将“制定未来产业发展规划,开辟量子技术、生命科学等新赛道,创建一批未来产业先导区”作为全年的一项重要任务。
在火石创造副总裁何伟看来,未来产业代表未来科技和产业发展方向,有望成为主导产业并对经济社会发展带来重大引领变革。
本次思享会上,每经智库、城市进化论联合火石创造共同发布“2024产业园区‘未来力’指数”,全面评估中国产业园区的发展现状和未来潜力。
根据报告,截至2024年10月,在报告选取的931家产业园区中,“未来力”综合指数得分前三的是中关村科技园区海淀园、中关村科技园区大兴亦庄园及张江高科技园区北区。中关村科技园区昌平园、广州科学城、成都高新区南部园区、光谷生物城、深圳湾科技生态园、杭州未来科技城、常州西太湖科技产业园分列第四至十位。
产业兴则城市兴,产业强则城市强。报告指出,在抢占未来制高点的竞赛中,产业园区如何顺应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城市的选择和行动至关重要。
苏州正是先知先觉的典型代表。30年前,苏州与新加坡合作建立苏州工业园区,如今已成为全国开放程度最高、发展质效*、创新活力最强、营商环境*的区域之一。
苏州工业园区城市发展研究院政策研究中心主任张春昕回忆,1998年亚洲经济危机后,园区深刻认识到外部冲击对园区的影响过大,当时劳动力密集型产业难以为继,所以积极谋划未来产业布局。2006年左右,苏州多次派人去新加坡走访学习,发现新加坡裕廊工业区正在大力布局包括生物医药在内的新兴产业。于是苏州充分借鉴,将生物医药、人工智能、纳米技术明确为园区三大新兴产业,后来又新增了新能源产业。
从产业发展的客观规律看,未来产业从“播种”到“出苗”,孵化周期长、培育风险大,天然需要资金密集投入、长期投入,也比其他产业更需要耐心资本的支持。
为此,苏州用一揽子配套“兜底”——
即聚焦一个新兴产业,组建一家投资公司,制定一个产业规划,建设一个产业园,引进一批研究院所,设立一支产业基金,集聚一批龙头企业,成立一家服务机构,搭建一批合作平台,打造一个品牌盛会。
以生物医药产业为例,2006年锚定目标后,苏州就组建了园区的生物公司,专门建设了生物医药产业园,积极引进包括中科院上海药物所在内的一批研究院所,培育一批国内外*研发机构,引入一批投资基金,成立一个专门针对生物医药产业的综合服务平台,最后举办了高规格的中国生物技术产业创新大会。
在张春昕看来,中新合作具有特殊性,但园区对自身定位的精准把握,对外部环境变化的及时应对是可以复制的。苏州的前瞻性也证明了,培育新兴产业不是简单地“种一棵树”,而是“种一片森林”。
常州同样在为此努力。“可能你目前在某些行业、某些技术上的*地位,到明天就被别人赶超了。”骆晓霞表示,新能源产业更新迭代非常快,城市要永远保持危机感和紧迫感,做好产业的前期谋划。
比如,在持续巩固“锂电之都”地位的同时,近年来,常州聚焦无钴电池、钠离子电池等未来趋势,提前布局固态电池研发和产业化。此外,常州还积极布局“未来能源”氢能产业,统筹推进氢能“制储输用”产业链。
03
活力:多维生态带动产城共兴
集聚形态的进化,未来产业的选择,都表明园区竞争已不再是简单的物理“扩张”,而更加注重内涵与质量提升。
在任浩看来,园区发展可分为1.0—3.0三个阶段,发展形态从聚核、聚链逐步转向聚网。他指出,下一步园区应该向3.0阶段迈进,该阶段更强调创新导向、产城融合,以生态系统引进和孵化创新企业。
这意味着,未来园区的比拼是多维度的。这些维度看似复杂,实际都指向同一个方向,即发展活力。
“上海张江活力四射”,这是张江获得的高度评价。上海张江产业工程院院长张爱平在现场分享时提到,张江实际上已不再是过去那种高新园区,而是聚焦高校院所、*人才和源头创新,向着科学城方向发展,这就意味着产城融合。
任浩认为,产城融合的关键是园区从单维生态向多维生态转变。以苏州工业园区为例,通过规划30%的工业用地、60%的配套用地、10%的绿化用地,构建了产业、社会、自然三态平衡的空间。
这也是成都青羊经开区正在实践的发展路径。青羊经开区管委会主任张烨介绍,作为成都发展航空产业的主阵地,20多年来,园区以科技创新为引领,趟出了一条从以产带城到产城融合,再到产城共兴的路子。
而这种活力的释放,有赖于体制机制创新。任浩特别提到,作为园区发展最重要的“钥匙”,园区要从招商向招商与育商并举转变。
在他看来,此前园区招商主要是提供基础设施和优惠政策,而现在要更加关注营商环境、行政制度等软性因素。
值得注意的是,日前,《公平竞争审查条例》正式施行,地方“以税招商”成为过去式。作为一线招商人员,骆晓霞谈到,“在政策出台前,我们也不是单一靠政策吸引企业,更多是考虑企业在这个地方有没有成长空间,能不能发展得好”。
骆晓霞表示,招商选项目要彼此吸引、彼此成就,不是简单地把一个项目引过来,而是让企业在当地活下去并且长得好,这样企业才不会轻易离开。
越来越多的企业落地生根,无疑有助于打造更有活力的园区,甚至成为城市新IP。反过来,一个成功IP的打造,又能够提升园区和城市招才引智和产业集聚的能力,甚至刷新城市形象。
东莞市社会科学院副院长黄琦认为,对很多城市来说,文旅流量很难成为留量,产业是支撑城市发展的内核,产业出圈才会让城市IP更持久。
作为制造业重镇,当前,东莞正积极打造“有一种制造美学,叫东莞”的城市产业IP,提升东莞制造的产品内涵,带动城市制造爬升至价值链高端。
当然,打造城市产业名片,任重而道远。即便是张江这样的“尖子生”,张爱平也坦言,“张江的品牌塑造和传播力还不够”。
在与会者们看来,现代化城市IP的打造,不是一个单纯的“形象工程”,而是与地方产业深度绑定,成为城市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谋划“更高更强更具竞争力”的未来,考验着城市的智慧与远见。
榜单收录、高管收录、融资收录、活动收录可发送邮件至news#citmt.cn(把#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