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商学院

吴甘沙:十个月造车背后的底气

2017/02/14 16:13      亿欧   


  Xtecher:你们创建才一年就造车,两年就量产,这个速度会不会有点过快了?

  吴甘沙:当你考虑生产一台两三千个零件的东西时,跟考虑生产3万个零件的一个东西,复杂度肯定是不一样的,对吧?

  Xtecher:你们决定去CES参展是2016年4月份,打磨这个产品设计又花了三个月,所以中间只剩大半年时间造车,您有没有担心交付不了?

  吴甘沙:我们有一个非常严格的工程管理,从CES的时间开始倒推。比如我的货几号要到仓库,到了仓库以后有两位同事要提前两个礼拜过来(美国),他们在这里过了圣诞节、过了新年,他们要把整套东西调试起来,人车交互的东西都要运行起来;再往回推,我们通关要多长时间、海运要多长时间;再往前推,传感器、交互在国内也要调试;再往前就是制造,制造前你要有1:1的模型;再往前是1:4的模型;再往前是各种设计,从大致的设计到纯数字的设计……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

  Xtecher:从你们的业务架构来看,你们又做高速辅助驾驶,又做低速无人驾驶,还做整套无人驾驶方案,还要制造出来三千多个零件的车子——对于一个创业公司来说,这样的业务架构会不会太复杂了?

  吴甘沙:对于创业公司,聚焦是必需的,但无论是无人驾驶还是自动驾驶,都是一个“无人区”——对无人区的探索要保留足够的战略可能性,放出更多的探子去探索。所以对于我们来说,保持足够的战略可能性是必要的。因为说实话,比如低速共享无人车的市场到底多大?我们还得去探索,这也是一个无人区。

  从“四个现象”谈无人驾驶

  Xtecher:您曾经提到过“无人驾驶四个象限”的概念,将自己产品定位在第三象限(低速共享无人车),并认为第三象限市场估值在10亿美金左右,那您觉得剩下的象限大概有一个什么样的估值规模?

  吴甘沙:目前来说,市场估值最大的是第一象限,即中高速自动驾驶私家车,这个象限至少是千亿美金以上。第二象限,限速80公里的中高速共享无人车,这块市场我认为十年以后会变得更大。滴滴今天是2100万单,阿里巴巴是3千万到5千万单的日单量,未来无人驾驶车不需要驾驶员,完全可以部署几千万台无人车,到时候每天多少亿单都有可能。

  Xtecher:那对你们来说,做一、三象限更多是做技术储备,最终是要往第二象限发展?

  吴甘沙:既是技术储备,同时也要创造一些商业落地的可能性。高速行驶车是明明白白摆在那边的,而且高速车这块,我们现在在国内的基础应该说是最领先的。我们是唯一能够实现100公里时速的高速辅助驾驶企业,我们能够实现自主换道和超车,高速这块我们能够实现可量产,并且在真实路况充分测试了。

  Xtecher:你们高速辅助驾驶技术领先,但部署第三象限的话,那第一批产品反而会是低速车,会不会技术浪费?

  吴甘沙:其实我们的高速和低速是一套逻辑,它们也共享很多的软硬件。所以对于我们内部来说,高速和低速区分得没那么开,只不过高速这一块的适配车厂会提出更多的要求。这也是为什么我们高速车主要团队都是从一级供应商出来的。汽车产业里面有汽车产业做事的方式,还是要让专业的人去做专业的事。

  Xtecher:这几个象限会按照一个什么样的先后次序到来?

  吴甘沙:第一象限已经存在了,还会进一步扩大。按中国的智能驾驶技术路线图来看,到2020年有每年1500万台的新车销量;我们这种第三象限的“城市移动空间”应该会在五年当中慢慢成长起来;第二象限的中高速共享无人驾驶,可能是在五年到十年出现。所以应该是第一象限快一点,第三象限跟着,第二象限是最后到来。

  Xtecher:这四个象限基本上描绘了无人驾驶未来的大格局,但是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它们有可能是此消彼长的过程,比如当共享的无人驾驶车普及的时候,无人驾驶的私家车就会少,按照你的选择,你设想的终极未来应该是没有私家车这些东西?

  吴甘沙:也不见得,因为比如说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可能不存在全天候、全区域、全速度的无人驾驶。比如我还是想去山区玩、去沙漠玩,可能那个时间点还是要有人驾驶。无人驾驶更多的是解决在城市里的出行日常以及通勤的需求,它们可能在相当长的时间里会是并存的。但是无人驾驶共享车一定会侵蚀私家车的市场,最终大家买车会变少。这也是为什么现在基本上所有的国际巨头都在往这个方向看,有的可能近期就会做一些尝试,比如奔驰的Car to Share、Car to Go,像GM和Lyft合作,福特也说2021年要做无人驾驶车。另一方面,国内像吉利也有曹操专车,传统车厂都在往服务这一块尝试。

  Xtecher:那对传统车厂来说是否是一个灾难?

  吴甘沙:我觉得也未必,因为今天一辆车90%以上的时间是闲置的,所以它可以用十年。而未来很多无人驾驶的共享车,90%以上的时间是忙着的,它可能用两年就报废要换代了,车的更新变快了,所以它的总销量可能还是蛮好的。

  和Google做不一样的事

  Xtecher:我感觉,你们最早推出的车子,长得有点像Google最早期的豆荚车?我们都知道Google的造车经历一波三折,你怎么看?

  吴甘沙:我是觉得目标设得太远太激进的话,就有可能这样。Google的目标是希望能够到商业中心区去开,只不过是限速在40公里,所以它的目标还是远,远的话,其实你就有很多种死的可能性,时间一长,因为公司的业绩有起伏,或者领导的想法变化了,或者换了一个领导了,这些就可能会产生变化。

  Xtecher:有没有人拿Google的经历问你,Google都搞不定的事情,你有什么信心做好?

  吴甘沙:还没有,但是我的回答是——我们跟它搞的不一样。我们更简单,更加边缘。我们现在做的东西跟我们原来BP里讲的东西几乎一模一样。

  商业规划与潜在风险

  Xtecher:驭势未来的商业模式,你们是怎么规划的?

  吴甘沙:其实我们总体上来说希望能够定位成为一个技术的“使能者”(enabler),因为一家以技术见长的公司必须非常聚焦。在跟高速车厂合作过程中,我们的定位有点介于一级供应商和二级供应商之间,但事实上我们希望自己能定位成二级供应商,让更多的一级供应商都可以用到我们的技术。

  榜单收录、高管收录、融资收录、活动收录可发送邮件至news#citmt.cn(把#换成@)。

相关阅读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