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7/14 12:05 网经社
一、数字化转型已成为政策共识
2021年底,中国人民银行印发了《金融科技发展规划(2022-2025年)》,规划强调,未来几年,要高质量推进金融数字化转型,健全适应数字经济发展的现代金融体系;要坚持“数字驱动、智慧为民、绿色低碳、公平普惠”的发展原则,以加强金融数据要素应用为基础,以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目标,以加快金融机构数字化转型、强化金融科技审慎监管为主线,将数字元素注入金融服务全流程,将数字思维贯穿业务运营全链条,注重金融创新的科技驱动和数据赋能,推动我国金融科技从“立柱架梁”全面迈入“积厚成势”新阶段,力争到2025年实现整体水平与核心竞争力跨越式提升。
2022年1月,国务院印发《“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明确了“十四五”时期推动我国数字经济健康发展的任务和目标,提出到2025年,数字经济迈向全面扩展期,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10%,数字化创新引领发展能力大幅提升,智能化水平明显增强,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融合取得显著成效,数字经济治理体系更加完善,我国数字经济竞争力和影响力稳步提升。
2022年10月,高层指出:“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交通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加快发展数字经济,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优化基础设施布局、结构、功能和系统集成,构建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
二、供应链金融数字化转型的策略
数字经济时代,社会和商业形态都在经历数字化转型,推动着社会均衡普惠发展,数字化社会需要与之相适应的数字化金融服务体系。我国供应链金融生态也将逐步走向4.0智能化时代,业务模式趋向去中心、实时、定制、小额,产品和解决方案则以数据为底层支撑,借助于各类综合技术手段,实现供应链和营销链全程信息集成共享,进而提升服务能力和效率。
供应链金融的数字化转型将以“金融 科技 场景”为导向,不仅带来商业模式的颠覆式创新与重构,也将助推供应链金融走向供给主体多元化、服务对象宽泛化、服务方式智能化以及商业模式平台化,从而打造更具科技感、未来感、温度感的金融服务体验。依托数字增信、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模式,供应链金融可以主动适应数字经济的变化,契合数字经济的发展趋势。通过科技赋能,供应链金融可以有效降低金融服务成本,使之达到商业可持续,从而构建一个有深度的、可以满足数字经济普惠性发展要求的服务体系。
(一)以社会化思维打造赋能体系,提升产业数字化基础
首先,鼓励核心企业发挥辐射带动作用。根据自身数字化能力,联合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以“连接、融合”为基础,分类施策、进化进阶、相互赋能,整体提升产业数字化基础。对于核心企业已具有数字化体系的,可与金融机构直连对接,利用其核心企业优势地位与集团控制能力,为上下游客户提供全链式数字化金融服务,利用其数据完备优势,在智能化授信、自动化放款、风险定价等方面获得更多融资便利,共享产业发展红利。对于核心企业已具有线上化体系的,可借助金融机构在数字化领域的实践经验,梳理进化体系金融,以数据驱动为核心,在业务线上化、流程自动化、审批智能化等方面实现数字化进阶。对于核心企业未建立线上化体系的,可由金融机构帮助企业搭建体系金融,逐步进行数字化积累和升级。
其次,技术企业要充分发挥科技引领作用。技术应用的完善和提升以及与实体经济的契合程度直接影响数字供应链金融的发展,因而相关的技术企业应该在不断完善自身技术能力来提高供应链可视化的同时,深入研究实体行业特征和金融业务逻辑,关注供应链金融合作各方的系统集成问题、数据交互机制以及商业合作模式,强化自身的数据分析能力,更好地服务企业和金融机构。
(二)打造科技内核,提升金融机构数字化能力
一是以渠道场景化建设为切入点推进全面线上化经营。通过银企直联、平台对接、开放API等方式实现场景化连接,根据企业商票流转、应收账款流转等交易场景,为客户提供线上化融资便利。同时,积极运用OCR(光学字符识别)、生物识别、区块链、VR/AR(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新兴技术,打通内外部渠道,为客户提供发票识别、电子影像传输、电子签章管理、电子合同签署等多种场景服务,实现业务全流程自动化。
二是着力推进风控决策智能化。数字供应链金融在客户筛选、信息传递、债项管理等多个方面的需求都与传统线下业务大相径庭,智能化风控决策是实现金融服务高效、稳健、可持续的关键。商业银行应加强大数据、人工智能、5G、物联网等系列金融科技应用,建设标准化数字产业链金融服务平台,为业务开展提质增效。同时,还要通过将宏观因子、行业及周期性因子、区域及产品因子等纳入大数据风控模型,打造多维指标评价体系、实时动态管理分析模型以及智能风控决策引擎,实现从“人控”到“数控”、“智控”的转变。
三是重构数字化框架体系。面对产业端大规模、异质化金融诉求,多数金融机构采用“一策一链,一事一链”的陈旧业务模式,难以支撑当前场景融资的规模化发展与精细化管理,需要对场景进行模块化管理,并对数据进行整合化应用,重新搭建一个适用于数字供应链的系统。一方面,在系统上形成客户管理、产品管理、风险管理等数字化模块;另一方面,通过优化系统结构,将数字化模块与嵌入式服务相结合,以标准化API输出数字化金融服务技术,实现业务在线上批量开展,大幅提升对客服务效率以及客户体验。
(三)打造开放格局,提升生态数字化水平
跨入数字化时代,金融机构必须转身进阶成为开放性平台,深度融入场景,主动参与供应链场景生态建设,打造良好的场景化金融服务生态圏。在场景开放上,金融机构要开放自身金融场景,在结算、融资、现金管理等方面与产业平台共融共建,按照“场景在前、金融在后”模式拓展应用场景,延伸交易链和服务链,实现场景融合。在数据开放上,金融机构要依托外部大数据和数据仓库构建大数据融合平台,共享数据、算法、交易及流程,实现数据互通共用,以“数据 金融 场景”方式提供数字化金融服务。在平台开放上,金融机构要与科技公司等进行跨界合作,建设供应链金融中台,连通政府、客户、电商、物流等利益方,塑造合作多赢的供应链金融生态。
榜单收录、高管收录、融资收录、活动收录可发送邮件至news#citmt.cn(把#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