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2/24 16:18 异观财经
出 品 | 异观财经
作 者 | 炫夜白雪
外卖行业巨变,即时零售格局或将重塑。
美团VS京东,未来两家万亿巨头的碰撞,又将引发怎样的商业大变局?
京东外卖上线:再燃战火,美团股价受挫
2025年2月11日,京东正式宣布上线“京东外卖”,并启动“品质堂食餐饮商家”招募,承诺在2025年5月1日前入驻的商家全年免佣金。这一举措不仅吸引了大量商家入驻,还直接击中了美团的核心业务——外卖市场。消息一出,美团港股股价一度下跌超7%,市场对京东的入局反应强烈。
京东外卖的推出,标志着京东正式进入美团的“腹地”。这不仅是一场新业务的尝试,更是京东在即时零售领域对美团的全面宣战。
事实上,京东与美团的竞争早已在前置仓领域展开。2024年,京东旗下的生鲜业务“七鲜”在北京开设首个前置仓,直接对标美团的小象超市。京东七鲜通过“击穿价”策略,以低价和高时效性吸引消费者,部分商品价格甚至低至五折,直接挑战美团的市场地位。
前置仓模式的核心在于将仓库前移至离消费者更近的地方,以提高配送效率。京东七鲜与美团小象超市的竞争,不仅是生鲜领域的较量,更是双方在即时零售基础设施上的比拼。
京东的进攻性防守:美团威胁京东核心利益
京东此次发力外卖和前置仓,并非单纯的进攻,而是一场“进攻性防守”。
美团从外卖起家,逐步构建了一个庞大的即时配送网络,并逐渐渗透到便利店、超市等零售领域,甚至切入日用百货品类。这直接威胁到京东的核心赛道——零售。
京东在零售领域的优势在于正品、低价与便捷。过去十多年,京东投入巨资打造了一个高效的物流网络,能够满足消费者“今天下单、明天到货”的需求。
然而,美团的即时配送网络正在挑战这一优势。如果美团能够在日用百货,进而在手机、笔电等3C产品领域实现“30分钟送达”,京东的“次日达”将失去竞争力。
京东的商战历史可谓“屡战屡胜”。早年,京东通过进入当当的核心品类——图书,成功击败当当;随后,京东又通过价格战进入苏宁国美的核心品类——大家电,最终占据市场主导地位。如今,面对美团的威胁,京东再次选择主动出击,进入美团的核心业务——外卖和即时零售。
这种策略的背后,是京东对核心利益的坚决捍卫。美团对京东零售业务的威胁,迫使京东不得不采取行动。
不死不休的竞争:物流网络效率决定成败
京东与美团的竞争,注定是一场“不死不休”的较量。即时零售既是美团的核心利益,也是京东的战略重点。京东外卖并非一时兴起,而是与京东七鲜、京东秒送等业务构成的组合拳,是京东在即时零售领域的全面布局。
决定双方竞争成败的核心是物流网络的效率,既要足够广阔,又要足够高效。这是平台型经济本质决定的,一头商家,另一头是消费者,商家越多消费者越多,消费者越多商家越多,会形成良性循环。反过来也成立。吸引消费者的核心要素就是物流网络的便利性。
美团外卖拥有745万骑手,配送时效普遍在30分钟以内;京东秒送则依托达达集团的130万骑手,配送时效略逊于美团,但正在通过技术优化提升效率。
京东的难点在于,如何将原有的“次日达”物流网络改造为高效的即时配送网络。改造比新建更难,尤其是对于京东这样的后来者。此外,京东的组织效率也面临考验。创业时期的京东以执行力著称——有报道形容刘强东具备“一竿子插到底的执行力”,但如今家大业大,京东能否保持高效运转仍是未知数。
并且,新的即时零售业务必然与过去的电商零售业务有着冲突,双方都有日用百货品类,组织内部、业务形态上的新老利益冲突,也需要刘强东权衡轻重,考验他的决断力。
对于美团来说,其在外卖上已经构筑起足够的护城河,王兴本人的优势在于战略眼光,其核心理念是“零售+科技”,对700多万骑手的管理非其所长,这导致美团外卖的社会声誉并不与其业务规模匹配。
这次京东于2025年2月19日上午宣布,自2025年3月1日起,逐步为京东外卖全职骑手缴纳五险一金,并为兼职骑手提供意外险和健康医疗险。京东在上午发布消息,而美团在下午跟进宣布类似政策,属于被动响应。可以说,京东外卖虽是后来者,却抢到一步先手,双方的战争还有得打。
京东与美团的竞争,不仅是两家企业的较量,更是两种商业模式的对决。美团的优势在于高频、低客单价的外卖业务,而京东则擅长低频、高客单价的零售业务。未来,谁能更好地平衡物流网络的广度与效率,谁就能在即时零售领域占据主导地位。
这场竞争注定漫长而激烈,我们可以期待,未来两家万亿巨头的碰撞将如何重塑即时零售的格局。
榜单收录、高管收录、融资收录、活动收录可发送邮件至news#citmt.cn(把#换成@)。